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慢病培训课件-终稿2015.8-28
慢病培训课件-终稿2015.8-28
➢ 多因素致病,一果多因,生活方式是主要病因 ➢ 一体多病,一因多果,相互关联,共同依存,
“骨牌效应”
一种致病因素可以与多种疾病相关; 一种疾病往往会造成另一种疾病的发生
➢ 病程长,健康损害和社会负担严重 ➢ 患病人数增长幅度加快,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6
1.3 慢性病的社会决定因素
遗传
“基因给枪上膛, 是生活方式扣动了扳机”
20 %
16
12
8
4
5.11
7.73
13.58
17.65
0 1959
1979
1991
2002
资料来源:2002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综合报告
➢ 1950—1970年代我国高血压患者每年增加100万 ➢ 1980—1990年代每年增加300多万 ➢ 1991-2002年每年增加约700万
估计我国目前有超过2亿高血压患者
15
第二部分
我国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
防控策略
16
2.1 慢性病的防制策略
➢2008年,WHO通过议题文件——预防和 控制非传染病行动计划。
➢综合实践经验,WHO认为:
全面、综合的行动可以很快改善健康状况,很 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成功地限制了慢性病的发展 人群策略是预防慢性病的中心策略,但同时应 与个体干预策略相结合 如果清除主要危险因素,可以避免80%的心脏 病、中风、2型糖尿病和40%的恶性肿瘤!
➢ 《 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定义
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明确的传染性 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或病因尚未完全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 称。 本定义中的慢性病主要指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 统疾病及糖尿病。
5
1.2 慢病的特点
➢ 发病隐匿,潜伏期长
慢病是致病因子长期作用,器官损伤逐步积累而成,多 发于老人,但真正致病始于早期。
8
1.87
9
%) 位次
29.92 1 22.91 2
2.56 7 18.75 3
3.29 5 12.35 4
2.99 6
1.38 8
1.01 9
0.87 10
2004-2005年 构成(%) 位次
40.97 1 13.46 3
1.02 9 25.97 2
1.3 6 10.29 4
10
1.6中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变化
3
2.6
2.5
2
患 1.5 病 率1 %
0.5
0.67
0 1979年
2002年
➢ 中国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由1979年的0.67%,增加 到2002年的2.60%
➢ 估计我国现有2000万糖尿病患者,另有2000万糖耐量受
损患者(糖尿病后备人群)。
11
1.7慢性病在死因构成中所占比例越来 越大
13
1.9山东省不同年代主要死因死亡构成及位次
死因类别
心脑血管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传染病 恶性肿瘤 消化系疾病 伤害 围生期疾病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泌尿生殖系疾病 内分泌、营养及代 谢性疾病
1970-1974年
构成(%)
位次
19.7
1
19.08
2
12.27
3
11.46
4
8.82
5
5.85
6
5.73
7
1.9
慢病培训课件-终稿2015.8-28
培训 说明
➢ 培训主要目的:
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基本知识
了解当前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面临的主要形势及当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的主要工作任务
掌握慢性病的一般管理规范与适宜技术
掌握社区康复适宜技术与规范建设
➢ 培训对象: 基层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培训 时间: 300
0.94 10
1.11 8 1.14 7
1.78 5
14
1.10山东省及全国慢病流行状况
疾病
超重 (BMI ≥24kg/m2) 肥胖 (BMI ≥28kg/m2) 高血压
糖尿病
山东 2002 35.7
17.8 27.5 4.9
中国* 2002 22.8
7.1 18.8 2.6
* Li liming etc. Chin J Epidemiol, July 2005,vol 26,No.7
慢病的发生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决定基因表达
社会环境决
社会、环境 定生活方式
7
1.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共同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吸烟 酒精 营养 静坐
心血管疾病1
慢性病
糖尿病
肿瘤
呼吸系统疾病2
肥胖
高血压
高血糖
1.包血括脂心异脏常病,中风和高 血压 2.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
8
1.5主要慢病的危险因素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73
1991
1995
年代
2000
2005
未明原因 伤害 其他NCD COPD 心脑血管疾病 肿瘤 母婴疾病 感染性疾病
12
1.8全国死因回顾性调查结果 2004-2005年
10% 2% 5%
83% 传染病营养不良母婴疾病 慢性非传染病 损伤和中毒 不明诊断
➢ WHO确定的慢病名称为:
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糖尿病为代 表的一组疾病,是相对于传染病和急性疾病而提出的一组疾病总称。 一般由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造成,并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 的改善而得到控制。 伤害虽然不属于慢病,但同慢病相似,其发生一般与生活行为相关,防 治措施也与慢病防治存在诸多共同之处,可以作为广义上的慢病范畴来 认识。
17
2.2 中国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
➢政策、环境支持; ➢一般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传播: 改变社会
风气 ➢基于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 ➢基于病人的疾病管理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健康管理支持慢性
病管理 ➢监测评估
18
2.3 慢性病的防制原则和措施
➢三级预防原则
慢性病防制必须以公共卫生系统为主导, 坚持 一级预防为主, 一、二、三级预防相结合的指 导原则, 进行社区慢病综合干预。
——慢病危险因素水平持续上升
不可改变因素
•年龄 •性别 •遗传因素
行为危险因素
• 吸烟 • 饮酒 • 不平衡膳食 • 体力活动不足
社会 文化
经济 环境
中间危险因素
• 血压 • 血脂 • 血糖 •肥胖 / 超重
结局
• 心血管疾病 • 卒中 • 周围血管病变 • 癌症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9
1.6全国高血压患病率(%)的变化
分钟
2
培训主要内容
➢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概念、流行现状 ➢2、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防控策略 ➢3、当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工作任务 ➢4、基层医疗机构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和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的主要职责与任务
3
第一部分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概念 ➢影响因素 ➢流行现状
4
1.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