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绿色校园工作汇报

市绿色校园工作汇报

——长茂中学创建市绿色校园工作汇报2000年就被灌南县人民政府评为“绿化达标单位”、2003年就被连云港市教育局评为“连云港市一级学校”的长茂中学,位于二O四国道西侧,灌河北岸,西临通榆运河,南与响水县城以桥为联,以河为市界。

我校1968年建校,占地80余亩,资产约2000万。

600余学生,百余教工。

校园傍水观潮,环境优美。

春来草坪茵茵,秋至枫叶如丹,夏雨梧桐滴翠,冬雪松柏苍劲。

占地总面积45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312平方米,学校硬化面积21600平方米,绿化面积13540平方米。

教学区,楼房玲珑比列;生活区房舍珠联璧合;运动区、操场阔大,球场塑化。

校门造型寓意深刻,毛石垒垛成峰,形似莘莘学子,石垛托起的钢铝平台,神似基础教育。

穿台而上的不锈钢圆柱象征着科学技术,联结平台与圆柱的拉索就是生产力。

长茂中学的校园是县“十佳校园”,2007年底,我校被市教育局、财政局、建设局评为“百佳校园”。

近年来,学校确立“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优化校园环境,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把创办“绿色学校”作为实践“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重要内容和办学目标,提出“关爱生命,优化环境,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教育理念,在创建绿色学校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实施“绿色教育”,创建“绿色学校”,打造“和谐校园”,是茂中人孜孜以求的目标;“筑绿色风景线,育自觉环保人”,是茂中人不懈的追求。

长茂中学将不断加强、巩固创绿成果,不断地拓展“绿色学校”创建的实质与内涵,全面提高全校师生的环境意识,持续稳步地开展绿色教育活动,为把长茂中学建成全校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学习乐园、生态公园、文化圣园而不懈奋斗!灌南县长茂中学 2010年11月——灌南县长茂中学创建市绿色学校自查报告我校从2008年9月,就根据国家环保局、国家教委、中央宣传部《关于环境教育行动纲领》的要求和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启动了学校创建绿色学校工作。

近几年来,学校在教育局、环保局的关怀和领导下,制定并严格实施了创建工作方案,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创建工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根据《连云港市绿色学校评估验收标准》,我校在环保局与教育局的指导下,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查得分为103分。

现将学校的创建工作和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明确目标,积极开展学校的创建工作1、指导思想明确绿色学校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学校日常管理中贯彻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主动参与区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学校工作大局,以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改革、全面提高环境教育质量和努力打造人文化校园和绿色生态校园,扩张学校品牌优势、提高办学效益为核心,以“开放式办学、科学化管理”为主题,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促进高中教育中实施环境教育和绿色教育的典范。

2、工作目标创建连云港市“绿色学校”的总体工作目标二、我国从2007年起就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机构与工作机构,2010年10月进一步充实调整,明确职责1、领导小组组长:李展副组长:陈开郦林立组员:徐一培张成亮茆二兵刘玉杰沈振文朱建军陈玉田2、工作小组组长:陈开郦制定环境教育行动计划及实施方案,负责各项工作的落实、督促、检查、总结及宣传等工作。

组员构成:林立:负责组织、指导各学科教师结合所教学科,有计划地进行环境教育;负责定期组织相应的环境教育交流、研讨及总结工作。

张成亮:负责制订后勤工作计划(含环境教育);负责校园绿化总体规划;制订校园绿化管理条例;筹建校园环境建资金;搞好校园绿化建设,确保校园绿化覆盖率达标;负责食品卫生,节水节电,能源消耗记录,垃圾分类处理等。

刘玉杰:负责制订教科研工作计划(含环境教育科研);负责成立学校环境教育课题研究小组,制定活动计划,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研究活动;负责开展环境教育科研,参与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环境教育论文、课件制作大赛等活动。

茆二兵:负责对教师的环境教育培训,落实、检查环境教育渗透工作,制定每学年的环境教育计划。

陈玉田:负责一系列的环境教育主题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和环境生活习惯;认真开展社区环保实践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参与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环保活动;负责环境教育宣传工作。

沈振文:负责组织校园环境卫生及其它日常行为的检查评比工作;负责“绿色班级”、“绿色宿舍”的评比。

房正军:做好教职工创建的思想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教师代表:吴艳付敏全体班主任学生代表:全体学生会成员三、经过讨论制订创建方案工作思路与行动规划,提出了相应原则与创建要求(一)创建原则1、整体发展原则学校在现有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保持和完善已有的环境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动学校在管理的各个领域(如行政管理、教务教学管理、思想道德管理、团队管理、后勤管理)中,纳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在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采用目前国际上正在积极推行和倡导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理念,即通过制定计划、采取措施、检查纠正和总结提高的管理模式,以及通过建立机构、组织培训、完善教学资源、建立档案、交流信息等环节,保证创建活动的顺利进行,科学而系统地推动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开展,使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与现有的管理体系相协调,并通过有效地持续不断的改进,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共同参与原则在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中,学校不仅要制定出相应的计划、指标及实施方案,而且强调明确各自的职责,校长、中层领导、一般教职工及学生根据自己的职责,积极参与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

