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粪尿标本的留取意义及要求

粪尿标本的留取意义及要求





菌落计数的临床意义
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
临床表现 + 白细胞尿 ≥10000/ml + 菌尿(CFU/ml) 大肠埃希菌或腐生 葡萄球菌≥1000 其他菌株≥100000 <1000 病原菌种数 ≤2 解释 尿路感染 对于急性肾肾盂肾炎≥10000 对于急性前列腺炎≥1000 有炎症但无菌尿 正使用抗生素 慢生长或难生长病原体感染 无病原体感染 ≤2 a)免疫功能正常患者:重复做尿 液细菌学和细胞学检查(可能出 于尿路感染的起始阶段 ) b)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如化疗 或移植患者) 可能由于标本采集质量不高导致 污染 定植 无尿路感染或定植
临床症状 白细胞尿 ≥10000/ml + 或+或细菌计数/ml ≥100
临采集标本技术 肾盂造瘘术 输尿管造口术 膀胱镜检查术 耻骨上穿刺术
+ 或-
+或-
≥10
关注标本质量 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谢谢大家!
粪标本的留取要求
1 粪便常规(RT)及隐血(或称潜血,OB)试验
• 用竹签挑取少许新鲜粪便(约蚕豆大小),应选择其中有脓血、粘液的部分 或颜色异常部分,如无异常,则可自粪便表面不同部位及粪便深处多部位取 材,放入干燥清洁有盖的蜡纸盒或塑料盒内立即送检,一定不要超过2小时。 • 注意事项: (1)使用新鲜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标本久置可因pH及消化酶等因素而使粪 便中细胞成分分解破坏。 (2)标本中不可混有尿液,更不可从尿壶或便盆中采取粪便标本,因为尿液可 使粪中柔弱的原虫致死。 (3)粪便标本中也不可混入植物、泥土、污水等,因腐生性原虫、真菌孢子、 植物种子、花粉易混淆实验结果。 (4)无粪便而又必须检查时可经肛门指诊获取粪便。灌肠后的粪便常因过稀及 混有油滴等而不适于作检查标本。 (5)粪便标本不应用卫生纸包裹,应直接装入蜡纸盒或塑料盒,以防水分丢失 细胞被破坏。
③直接插导管采集尿标本:一般插入导管后先弃去前段15 ml尿后再留取送检标本。尽量不采用导管采集标本,因 为此操作极容易将尿道细菌带入膀胱,增加医源性感染 危险。 ④留置导管尿:先夹住导尿管,用75 %乙醇消毒导管的专 门采样口,用针筒抽取新鲜尿液5-10 ml,置于无菌尿 杯中送检。 ⑤24h集尿法: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检查,将24h尿收集于一 与感染清洁容器中,添加适当的防腐剂,取沉渣10 ml 送检。 ⑥膀胱穿刺尿:此法常用于患儿、泌尿道厌氧菌感染或脊 柱损伤病人等。是评估膀胱内细菌感染的“金标准”
有导尿管存 在时白细胞 尿没有意义
病原菌种数≤2种菌 尿(CFU/ml) ≥100000
解释
+
尿路感染
+
<100000
有炎症但无菌尿 正使用抗生素 慢生长或难生长病原体感染 无病原体感染 定植

有导尿管存 在时白细胞 尿没有意义
≥1000

有导尿管存 在时白细胞 尿没有意义
<1000
无尿路感染定植
肾盂造瘘术、输尿管造口术、膀胱镜检查术或 耻骨上穿刺术
a)免疫功能正常患者:重复做 尿液细菌学和细胞学检查 (可能出于尿路感染的起始 阶段 ) b)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如化 疗或移植患者) 定植 无尿路感染定植
+

