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厦门园博园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D厦门园博园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典型地块城市 设计导则
详细规划
典型地块城市 设计导则
详细规划
典型地块城市 设计导则
城市设计规定
详细规划
典型地块城市 设计导则
B
B点断面
详细规划
分区设计
(温泉休闲旅游区) 空间形态设计
详细规划
分区设计
(温泉休闲旅游区) 空间形态设计
详细规划
分区设计
(温泉休闲旅游区) 形象示意
详细规划
分区设计
(温泉休闲旅游区) 形象示意
详细规划 分区设计 (C--北部居住区)
详细规划
分区设计
(北部居住区)
详细规划
中国 · 厦门 园博园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5年7月27日
引言
场所是社会活动和城市文化的源生地。 以湾(湖)为特色,构筑了厦门城市多中
心的公共服务模式。
引言
杏林湾是一个影响厦门城市意象和城市尺 度的重要场所,也是实现“大厦门”空间 发展战略的要素。
第三部分
总体规划
规划构思 规划布局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 空间形态规划
总体规划
规划构思
土地经营
增加经营性土地(功能分区、公共空间、集 约利用);
在保证库容的前提下,降低治水成本,利用水 淹区、湿地、软质与硬质岸线相结合,整治湖 区;
充分利用“园博园”的资源价值,通过优化调 整用地功能、开发强度和建设标准,提高土地 附加值。
426411 827323 1.9
建筑密 度(%)
建筑限 绿地率 高(m) (%)
居住户 数(户)
人口 (人)
配建停 车位 (个)
20.0
90
40 1300 4200 1200
15.0
80
40 1600 5000 1600
15.0
80
45 1900 6000 1200
15.0
80
45 2300 7500 1500
汇报内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背景研究 策略与目标 总体规划 详细规划
第一部分
背景研究
相关规划解读 杏林镇发展趋势研判
背景研究
背景研究
背景研究
背景研究
相关规划解读
厦门市总体规划
通过“优化本 岛,整合湾区”, 调整产业布局,优 化城市功能和空间 形态。
由海岛型城市 走向海湾型城市。
总体规划
规划构思
互动、互渗
生态湾区与城市功能的互相渗透。
湖面为“纲”,应发挥湾区的纲领 性作用,使之成为园博园片区统领性的 空间资源。其它城市场所是受控的 “目”。
总体规划
规划布局
土地利用规划
总体规划
规划布局
规划总平面
总体规划
道路交通系统 规划
穿越性城市交通 (公铁大桥)
滨水区开发的重要性——它能充分体现城市的独特意象,提供城市富 有特色、最具活力的公共空间,同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引言
“园博园”是提升杏林湾土地附加值的触 媒,重组经营土地空间资源是必然的选择。
利用园博园及周边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提升片区认知程度,赋予整 个片区吸引力和生命力,创造标志性和特色空间,更好的提升城市的 形象和土地价值。
居住户 数(户)
人口 (人)
配建停 车位 (个)
20.0 25.0 60 ---- ---- 200
---- ---- 100 ---- ---- ----
详细规划 分区设计 (E区)
详细规划
分区设计
(E区)详细规划分区源自计(E区) 开发控制指标
地块编 号
用地代 码
用地面 建筑面 积(m2) 积(m2)
详细规划
分区设计
(D区)
详细规划
分区设计
(D区) 开发控制指标
地块编 号
用地代 码
用地面 建筑面 积(m2) 积(m2)
容积率
D-01 D-02 合计
C25 68436 55000 0.8 G1 30929 ---- ----
99365 55000 0.6
建筑密 度(%)
建筑限 绿地率 高(m) (%)
(2)地方个性 充份体现城市结构与海湾空间的互动关系,充滿地方特色的滨海城市形象。
(3)城市形象 充份利用有利的外部交通条件和地理优势,体现厦门市国际化的城市天际 线形态。
