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天等县隆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天等县光大采石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汇编天等县光大采石场二〇一五年八月更改状态表目录天等县光大采石场安全标准化系统文件文件编号:AQ2015-90001 版本号:AQ/001一、目标与承诺批准人:韦善译2015年8月发布 2015年8月实施修改时间:保存期限:1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1.1目标与方针1.1.1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依法办企;科学管理,持续发展。
1.1.2安全生产目标:1)杜绝发生人员重伤、死亡事故和职业病。
2)矿山重大车辆机械事故、交通事故为零。
3)杜绝矿山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4)事故损失控制在万元产值15元以内。
5)劳动工作年累计千人负伤率控制在0.2‰以内。
6)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率为100%。
7)在岗职工培训率为100%。
1.2安全生产目标与的设立、沟通、回顾1.2.1总则依据安全生产方针和风险现状,制定目标以降低风险水平或进一步控制风险,并坚持持续改进。
1.2.2职责1)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安全生产目标(包括相关职能和层次上的分目标)。
2)系统管理负责人领导实施安全生产目标。
3)各单位第一责任人实施完成本单位的分目标。
4)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制定或修订本企业安全生产目标,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实施情况组织检查,并予以考核和报告。
5)生产技术部、企业管理部等部门参与审订企业安全生产目标(包括相关职能和层次上的分目标)。
1.2.3管理要求(1)安全生产目标的制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于每年11月份针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结果,以及安全生产重要活动事项或指标,制定安全生产目标。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将安全生产目标报系统管理负责人审核,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
(2)评审与回顾。
为确保目标的严肃性,原则上不得对已确定的目标进行调整,如确因生产、经营、技术条件等发生重大变化或生产计划变更等因素造成目标执行困难或无法执行时,由目标执行部门提出调整申请,并填写目标调整申请表,报绩效考核小组,经绩效考核小组调研,认为有必要进行调整时,经企业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小组批准后,方可进行调整。
否则,不得调整。
企业每年对目标评审、修订一次。
(3)目标制定、评审的要求:1)制定及修订目标应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符合企业及各单位的实际情况,目标应体现持续改进的要求。
在设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应考虑:a)法规和其他要求;b)危险源辨识和评价的结果;c)可选择的安全技术方案;d)财务、运行和生产要求;e)上级部门等相关方的意见。
2)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应能够a)降低A,B级风险的级别或更好地控制风险;b)突出对事故的预防;c)尽可能量化和可监测。
(4)目标的实施安全生产目标通过系统管理方案予以实施。
(5)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流程为了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方针、目标管理,认真贯彻国家、省市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科学管理,持续发展”的方针,确保本矿安全生产,特制定计划如下:第一,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年召开4-6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学习上级有关安全的规定,传达会议精神布置本矿安全生产工作。
促进本矿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安全文化建设。
第二,各部门都必须严格执行本矿下发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标准,逐条对照,把安全生产真正落实到工作中去。
第三,本矿每年召开不少于4次的全员安全例会,对本矿的安全生产方针、目标的实施情况进行汇总,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
第四,认真学习国家、区、市及上级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的规定,安全领导小组每月不少于1次安全检查。
第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岗位管理制度,把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人。
第六,按矿销售产值的3%提取作为安全生产费用,保证安全资金投入的有效使用。
在年度工作中,我们要强化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积极做好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保证生产安全,为本矿的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和文明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1.2.5各级管理层完成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的考核评价制度(1)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分解根据本企业安全生产总目标,经过对各部门的风险评估,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分解如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推进本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健康、平稳发展,确保本企业安全生产目标及各部门指标顺利完成,特制订本考核评价制度。
(2)本办法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业人员。
(3)日常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考核采取每月至少一次突击检查或抽查的方法,对各单位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违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或违反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实行处罚机制,依据《日常安全生产管理考核实施细则》执行。
其考核结果参与年终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考核。
(4)年终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考核采用百分制评分,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依据《年终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考核评分表》执行。
各单位经考核,95分以上的为优秀、85—95分的为良好、80—84分的为合格、8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
