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建筑施工工艺第九篇

中国古建筑施工工艺第九篇

第九篇装修木作(小木作)1 大门制作与安装本章适用于清官式作法的实榻大门、攒边门、撒带门、屏门及其槛框的制作与安装。

1.1.材料要求1.1.1.大门用材采用天然生长的优质木材为制作原材料,根据不同构件对材质的不同要求,木材标准应符合表1.1.1.的规定。

大门构件用材标准表1.1.1略……l.l.2.大门所有构件一律使用风于木材,不得使用烘干料;无雕刻余塞板可酌情使用烘干料,大门槛框用材一般为红、白松,大门门扇用材一般为红松。

1.1.3.大门构件榫卯处对木节要求如下:1.槛框榫卯处同门边抹用材标准,死节不允许。

2.门边抹榫卯处的活节宽度小于或等于榫卯本身宽的l / 5 ,死节不允许。

1.2.主要机具1.2.1.电动工具类:圆盘锯、带锯、曲线锯、平刨、压刨、手提刨、打眼机、立铣、磨光机。

1.2.2. 手动工具类:直线锯、曲线锯、手推平刨、手推净刨、曲线刨、扁铲、平凿、圆凿、雕刻刀、木锉、斧子、钉锤、砂纸、红、黑铅笔、墨斗、线坠、水平尺、盒尺、方尺、角尺、活动角尺、尺板、工具袋。

1.3.作业条件1.3.1.大门在制作与安装前必须保证施工人员熟悉图纸,熟悉作法,并有一定数量比例的高级技工掌线、带班。

1.3.2.进行制作工序的场地要求遮风挡雨、光线良好、通风宽敞,并有尺度适中的工作台及防雨通风的存放场所。

1.3.3.安装现场的架子支搭必须保证施工人员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架子的支搭高度必须满足使用要求;脚手板不得花铺;在安装部位不得有妨碍安装的横、竖架管等。

1.3.4.制作好的装修预先进行“核尺编号”工序,经“集中运输”到达安装现场后,分栋号、分种类码放。

1.3.5.安装前须详细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熟悉每类构件的名称、安装位置、操作工艺及要点。

1.4.操作工艺1.4.1.大门制安工艺流程:l.4.2.熟悉图纸:通过熟悉图纸及技术交底详细了解建筑物的功能特点、设计意图及装修所在位置、细部作法、安装及固定的方法并熟知各类榫卯在制作安装中法,完整体现“古建筑木装修榫卯连接及可移动性”的特点。

1.4.3.定尺寸定作法:根据施工图纸或文物建筑原有构件确定各分件的尺寸及作法,如无明确要求,应按以下规制确定。

1.大门尺寸、作法通用规定:1.1凡槛框、大门及附件的模数尺寸均根据“柱径”而定。

(“柱径”——檐柱柱根的直径)1.2.凡槛框与木柱、槛与框及大门附件与槛框之间的连接,必须使孙卯连接的方式(可根据设计要求适当装铁钉、铁螺栓等来辅助加固)。

1.2.1.槛框榫卯的种类:倒退榫卯、溜梢榫卯、单直半透榫卯、销子榫卯(捋子榫)、直肩、实肩(小割角)。

1.2.2.槛框榫卯的规洛:a.倒退榫卯——通常厚≤槛框厚的1/4(15-25㎜)宽同槛框,两端榫长度不同,长桦长1/4柱径,短榫长1/8柱径。

b.溜销榫卯——通常厚≤槛框厚的l/3(20-30㎜)宽同槛框,长度通常为30㎜。

c.单直半透榫卯——通常厚≤槛框厚的l/3(20-30㎜)宽同槛框,长度通常为30㎜。

d.销子榫卯(掳子榫)——通常宽、厚落槛框厚的l/2。

掳1.3 .外檐槛框安装的依据为外檐弹在柱子侧面的升线(槛框中线对柱子升线),槛框垂直于地面。

1.4.凡槛框里口的净装修位置,必须方正平直,误差部分在槛框的外口(与木柱、檩枋、地面相接处)找齐。

15.槛框向装修或门洞口一侧均做线角。

外檐槛框向室外一面(外檐下槛门口部位不做)做抱框线(或八字线);内檐槛框做根据需要可做双面抱框线(或八字线)。

1.6.门扇的边抹必须榫接;门心板拼接必须榫接。

1.6.1.门扇榫卯的种类:单直通透(半透、减榫)榫卯、龙凤榫卯、企口(头缝)榫卯、银锭榫卯、燕尾榫卯、直肩、割(斜)角肩、合角肩、飘肩。

1.6.2.门扇榫卯的使用部位及要求:a.单直通透(半透、减榫)榫卯——用于大门门扇边抹,其榫宽、长同边抹(或带)宽,榫厚小于边抹厚的1/3、大于边抹厚的l/4,半透榫长为1/2边抹宽,减榫留置部分不小于2/3边抹宽。

