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信息窗一一、教学内容:课本78----82页信息窗1:小数的加减法及练习。
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对位其实就是小数点对齐。
难点:理解在小数加减的竖式计算中相同数位对齐其实就是小数点对齐。
四、教法与学法指导:根据情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尝试和探索,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克隆”的信息。
2、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两头可爱的克隆牛的情况,看他们身上有哪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1、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健健、壮壮出生时情况记录。
体长身高体重健健0、72 米0、76 米38千克壮壮0、76米0、79米38、04千克师:同学们观察信息窗1,看看克隆牛健健和壮壮出生时的情况记录,你都获得哪些信息?通过获取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先来了解“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2、解决问题学生列式,说明意义。
师板书:0.77+0、03= (米)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请用不同方法的同学板演计算过程。
3、优化算法0、7 7+0、0 3 这个0可以去掉吗?0、8 0答:“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0、8米。
师:他们的方法你喜欢哪个?为什么?(用竖式计算比较简便。
)4、探究算理(1)自主探究,尝试计算。
师:你能用竖式计算17.05+2.83吗?(2)组织交流,理解算理。
a.组织学生交流计算的算理、方法和结果。
b.典型错误纠正,在交流中,理解算理。
c.你会验算吗?(3)抓出重点,总结算理。
师:计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强调数位对齐)师:得数末尾的0能不能够去掉?为什么?5、迁移算理(1)解决问题: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0、76-0、72= (米)0、7 6-0、7 20、0 4答:“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0、04米(2)竖式计算。
师: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得出减法的意义,让学生进行计算。
在写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3)尝试验算。
6、反思算理(1)想一想: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讨论)相同: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意义相同。
计算法则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把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不同:整数加法是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是从低位加起,最后得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如果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应去掉。
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
(2)启发学生想: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点?统一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自主练习1)填一填:P88(1)2)计算并验算26.81+5.29= 1.92-0.71=3)你能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小数再计算吗?P90(13)前两个四、作业:课本88页1、2题板书设计小数加减法“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0.77+0、03= 0、8 (米)0、7 7+ 0、0 30、8 0答:“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0、8米。
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0、76-0、72= 0、04 (米)0、7 6-0、7 20、0 4答:“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0、04米课后反思: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和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其实质是相同的,让学生独立尝试,通过比较和归纳,得出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并通过比较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异同,体会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第2课时一、回顾知识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头奇异的克隆牛:健健和壮壮,并且了解克隆牛出生时的情况,同学们还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装入了问题口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的加减法。
2、基本练习(1)下面各数不改变大小,变成三位小数.8.90.4213.4600(2)算一算4.6-3.2 1.28+1.218.75-3.744.5+5.556+344130-25实物投影演示学生计算的过程订正答案(引导学生简单说说后两道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二、自主尝试探究新知1、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你会计算1.3-1.25吗?师:你能计算出得数吗?先独立思考,算完后说说你是怎样算的?2、独立思考探究算法(2)学生演示计算过程指名板演(找出不同的书写方法正确与错误的对比演示)师:你们能分别说说计算的理由吗?(板演学生)3、小组讨论探讨算法师:同学们的意见不一样,到底哪种算法是正确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同意哪种算法?根据你上节课学习的经验,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 1.3-1.25?4、汇报交流总结算法(1)全班交流算法,教师板书计算过程。
1.3-1.25=0.05 (分米)1.3 0- 1.2 50.0 5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错的原因是什么?正确书写格式的依据是什么?在交流中总结出正确的计算方法。
(2)小结计算方法(重点是:①相同数位对齐;②哪一位上不够,用“0”补齐)。
①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一样,也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②你知道怎样对齐数位吗?(小数的小数点要对齐,相同数位就对齐了)③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10;(1.3-1.25时1.3百分位上没有数,相当于0,即1.30-1.25,0-5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④差的小数点应与减数、被减数的小数点对齐5、加强算法深化理解师:你能根据刚才我们总结出计算的方法来算一算9.06-2.7这道题吗?请进行验算。
指名学生板演用什么方法验算的?(加法验算)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总结:观察小数加减法算式, 说说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问题?全面总结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即: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练一练(1 )、9.7+12.34 10-0.8(2)你能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小数再计算吗?课本练习90页第13题后两道题目。
四、作业:课本89页5、6、7题板书设计1.3-1.25=0.05 (分米)1.3 0- 1.2 50.0 5课后反思:小数加减法的教学,在让学生经历小数加减法的笔算过程中理解掌握笔算方法。
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索新知。
在探究算法中使每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学习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对“列竖式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学时,两个书写格式对比演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质疑。
利用学生出现的问题,紧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展深入的讨论和争论,相互启发,相互学习,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信息窗二一、教学内容:课本83---87页信息窗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
二、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在小数加法里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使—些计算简便,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运用知识独立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应用意识。
4、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会运用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法进行简算。
难点:体会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会运用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法进行简算。
四、教法与学法指导:创设情境,根据情景中的信息提出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尝试,探索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体会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与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联系。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情境激趣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2―0.9 9+0.1 0.39+0.61 5.12―4.1210―2.5 20―19.8 3.9+2.1 0.09+1.018.4+3 1―0.6 2―0.98 3.8+122、谈话引题: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关于克隆牛“健健”和“壮壮”的情况。
今天,我们要再来认识一头克隆牛——“蓓蓓”,了解它的有关情况。
(出示情境图)教师结合情境图简单介绍克隆牛“蓓蓓”出生前后的一些情况。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观察三幅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地进行板书,如:“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蓓蓓”满月时的体长是多少米?“蓓蓓”百天时的体长是多少米?“蓓蓓”百天时的体长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2、下面我们先来解决“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这个问题,你能解答吗?(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的情况。
)0.98―0.22=0.76(米)0.76―0.1=0.66(米)3、学生交流算式:(注意引导学生尽量列出综合算式)0.98―0.22―0.10.98―(0.22+0.1)综合算式要说明每一步计算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连减算式和先求两个数的和再减,这两个算式每一步的意义,可以联系前面学过的关于减法的有关运算律:a―b―c=a―(b+c)。
4、上面的综合算式怎样进行计算呢?(学生自主进行计算,教师巡回了解情况。
)5、全班交流计算情况。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各种计算方法。
0.98―(0.22+0.1)=0.98-0.32=0.66(米)答:“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0.66米。
脱式计算要关注学生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6、学习竖式连减的方法.1 0. 9 80.98―0.22―0=0.76-0.1 -0.2 2=0.66(米) 0. 7 6- 0. 10. 6 6答:“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0.66米。
如果用竖式来计算小数连减,要注意什么呢?自己试着算一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请学生来介绍竖式连减的方法:1注意探讨怎样对齐数位?(对齐了小数点也就对齐了数位。
)2小数部分数位不同怎么办?(可以在末尾添0占位。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1、自主练习1:出示题目,明确要求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上黑板计算3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四、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作业:自主练习2题板书设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0.98―0.22=0.76(米)0.76―0.1=0.66(米)0.98―(0.22+0.1)=0.98-0.32=0.66(米).1 0. 9 80.98―0.22―0=0.76-0.1 -0.2 2=0.66(米) 0. 7 6- 0. 10. 6 6答:“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0.6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