调研报告写作素材
三、忙于事务性工作,忽视理论业务学习
科学理论是指导我们工作保持正确前进方向的前提,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就会陷人事务圈子,分辨不清方向。
审视当前中学团的工作,大事小事统统管,分内分外天天忙,有些团干部分不清当前的主要任务、重要任务、次要任务,为了完成量化指标不分轻重搞活动,对党团理论、江总书记“5·15”讲话、“七一”讲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反倒放松了。
有的团干部甚至连团的基本工作制度、业务知识也知之甚少。
这种状况与团的工作创新的要求距离太大。
现在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很复杂,我们必须深人研究现在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我们应将团的工作作为一门学问去研究、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团的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强调独立活动,忽视协调配合
学校共青团工作应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展开,这就需要与各处室特别与教育教学主管部门协调起来,积极主动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取得各方面的支持与合作,创造好的工作成绩。
可是当前有些学校团组织认不清自己的位置,一味地强调独立活动,不善于同其它部门协调配合,甚至陷于孤立的境地。
因此团干部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善于争取大多数人的支持,以服务求团结,以合作求发展,从而为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以多方位培训为途径,提高团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由于竞争上岗的存在,一旦团干部决定走从政这条路,就必须有政绩,也就是团的工作要做出成绩,要得到领导的认可。
而得到领导认可又是关键中的关键。
如果光有成绩领导不认可,那也没用,但若领导认可,可团干部拿不出“硬件”(主
要是获得的荣誉称号)来,没有业绩,那也过不了关。
同时,团干部又必须抓牢教学业务,因为三年后若是不能继任或是轮岗,那就只剩下教课这一条路,如果连这条路都堵死了,那就太悲哀了。
有一位中学的团干部,当了7年团干部,轮岗到办公室当了3年主任,为了工作,她把课扔了。
换届时,她没竞争上岗位,被安排在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1999年开始,有16名中学团干部直接从团干部提拔为副校长,或是经历了短暂中层换岗后获得提升,担任了学校党政领导职务。
我想每一个团干部都希望成为后者。
而作为上级团组织,面对61%的新人,就需要对新团干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团干部的自身素质,使其尽快成长。
1.进行团的基本知识培训,使新团干尽快进入角色、开展工作34在对新团干进行访谈时,得知大部分新团干对中学共青团工作并不清楚,仅仅停留在自己在大学当学生干部时的印象层面,对于一
些程序,如发展团员、入团宣誓仪式、团员证的填写都比较模糊。
这样就必须对新当选的团干部进行团的基本知识培训,使之明确团的宗旨、职能、工作程序。
青岛市教育局团委在进行团的基本知识培训时,为每位团干部发放一本《基层团务手册》,这样集中培训结束后,团干部也能够经常学习,并对照自己的工作是否有误。
应当说,团的基本知识只要团干部认真学习,掌握起来并不是一件难事。
而掌握中学共青团的工作方法却是因人而异了。
2.对新团干的工作方法予以指导,使其在繁忙的工作中学会“弹钢琴”
(1)新团干要学会在继承中发展。
继承是事物得以继续延续的关键,继承老团干的优良传统和历练经验会使新团干不断壮大。
如何继承、继承什么?我认为不外乎以下四点,即继承工作精神、继承工作作风、继承工作方法、继承工作业绩。
继承工作精神指的是要把老团干对团的事业无比热爱的情感继承下来,用青春的激情投身工作,克服困难,勇挑重担。
对共青团工作有没有这种热爱与激情就足以决定工作的成败。
继承工作作风是指在保持年轻人朝气蓬勃、一往无前的同时,牢固树立“扎实高效、志在一流”的工作作风。
继承工作方法是要求新团干继承老团干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形成的有利于共青团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学会运用,为团的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奠定基础。
继承工作业绩是要求新团干在最短的时间内梳理上一任团干部的工作,摸清脉络,理清思路,掌
握本质,做到工作了然于胸,在思想上、书面上能够排兵布阵,让优势工作更突出。
用一句话来概括,能够说要继承好就要“接好旗、摸好底、定好位、干好事”。
当然,继承不是一味的延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观念。
在做到上面提到的四个继承的基础上,如何把这些素材与自己的特点、当前的环境、工作的实际需要融合在一起,就需要进行资源整合。
(2)新团干要学会在整合中求发展。
整合的实质是吸收和灵活运用。
如何整合、整合什么?我认为也不外乎以下四点,即整合工作环境、整合工作目标、梳理工作内容、整合学校工作与上级团委工作。
事物的发展离不开环境,中学共青团工作需要营造各方面支持与关心的环境。
在做好自身精神整合的同时,团干部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善于争取大多数人的支持,以服务求团结,以合作求发展,从而为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对学校领导,要充分尊重、提高悟性、精于业务、勤于请示、书面计划、快速行动、及时反馈、敢挑重担;对兄弟处室,要充分尊重、摆正位置、及时沟通、善用外力、补台推功、拉近情感;对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征求意见、提前沟通、换位思考、帮其工作、拉近情感;对专业教师,要提前沟通、共进共退、个人情感、不忘待遇;对教工团支部,要帮助扶持、组织活动、反映心声、凝聚队伍;对学科组,要双肩担当、参与教研、突出成绩、忘却身份。
中学共青团工作不但仅承担团的基础性工作,往往要承担大量的学校工作。
不同部门、不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