b.龙凤榫卯、企口榫卯——用于门心(裙)板之间的拼接。

龙凤榫卯宽、厚为门心板厚的1/3;企口榫卯厚为门心板厚的1/2,长度通常为10-15mm。

c.银锭、燕尾榫卯——用于门心板之间的连接及穿带。

银锭榫卯最宽处通常为50-80㎜,厚度为门心板厚的l/4 –l/3;燕尾榫卯最宽处通常为30-60 mm ,厚度为门心饭厚的l/3。

d.头缝(企口)榫卯——用于门心板与边抹之间的连接。

规格同企口榫卯。

e.直肩、割(斜)角肩、合角肩、实肩(小割角)——用于边抹及穿带。

1.7.7大门门扇必须在槛框位置留“掩缝”。

门口上部及两侧“掩缝”宽22㎜,下部“掩缝”宽25㎜。

1.8.凡活动开启的门扇与框、门扇与门扇之间必须留出“缝路”,“缝路”的宽度除门扇自身开启需要外,还应根据油漆地仗作法及施工季节不同留出所需的厚度(油漆地仗的厚度通常在3-5㎜左右),以保证门扇开启自如。

1.9.按传统安装方式安装的大门门扇必须保证在关闭的情况下不能从室外将其摘除。

2.大门槛框尺寸及作法:2.1.大门下槛:2.1.1.尺寸:大门下槛通常高为柱径8/10,厚为柱径3 /10 或本身高1/2(以上尺寸可据实际情况酌减),长按面宽减柱径;圆柱做溜销榫的加抱肩两即可。

