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阅读中的词汇教
学
不少考生愁眉苦脸地走出考场后,抱怨试卷难,考得晕头转向、糊里糊涂。
究其原因,分值较高的阅读理解内容看不懂,纯粹瞎蒙。
其实分析下来,真正不会的是单词,一句话中十之五六甚至十之七八的单词不
知其意,怎么可能弄懂短文内容呢?在当今强调交际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整体式教学等教学理念时期,不少教师为过分追求教学过程的形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重视词汇的教学,有的甚至不讲词汇。
一、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成分。
学习一门语言,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做基础,就无法与他人进行交际。
“胡说英语”的创始人张源侠博士曾提出“只要掌握了10个动词就可以突破口语,掌握900个单词完全能够应付美国生活”。
可见,即使不顾语法、不顾时态地“胡
说”一气,要使美国人听懂,还得掌握一定
量的词汇。
如果学生词汇量太少,势必造成
听力材料、阅读材料中生词过多,从而影响
其听力、阅读的理解能力。
因此,不少专家
认为英语学习的最大难点就是大量英语单
词的记忆,于是喊出了“词汇领先,听说读
写跟上”的口号。
早在1984年,语言学家
库珀(COOPER)就研究发现,词汇量是影响
学生理解阅读材料的最大障碍。
清华大学外语系程慕胜教授认为:“为
使21世纪的大学毕业生有较好的英语水平,
关键在于中学英语的教学改革。
中学时代每
学期要求记的单词只有大学时代的几分之
一。
和国外不少国家相比,我国中学生所记
的词汇量要少得多,还大有潜力可挖。
中学
生单词词汇量应从1800个提高到3800个。
”在基础英语教育阶段,词汇教学贯穿于对话
教学或课文教学中,并以后者为主。
阅读理
解与词汇知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提
高。
因此,增加词汇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是
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
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
语法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的词汇愈多,其阅
读理解能力就愈强。
二、当前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孤立地死记硬背词义与拼写。
教师
在阅读前向学生呈现所有生词,力争让学生掌握单词的音、形、义等。
这样的机械记忆,无疑脱离了词汇的使用语境,脱离了生活实际,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而且这样的单
词记忆只有短期效应,容易出现“记得快忘得快”、“记了就忘”的现象。
在造句中,
曾有人写出“Open the TV set.” “Beside is my h ouse.”等错句。
这种不考虑上下文、不考虑中西文化差异,出现词语堆砌的Chinglish现象,常会闹出许多笑话。
2、在阅读中讲解生词,面面俱到,主
次不分,遇一个讲一个。
这种脱离课文过多
地扩展词汇,对生词的词义和用法讲得过多、过细、过全的做法,忽视了语篇层次上的整
体教学,使整篇课文支离破碎,顾此失彼。
这样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违背了词汇教学服务于文字材料的理解的规
律。
3、忽视对新词的复现。
单词学习最大
的敌人就是遗忘。
在对待新词时,不依据记
忆与遗忘规律,不注意张思中先生提出的
“反复循环”的原则,导致学生学的多,掌
握的少。
可见,学生的用词错误,单词记不牢等
现象与我们的词汇教学关系密切,词汇教学方法亟待改进。
三、词汇教学的处理方法
记忆单词的目的是:扩大词汇量,为阅
读和运用打基础。
教师从“授人以渔”的理念出发,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独立阅读,独
立思考,独立运用的学习者,可以从以下几
方面处理词汇:
1、阅读前,集中处理词汇,在语境中教。
借鉴张思中先生的“集中识词,反复循环”的原则,在阅读前对整个单元的生词集中处理。
当然,不要对每个单词平均用力,
要把重点放在三会和四会词上,力争让学生既掌握它们的音、形、义,又要掌握它们的
固定搭配、一词多义及同义词、近义词、反
义词等。
不能孤立地去讲词汇,注意语境,
即上下文,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的原则,最好挑选与课文有关的例句。
词汇
教学中,只有将词汇融合到句子,直到语篇
中才会有其实际意义,才能实现其交际功能。
集中处理词汇为学生提前扫除了阅读理解
中的障碍,阅读课会更加流畅。
另外,当真
正阅读课文时,学生对再次遇到的有语境的
关键词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对文章的理解就会更加透彻,使学生记忆的单词更加牢固。
2、阅读中,加强猜词训练。
在阅读中,任何人都有可能碰到生词,
这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阅读时,单纯为了快,碰到生词就跳过去,有时会因错过某些重要词语而影响对语篇的正确理解。
如果为了准确,停下来查字典,就会影响阅读速度,更
何况考场上不允许查字典。
因此,阅读文章时,碰到生词切勿惊慌,因为它们既不孤立
存在,也并非高深莫测,只要抓住一定的线索,运用一些技巧就可以“顺藤摸瓜[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