同时鼓励家长、社区、有关专家、媒体、政府等相关机构及相关人员的有效参与。

3、循序渐进原则绿色学校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保持并发展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特别是环境建设和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方面应依据本校的现实条件和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二)创建要求1、认真学习,广泛宣传,增强“绿色观念”(1)全体师生员工要认真学习环境知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绿色学校的内含和创建意义。

(2)加强环保知识培训,安排热心环境教育的老师分赴省内外学习,增强感性认识,提高理论水平。

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教育作用,全力开发全体教职员工的创造力。

(3)要充分发挥学校整体德育功能,利用班级黑板报、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等教育载体的广泛宣传和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观念”,提高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积极创建良好的环保文化氛围,增强师生环境意识,建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并用以影响家庭和其他社会成员,用于检举揭发破坏环境的行为,立志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5)积极倡导环保生活方式,引导师生在社区和个人生活中自觉注重环保实践,自觉遵守公民环保规范:A、节约资源,减少污染;B、绿色消费,环保选购;C、重复使用,多次利用;D、垃圾分类,循环回收;E、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2、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加强“绿色管理”(1)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战略,切实加强“绿色管理”。

(2)成立绿色学校领导机构,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学校为各类环境教育活动提供资金和物质、技术的支持和保障。

各部门分工协作,认真负责。

(3)学校各项管理措施有力,要体现环境保护概念,降低污染,垃圾减量,节约和回收资源,节能等环保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学校努力绿化美化校园,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

在实施方略上做到“三抓”:“抓教育明理、抓实践育人、抓特色创优”。

在工作环节上力求“三个结合”:与德育工作结合,与素质教育结合,与创文明学校结合。

在学校工作中保证“三个体现”:行政工作要有措施体现,学科教学要有内容体现,社会活动要有收获体现。

(4)创建愉悦和谐的教育氛围,师生互相信任、尊重,共同探究科学,形成民主、开放的“绿色管理”,鼓励师生员工参与学校环境规划,鼓励改革,支持创新,追求发展,善于协调,集体决策。

2、构建立体网络,壮大“绿色队伍”(1)转变观念,把原先只有生物、地理、美术、物理老师参与环境教育扩展到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信息等各学科老师都重视参与环境教育。

(2)积极发挥学生在创建活动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在校内成立学生环保小组,参与学校环境管理。

(3)在培养全体学生参与意识的同时,还要利用学生与家庭的密切关系,通过学生将环境意识带入家庭,培养家庭成员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形成全社会都参加保护环境的“绿色队伍”。

(4)积极与有关环保部门联系,充分利用社区力量,争取指导与支持。

3、加强渗透,深化“绿色教育”(1)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及上级部门有关环境教育要求,对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做出具体安排,细化要求,一一落实。

(2)通过环境教育公开课、渗透环境教育教案评选、环保知识测试、环保社会调查、环保主体活动、环保实践等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人事、技能,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养成可持续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探求精神、全球意识、主人翁意识,以及对人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热爱和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

5、认真组织,开展各项“绿色活动”(1)组织观看环境教育的电影,开展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植树节、爱鸟周等纪念日全校性主题宣传活动。

(2)开展环保夏令营、环保征文等活动。

(3)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的签名活动,各班确定承诺口号及宣传标语。

(4)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的征文活动。

(5)开设环境教育公开课,开展渗透环境教育教案评选、环保知识测试、环保社会调查等活动6、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绿色档案”(1)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总结经验。

(2)做好绿色学校档案工作,长期积累,分类清楚,形式多样,文件完整。

四、根据计划全面开展创建活动1、统一全校认识,形成集体意志(1)通过全校大会、党团活动、学术活动、专题研讨等形式,进一步宣传、学习、讨论,提高对创建省级绿色学校重要性和急迫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创建绿色学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明智选择;是加快学校发展,提高教育整体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是以改革、创新和发展为动力,促成学校以创建工作为契机,全面反思自身办学实践,总结出具有示范作用的新鲜经验的有效途径;绿色的灵魂是持续发展,绿色的内涵是人与人、人与自己、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绿色的标志是人文化。

要将创建市级绿色学校作为近期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深入人心,成为集体的意志和行动的共同准则。

(2)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和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始终保持学校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好教代会、工会等群团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作用,发挥好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始终保持学校团结、奋斗、进取的昂扬斗志和良好局面;充分发挥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主渠道和主线条作用,实现全体学生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争取学生及其家长理解、配合、支持、参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各项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