,做倒退榫的另加柱径1/4榫长,2.1.2.两端榫头:如下槛所处位置有门枕石的,则下槛两端做做溜销卯口; 无门枕石做倒退榫(也可做溜销卯口)。

各种榫卯宽、厚详见1.4.3通用规定。

2.1.3.抱肩:如所处位置为圆柱,又是溜销卯口作法的,则两端头依柱径弧度做抱肩;方柱则做直肩。

2.1.4.抱框、门框卯眼:在下槛向上一面两端头凿出抱框卯眼;如有门框,则在此面依门框分位凿出门框卯眼。

2.1.5.门枕刻口:如所处位置有门枕石,则下槛向下一面做出门枕石刻口,刻口两面剔“袖”。

2.1.6.余塞板裁口:如所处位置有余塞板,则下槛向上一面的内侧做出裁口。

2.1.7.起线成形:大门余塞部分的下槛向余塞板一侧起抱框线(或八字线),其余部分不起;在向下一面的两端头依柱顶鼓径外形锯出缺口。

2.1.8.金刚墙卯口:如做活动大门下槛,则下槛分为三段,两侧余塞部位下槛向大门一端做金刚墙,并剔出卯口,卯口肩膀按下槛高的1/5向门两侧方向出“柳”。

2.1.9.活动大门下槛榫销:中段活动下槛两端做单直榫头。

2.1.10.活动大门下槛穿带:中段活动下槛内侧在门扇中的位置呈斜向各穿带一根。

2.2.大门中槛(中枋):2.2.1.尺寸:大门中槛高通常为柱径2/3,厚为柱径3/10(以上尺寸可根据实际情况酌减),长按面宽减柱径另加柱径1/4榫长。

2.2.2.两端榫头:大门中槛两端头做倒退榫。

2.2.3. 抱框、短抱框、门框、间柱卯眼:在大门中槛向下一面两端头凿出抱框卯眼;向上一面依短抱框或间柱分位凿出相应的卯眼。

2.2.4.短抱框、间柱溜销:在大门中槛向上一面两端头钉短抱框溜销;如有间柱,则在此面依间框分位钉出间柱溜销。

2.2.5.余塞板、走马板裁口:如所处位置有余塞板、需裁口安装的隔扇、横披及走马板,则大门中槛向下一面的内侧做出余塞板裁口;向上一面的内侧做出走马板裁口。

2.2.6.门簪卯眼、袖窝:如所处位置有门簪,则大门中槛凿出门簪卯眼;同时,向外一面依门簪外形剔袖窝。

2.2.7. 起线成形:在大门中槛向上、向下一面的外侧起抱框线(或八字线。

2.3.大门上槛:2.3.1.尺寸:大门上槛高通常为柱径l/2,厚为柱径3/10(以上尺寸可据实际情况酌减),长按面宽减柱径另加柱径1/4榫长。

2.3.2.两端榫头:大门上槛两端头做倒退榫。

2.3.3.抱框、短抱框、间柱卯眼:在大门上槛向下一面两端头凿出抱框卯眼;如有短抱框及间柱,则在此面依短抱框、间柱分位凿出相应的卯眼。

2.3.4.走马板裁口:如所处位置有走马板则上槛向下一面的内侧做出走马板裁口。

2.3.5.门簪卯眼、袖窝:如所处位置有门簪,则上槛凿出门簪卯眼;同时,向外一面依门簪外形剔出袖窝。

2.3.6.起线成形:在大门上槛向下一面的外侧起抱框线(或八字线)。

2.4.大门长抱框:2.4.1尺寸:大门长抱框宽为柱径2/3 ,厚为柱径3/10(以上尺寸可根据实际情况酌减),长按大门下槛上皮至大门中槛中皮高另加榫长。

2.4.2.两端榫头、卯口:大门长抱框有中槛的上下端头出单直半透榫头,无中槛的上端出单直半透榫头,下端出溜销卯口。

2.4.3. 飘肩:大门长抱框上下端头外侧做飘肩,飘肩尺寸同下、中槛抱框线宽。

2.4.4.抱豁:大门长抱框贴柱一侧做出抱豁,贴圆柱抱豁呈内弧形,贴方柱抱豁呈平面。

2.4.5.溜销卯口:大门长抱框贴柱一侧做出销子(掳子榫)卯口,每根抱框做2-3 个。

2.4.6.余塞、绦环板裁口:如所处位置有余塞板,则大门长抱框向门一面的内侧做出余塞板裁口。

2.4.7.起线成形:在大门长抱框向门一面的外侧起抱框线(或八字线)。

2.5.大门短抱框、间柱:2.5.1.尺寸:大门短抱框、间柱宽、厚同大门长抱框,长按大门中槛上皮至大门上槛下皮高另加榫长。

2.5.2 榫头:大门短抱框、间柱上端头出单直半透桦头。

2.5.3.溜销卯口:大门短抱框、间柱下端头出溜销卯口。

2.5.4.飘肩:大门短抱框、间柱上下端头外侧做飘肩,飘肩尺寸同中、上槛抱框线。

2.5.5.抱豁:大门短抱框贴柱一侧做出抱豁,贴圆柱抱豁呈内弧形,贴方柱抱豁呈平面。

2.5.6.走马板裁口:如所处位置有需裁口安装的走马板,则短抱框、间柱向走马板一面的内侧做出裁口。

2.5.7.起线成形:在短抱框、间柱向走马板一面的外侧起抱框线(或八字线)。

2.6.大门门框:2.6.1.尺寸:大门门框宽、厚、长同外檐长抱框。

2.6.2.两端榫头:大门门框上下端头出单作。

26.3.飘肩:大门门框上下端头外侧做飘肩,飘肩尺寸同下、中槛抱框线。

2.6.4.余塞、绦环板裁口:如所处位置有余塞板,则大门门框向余塞板一面的内侧做出余塞板裁口。

2.6.5.起线成形:在大门门框的两侧起抱框线(或八字线)。

2.7.大门腰枋:2.7.1.尺寸:大门腰放宽、厚同大门长抱柱,长按大门长抱框至大门门框净尺寸加榫长。

2.7.2.榫头:大门腰枋两端头出单榫。

2.7.3. 飘肩:大门腰枋两端头外侧做飘肩,飘肩尺寸同抱框线。

2.7.4.余塞、缘环板裁口:大门腰枋向余塞、绦环板一侧做出裁口。

2.7.5.起线成形:在大门腰枋向余塞、绦环板一侧起抱框线(或八字线)。

2.8.大门余塞板、绦环板:2.8.1.尺寸:长、宽、高按净空尺寸加裁量,厚20- 30㎜(以设计尺寸为准)。

2.8.2.起地、雕刻成形:如设计有要求的,则根据要求起地、雕刻花饰。

2.9.走马板:2.91.尺寸:长、宽、高按净空尺寸加槛框裁口量,厚25-35mm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