根据考评结果进行相应的奖励和处罚。
(5)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考核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
(6)本企业各部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必须立即上报本企业安全环保部或主要负责人;并在1小时内报当地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事故发生后,要及时组织解决处理,本着“四不放过”原则及时召开事故分析会,并将事故分析材料报送本企业安全环保部。
(7)本企业各部门因公外出,由于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按照本企业有关规定处理,对责任人根据实际情况追究其相应责任,对伤、亡人员所在单位及单位领导班子不进行考核,但必须上报安全环保部备案。
若事故发生触犯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应责任。
在矿(厂)区内,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仍按照本办法进行考核。
(8)根据本文规定考核的扣款,由财务部统一建帐,专款专用。
所有扣款主要用于本企业安全生产活动和安全生产奖励。
1.2.6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监测制度为落实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遏制和减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完成情况的评价工作,评价工作每年进行一次。
安全生产评价工作小组要坚持实事求是、数据说话、激励为主、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评价。
各级管理干部对《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状》的落实情况,是评价安全生产工作的标准。
安全生产评价工作主要根据各级管理干部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机械设备使用和管理,安全隐患整改,以及工伤事故及处理情况等,进行安全生产方针目标与指标完成情况的评价。
对各级管理干部的考核采取平时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好、一般、较差”四个档次。
评价结果作为各级管理干部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凡被评价差的工区,部门不得评先评优。
被评价为优秀的工区和部门,企业给予经济奖励。
1.3安全生产方针的制定、传达、评审与修订1.3.1目的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制定正确的企业安全生产方针,让全体员工明确本企业安全管理基本理念,并根据外部、内部安全政策、制度不断变化而适时调整、持续改进本企业安全生产方针,保持企业安全生产方针的持续适宜性,建立、实施与改进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对方针、目标以及为确保实现目标而制定的管理制度的管理,改进企业的各项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1.3.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有关方针制定、传达、评审与修订等内容。
1.3.3职责企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本企业安全生产方针的制定、传达、评审与修订等工作,并监督和检查安全生产目标的实施。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本企业方针管理方案,主要负责人批准、签发文件化的企业安全生产方针。
1.3.4工作程序1.3.5方针的制定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要考虑法律法规要求、本企业的风险特点与核心业务。
方针要并简明扼要的阐明本企业安全生产的总目标和对改进安全绩效的承诺。
方针的内容要体现:遵守法律法规;企业风险特点;预防伤害和疾病;预防财产损失;持续改进。
安全生产方针制定要有员工参与并与相关方沟通。
1.3.6方针的传达1)安全生产方针由主要负责人签发。
2)组织各种安全生产方针宣传、公示活动,比如显着位置张贴;员工岗前培训及再教育;印刷在现场安全手册中等手段。
使所有员工熟悉和理解。
3)向相关方和公众宣传安全生产方针。
4)本企业各部门要保留供查阅的安全生产方针文本。
1.3.7方针的评审与修订1)组织安全生产方针各种会议工作,定期对方针进行评审,以确保安全生产方针的持续适宜性。
2)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对方针进行修订,以确保其适宜性。
3)收集各部门、员工对安全生产方针的合理建议,并进行归纳总结。
4)本企业生产管理部与安全环境部门组织对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当外部条件发生都应进行定期评审与修订,以确保管理方案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1.3.8安全生产方针流程管理天等县光大采石场安全标准化系统文件文件编号:AQ2015-90002 版本号:AQ/001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批准人:韦善译2015年8月发布 2015年8月实施修改时间:保存期限: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识别与获取管理制度1.1对员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意识识别、提升、跟踪的规定建立并保持程序,以获取、识别和更新适用于本企业的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及时传达。
1.1.1职责1)企业主要负责人或标准化管理负责人负责审批本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获取、识别有关的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追踪新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3)其他部门负责获取、识别和传达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追踪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1.1.2法律法规意识的识别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的识别要涉及到所有层面的员工。
2)对各部门的法律法规意识识别时,主要考虑各部门对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性文件及其它规定等的认识情况。
3)对员工的法律法规意识识别时,主要考虑员工对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安全规程的获取情况。
4)法律法规意识的识别方法:采用知识竞赛、问卷调查、事故事件分析及其它方法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进行调查。
1.1.3法律法规意识的获取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确定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途径和频次。
2)其他各部门获取到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应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进行汇总并报企业主要负责人或标准化管理负责人批示,并按批示办理和发放;当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
3)各单位收到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分发的法规和其他要求,应及时传达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