(4)综合配套 应使人民生活质量提高,配合多样化消费方式的綜合配套设施,同時带动 新型产业服务城市中心的经济模式。
(5)都市旅游 利用沿岸用地綜合考虑和人亲水经验,发展成为綜合居住和都市旅游混合 开发片区。
配建停 车位 (个) 700 2000 2100 1500 900 ----
详细规划
分区设计
(北部居住区) 功能分区图
详细规划
分区设计
(北部居住区) 道路交通图
详细规划
分区设计
(北部居住区) 绿化景观图
详细规划
分区设计
(北部居住区) 空间形态设计
详细规划 分区设计 (D区)
以高标准建设 杏林湾区
杏林湾 杏林 马銮湾
集美
海沧
厦门岛
策略与目标
规划策略
策略之二
“园博园”的建设,使土地、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及其延伸 的城市文化、教育产业、海湾形象等无形资产成为杏林湾 区宝贵的资源整体,都可以培育成市场。
以经营城市的 理念规划杏林 湾区
集美 学城
城市的资源都有“变现”为现金资本和进行再投入的可能, 重视城市资源的特殊性、有限性,有计划地合理利用,兼 顾城市功能与环境,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人、自然、经济、 社会各系统间的和谐发展。
分区设计
(北部居住区) 开发控制指标
地块编 号
用地代 码
用地面 建筑面 积(m2) 积(m2)
容积率
C-01 C-02 C-03 C-04 C-05 C-06 合计
R2 79875 76896 1.0 R2 111240 200168 1.8 R2 106229 212800 2.0 R2 133352 153810 1.2 R2 65115 93624 1.4 G1 71275 ---- ----
分区设计
(西部居住区) 绿化景观图
详细规划
分区设计
(西部居住区) 岸线设计
详细规划
分区设计
(西部居住区) 岸线设计
C
C点断面
详细规划
分区设计
(西部居住区) 空间形态设计
详细规划
分区设计
(西部居住区) 空间形态设计
详细规划 分区设计 (B--温泉休闲旅游区)
详细规划
分区设计
特殊的城市景观 道路
环湖路将会形成 杏林湾区基本的 城市特色。
水上交通也将构 成杏林湾特殊的 交通方式。
总体规划
道路交通系统 规划
杏林北路延伸段
杏林北环路 公铁大桥
园博大道
总体规划
绿地景观系统 规划
总体规划
空间形态规划
视线分析
总体规划
空间形态规划
高度控制分析
中高层分布 多中层分布 公共开敞空间
30915 ---- ----
254603 102000 0.4
建筑 密度 (%)
20.0
15.0
15.0
----
建筑 限高 (m)
绿地 率(%)
居住 户数 (户)
25
50 700
20
60 158
15
70 ----
---- 90 ----
人口 (人)
配建 停车 位(个)
---- 200
---- 100
495811 737298 1.5
建筑密 度(%)
15.0 20.0 25.0 10.0 25.0 ----
建筑限 绿地率 高(m) (%)
60
40
36
40
36
40
60
40
36
40
---- 100
居住户 数(户)
500 1400 1600 1100 600 ----
人口 (人)
1600 4400 5200 3600 1900 ----
总体规划
空间形态规划
杏林湾区 城市意象认知
路径 边界 区域 结点 标志物
总体规划
空间形态规划
杏林湾东西两岸
总体规划
空间形态规划
总体规划
空间形态规划
第四部分
详细规划
规划分区 分区设计 典型地块设计图则
详细规划
规划分区
A-西部居住区 B-温泉休闲旅 游区 C-北部居住区 F-教育岛 G-闽南文化岛
集美学城的城市建设应着眼于开辟城市建设多元化渠道, 对城市建设用地按经营性、准经营性、非经营性进行分类, 用市场行为组织开发与建设杏林湾区,有效带动“园博园” 和集美学城的交通市政设施的建设。
杏林 湾区
策略与目标 通过高标准的建设和高效率的经营,实现厦门由海岛型城
规划策略
市发展为海湾型城市。
政府的战略目标在杏林湾区通过“住总”的土地经营和建
设实施得以实现。
今天——筼筜湖
明天——杏林湾
策略与目标
规划目标
总目标——实施总规战略意图,重组空间资源,建设高标 准的园博园片区。
分目标
(1)居住典范 尊重厦门市发展机遇与限制,实现集美学城片区成为城市最适宜生活的現 代生态化綜合示范区。
100
----
详细规划
典型地块设计 图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