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外交学考研复试线、复试面试真题及经验总结育明教育506大印老师北外教授、北大教授、人大教授、中财教授、社科院教授联合创办2020年1月11日2020年考研复试6大注意事项根据育明教育过去12年对1000多为考研学员的分析发现,大多数考研考生在复试阶段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准备时间太晚。
最佳的准备时间是2个月左右,最好是初试后就开始准备,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在复试竞争越来越激烈,调剂越来越难,没有充分的准备很有可能会导致考研功亏一篑,另一方面是因为复试的比重越来越高,尤其是复试中又有笔试,还有听力、口语和面试,如果等到分数出来,很有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了。
未来复试竞争越来越激烈了,调剂越来越难,希望广大考生提前准备复试。
问题二:傻等复试信息。
其实自从2019年教育部对研究生招考复试进行了相关改革之后,未来几年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育明教育咨询师建议大家参考2019年复试的相关信息(包括复试笔试参考书、复试人数等)即可,希望大家在估分后尽快联系育明教育咨询师,开始复试课程的指导(400-6998-626)。
尤其是报考会计硕士(MPAcc)、计算机、北外、北语等院校的考生,复试的比重占到了50-60%,如果不提前准备,复试的内容根本复习不完。
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对于我们初试一对一的学员,我们都是建议初试后就开始备考复试。
问题三:复试资料单调。
复试阶段要提交很多材料,尤其是个人陈述。
从往年的考生来看,这部分内容很多考生都不知道怎么撰写,结果提交的个人陈述不但不能给自己加分,还会给导师带来不好的印象。
一般而言,个人陈述不只是你个人的学术背景、科研经历等信息的呈现,更是体现了你的文字功底和态度。
设想一个连自己个人陈述都写不好的考生,导师能指望你给他做科研工作吗?此外,还有个人简历和其他的相关资料,如何在复试中让导师看到你的资料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是需要好好打磨的。
问题四:缺乏模式面试。
很多考生一直在学校待着,很少经历过正式的面试,这就导致在考研复试中会非常紧张。
进而影响复试的发挥。
我们建议考生在复试前一定要进行至少3次以上的模式面试,找到自己的问题,针对行的解决。
模式面试也是育明复试课程中必备的一项。
例如,2019年北外高翻一名考生,初试成绩排名倒数第二名,由于资料准备比较充分并且经历了多次模拟面试,复试成绩排名第一,最终成功上岸。
育明教育的复试课程有9800-18800(保过)及调剂班次,有兴趣的可以直接登陆官网或者拨打400-6998-626问题五:个人陈述冗繁。
很多考生不知道个人陈述说什么,尤其是英文的个人陈述,啰啰嗦嗦的,该说的没有点到位,不该说的说了很多。
一般而言,个人陈述是考研复试面试的第一个环节,很多高校要求用外语表述。
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展示自己呢?根据育明教育的经验来看,主要是凸显自己的独特优势、报考原因及研究兴趣即可。
所以,不要轻视每一个复试的环节,每一个小的环节都可以最终导致考研折戟沉沙。
问题六:没有联系导师。
导师很关键,这个不用赘言。
但是怎么联系导师呢?联系哪个导师呢?这是有讲究的,因为每个导师的学术背景、研究方向是不太相同的,所以必须找到与自己最为匹配的导师,这样能大大提升自己复试的成功率。
此外,就是如何联系导师呢?一般来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者学长学姐,或者通过育明教育辅导机构,都可以。
2020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外交学专业考研复试信息及面试经验微观经济学:推荐看高鸿业第四版的书,有很多知识点是第四版有而指定教材第五、六版没有的内容,例如要素市场的一些知识(多次考察)。
复习中推荐看郑炳的高鸿业微观的讲解,想考高分可以看一下郑炳的暑期课程,里面结合了平狄克、范里安甚至平新乔尼克尔森等中高级微观的内容,有助于你对微观经济学的了解,但是从来没有考察难度很高的题目,原题出现概率很高。
复习中可以把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内容看透彻,并把课后题做会,就够了。
微观经济学考察的难度是四门课中最低的一门。
推荐参考资料: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四版、圣才课后习题讲解、圣才名校真题详解。
宏观经济学:重中之重的就是宏观经济学!我从3月开始复习,看的最多的就是宏观经济学,我使用的教材包括(高鸿业、多恩布什、曼昆、以及罗默的高宏一小部分),实际上仅需要多恩布什一本书就够了,因为宏观经济学不同版本的教材对于相同的知识点说法差异较大,各本书都有各自的优点,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适当看一下曼昆的宏观经济学。
而且北外宏观近年来考察内容多数都是除多恩布什外其他版本教材没有的内容,例如INADA条件(在罗默高级宏观中有涉及,讲述比较清楚)、鲍莫尔托宾模型中涉及的相关弹性计算、以及18年考察的如何理解规模报酬不变和资本边际报酬不变并存,这道题其实是宏观的题,但很多人都答成了微观的答案,其实是内生增长理论的内容。
还有考察的特别细致的:坎贝尔曼昆对消费理论的经验工作...这些题目都说明了你的复习应该以多恩布什的宏观为主,最重要的是把孙老师的讲义吃透,你会发现考题脱离不了这本讲义,但是讲义中有很多内容是很难的并且没有考察过的,不保证未来不会考察,所以应该把每一个内容都了解透彻。