≥100000
— —
不定 不定
≥1000 <1000
医院获得性感染(有导尿管)
临床表现
白细胞尿 ≥10000/ml 有导尿管存 在时白细胞 尿没有意义
尿培养标本的留取要求
• •
采集时间:应用抗生素前,尽量采集晨尿液或,以中段尿为宜, 必要时行导尿术或膀胱穿刺,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采集方法 : ①女性中段尿:先以肥皂水清洗外阴部,再以灭菌水洗净,用 手指将阴唇分开排尿,弃去前段尿,留取中段尿约10 ml于无 菌尿杯内,加盖立即送检(存放时间不超过2 h )。 ②男性中段尿:翻转包皮,用肥皂水清洗尿道口,再以灭菌水 洗净,留取中段尿约10 ml于无菌尿杯内,加盖立即送检(存 放时间不超过2 h)。
粪标本的留取要求
2. 粪便寄生虫检查标本 (1)检查寄生虫卵标本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同便常规检查。 (2)检查阿米巴滋养体应于排便后立即从脓血性或稀软部分取材,迅速(2小时 内)送检,患者在家中留取标本时,送检过程中应采取保温措施,因为阿米 巴原虫可在低温下失去活动力从而不宜查到。 (3)检查蛲虫卵时,在清晨排便前自肛门四周皱襞处拭取标本,尽快(2小时内) 送检。 3. 粪便培养标本 准备无菌便盒。采集新鲜粪便标本的过程应尽量无菌操作。①直肠拭子法: 用无菌拭子蘸生理盐水湿润,由肛门插入约6~7cm,轻轻在直肠内旋动取出 大便少许,放入无菌便盒中,加盖封口送检。②自然排便法:病人在清洁便 盆内排便,用竹签挑取大便中脓血或粘液部分(约栗子大小,2~3g;液体粪 便取絮状物2~3ml),放入无菌便盒中送检。 • 注意所挑取的大便不应接触其它部位,如便盆。注意尽可能在使用抗生素 • 使用之前收集粪便,粪便标本中不可混入尿液及其它异物。
+
+
+

≥100000
— — 不定
不定 不定 —
1000-10000 >100000 <1000
≥1 ≥2
医院获得性感染(无导尿管)
临床表现 + 白细胞尿 ≥10000/ml + 病原菌种数≤2种菌 尿(CFU/ml) ≥1000 解释 尿路感染
+
+
<1000
有炎症但无菌尿 正使用抗生素 慢生长或难生长病原体感染 无病原体感染
粪尿标本的留取意义及要求
粪尿标本留取、送检流程
办公护士或当班护士核对检验医嘱项目 ↓ 打印条形码贴于标本盒上 ↓ 送检标本盒到病人床前 ↓ 向病人或家属交代检验的目的、标本留取的方法、量及注意事项 1、一般检查留取晨尿(特殊检查根据要求协助留取) 2、粪便随有随留 3、护士收取标本放入存储箱内 ↓ 小夜班护士再次指导病人次日晨正确留取标本 ↓ 大夜班护士早晨及时督促并收集标本,做好运送记录 ↓ 运送人员与化验室人员交接标本并确认无误后,双方登记签名 ↓ 送检人员带回送检容器清洁消毒放在指定地点备用 ↓ 责任护士及时查看返回报告 ↓ 如有异常及时告知管床医生并做好交班 ↓ 告知病人检验结果
尿培养的注意事项
① 尿液采集要求严格无菌操作,且必须注明标本采集方法。 ② 尿标本采集后,常温下须在2 h内送至微生物实验室,4℃保存 不能超过24 h。 ③ 做细菌培养的尿液标本不得添加防腐剂。 ④ 症状明显(如尿急、尿频、尿痛)的病人,1份标本已足够, 治疗48-72h后再采集第2份标本送检,对于症状不明显的病人, 需采集2-3份标本送检。 ⑤ 怀疑肾结核时,应连续3d采集晨尿。经多次收集的尿液或24h 尿不能用于细菌培养。 ⑥ 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常规尿液细菌培养没有临床意义
需要临床和化验室 共同关注的几个问题
标本的质量问题
• 1.尿标本容易被会阴、前列腺、尿道及阴 道正常菌群污染,减少污染是保证质量的 关键 2.从标本留取到实验室接种的时间过长, 无法保证2小时内完成操作,污染菌过度 生长 3.导管尿易导致与感染不一致的微生物定 植生长,需要置入一个新的导管后再采集 尿液做细菌培养 4.抗生素使用后对培养结果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