今年的考题就是考察非常规的内容与时事热点相结合,例如中等收入陷阱,这个其实是一个比较现实性地问题,以及今年考察的特朗普减税的问题,时事性极强,每年的宏观论述题都是围绕着当年的热点话题:例如中国经济、国际经济上发生的大事,利用宏观理论去解析,这个时候就不仅仅需要你对课本知识的运用,更重要的是考察你对经济问题深入的看法,论述热点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而是需要你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进行有深度、实质性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阐述,老师更希望看到比较创新而又十分合理的角度去理解问题。
在备考期间我始终保持看FT新闻的习惯,每一个比较热点的新闻,准备一个本子,对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特别是可以结合书上的图形一起来分析,有图有文字这样写起来比较生动。
推荐参考资料:孙文莉老师讲义、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十版、圣才课后习题讲解、曼昆宏观经济学(红皮的)注意:国商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课中也包括宏微观,考题多次重复,所以很有参考价值。
国际贸易:这门课的知识点很杂,指定教材是海闻的国际贸易,其实也可以在淘宝买一本何蓉老师的国际贸易,也就是出题老师所编的一本书,这本书已经绝版,并且有些许小错误,但是有一些知识点曾经考察过而且是海闻书上没有的内容,例如升级式关税结构等知识,复习的时候可以以海闻的书为主,何蓉老师的书为辅。
这门课主要是把知识点弄透,并且结合真题以及课后题来复习。
课后题的答案可以百度到,也可以买圣才的课后习题详解(只有电子版,可以花钱转换一下PDF然后打印下来),但是圣才的答案很多错误,所以不建议使用,直接使用网上的答案即可。
这门课重点把握主要的图形,海闻书上的图很多,应该全部要记住并且会画,但是有很多偏复杂的图是不容易理解的,并且也没有考过,所以要自己斟酌一下。
重点的图要反复去画,这样考试时候才不会手生,我考试时候一紧张画错了一个很简单很简单的图,很懊悔,所以一定要好好把图形弄懂。
国际贸易的选择题往往会出现一些比较冷门的知识点,所以对于你认为书上不会考的东西也需要关注并且了解,虽然不需要去大面积背诵,但是对于当年热点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一定要深刻理解。
例如今年就考察了特别301条款,这个题我是准备过的,但是在海闻的书里并没有详细提及,所以要注意。
推荐资料:海闻国际贸易、何蓉老师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这门课指定的是任康钰老师的国际金融,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是很详细了,从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金融衍生工具、国际结算等多门课于一身的书。
但是很多内容是从来没有考察过并且未来考察的可能性极低的,例如期货期权部分,毕竟不是金融专硕,不会要求很好地掌握实务部分的知识,更应该理解理论部分与实际相结合这方面的知识。
所以在复习的时候,重点复习理论部分的知识,而实务部分可以自己进行斟酌需要了解到什么程度即可。
复习过程中是先看书,把不懂的名词先查明白(例如什么是抛补),然后把书看明白了都讲了什么,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就可以逐章攻破。
对于国际金融的汇率理论中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看法,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应该注意从不同的角度来区分和比较。
例如非抛补和抛补利率平价的异同,这种题就是很活的题,需要你对这个理论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仔细并且学会比较。
比如汇率理论中不同的理论对汇率与利率关系的看法?这个题没有考过,但是我自己认为可以考虑一下,比较有价值。
并且可以很好地去理解这一部分的知识。
对于实务部分,金融衍生工具那部分的知识往年仅在选择题里出过,并且每年不超过一道题,而如何管理外向型企业的外汇风险这道题考了不止三次,也就是最后一章,可以浓缩成一个自己的答案来背诵就可以了,并且可以结合一下时事来回答。
如果学有余力,完全可以再买一本姜波克的国际金融来作为补充,这本书比较主流,但是请注意,一定要以任康钰老师的书为重点,相同的问题请按照任康钰老师的书上面的要点来回答,毕竟是出题人+阅卷人。
推荐资料:任康钰老师国际金融、姜波克国际金融时间规划:我是从3月份开始,中间断断续续实习半个月、参加各种期中期末考试、上一些课。
我推荐的学习计划(仅供参考,以自己能力调整,建议微观+国贸、宏观+国金来看,每个人学习效率不同,所以具体的每门课每日复习时长还需自己确定,也可以以达成任务的方式来规划学习)6月前把四门课的书熟悉并做出相应的框架体系7-8月把四门课的真题弄透做完真题你就知道哪里是重点哪里是非重点了然后把所有不懂的攻破9月份开始背诵(自己整理一下笔记)、准备一个草稿本来每天复习各种图形(时间长了手会生,别高估自己)10月份开始准备热点(准备个小本)热点问题建议搜索社科院余永定教授的一些文章,比较权威并且准确。
在热点准备的同时注意结合书上的理论知识,有图尽量结合图形。
提前做好一些专题,例如我做了一些: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亚投行(今年国金就考了)、汇率制度改革、供给侧改革、特朗普税改加息缩表(今年宏观考了)、贸易协定(TPP/TTIP/RCEP等)问题、自贸区问题、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国际宏观经济形势、G20(因为北外国商有G20研究中心)等等。
12月份可以把一些主要的知识点的标题打印下来,例如左侧是名词解释,右侧是一些重点的简答题(没考过的题也自己总结一下,例如国际储备那里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关系、国际储备作用、国际储备意义)都可以做成简答题来考,所以总结出来,每天抽出时间看着标题来回忆,这样的效率还蛮高的,千万不要以为你觉得你很熟悉你就能在考场上写出来,不要高估自己,踏实去背。
我当时还在复习期间弄了一些思维导图,也有助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