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2013年11月课题组成员:孙诚、卢彩晨、杜云英、赵晶晶、张智、尹玉辉目录:一(转型发展的背景二(转型发展的优势三(转型发展的难度四(欧洲发展的经验五(转型发展的建议一、转型发展的背景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中国技能人才状况、高等教育发展特点、世界职教发展规律,一,世界经济发展背景趋势一:经济重心回归实体经济1、欧美的“再工业化”20实际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历了个“去工业化”过程~劳动力迅速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比重持续降低~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
过度依赖以金融业、房地产业的虚拟经济的国家在金融危机中受到沉重打击~市场大幅萎缩。
重归实体经济~推进“再工业化”战略被发达国家提到产业结构调整的议事日程上来。
”再工业化”着重发展高端制造业~谋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2、东南亚国家占低端制造业市场越南、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制造业要素中~土地成本、人力成本远低于中国~2011年吸引外资直接投资达1170亿美元。
服装鞋帽等低端制造业正加快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案例:耐克工厂从中国“转战”越南~1980年时耐克公司把它在韩国、中国台湾省的工厂移至中国大陆。
2000年中国生产了全世界40%的耐克鞋~居全球首位。
2010年~越南取代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耐克鞋生产国。
趋势二:经济格局变动催生新的产业革命未来20年~是世界范围内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成长、发育期~是国际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世界地缘格局重组关键期~也是改变国际竞争规则与产业重新洗牌的重要时期。
趋势三:经济发展主题锁定“低碳、绿色增长”新一轮工业革命将重视“低碳经济”和“绿色增长”。
在有形资源基础上~开发无形资源~比如太空轨道、通讯频道、网络地址、基因注册、二氧化碳排放空间等~将对发展模式产生重要影响,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知识及其加工能力将是“看不见的手”~在价值链中所占份额比重加大。
,二,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高端制造业回归欧美~东南亚抢食低端制造业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高端制造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低端制造业成本优势逐渐丧失2010年《全球制造业白皮书》显示中国虽然进入全球三大制造强国阵容~但与美国和日本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世界机械500强企业~前10名中国无一入选,前100名企业~中国仅有9家。
中国机械500强门槛是0.3亿美元~而世界机械500强门槛则是为20亿美元。
低端制造业:附加值低~粗放型增长方式不可持续~成本优势丧失我国主要依靠低成本、低附加值、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模式~生态平衡破坏严重~难以可持续发展。
由于土地成本、劳动成本、物流成本快速上升~税负过重~行政干预过多~低端制造业正逐渐向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转移。
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实现产业机构升级未来我国产业发展的两大抓手:一是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二是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国要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三,中国技能人才状况中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对技能人才需求空间巨大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高层次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的支撑~包括数量、层次和结构的多重支撑。
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曾指出~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期~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驱动~中国制造业的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需求未来将有一个巨大的空间~如果我们每年毕业的700万大学生中有八成来自高等职业教育~那么中国制造业创新水平和信息化能力至少提速2倍以上。
当前技能人才存在的问题:1.当前高层次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数量不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全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56亿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6800万人左右~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400万人。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中提出~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900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1000万人左右。
我国目前的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队伍还与这些目标具有很大的差距。
2.当前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培养的学历层次不高:作为高层次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培养主要载体的职业教育的层次还停留在专科。
3.当前引用技术和技能人才结构与经济发展不适应以制造业为例~2006年以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占30%左右~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占55%左右~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占15%左右。
而从劳动力结构来看~体能型劳动力比重占80%左右~技能型劳动力比重占17%左右~知识型劳动力比例占3%左右~表明我国劳动力仍以体能型劳动者为主。
随着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其以技术装备多且投资量巨大为特点~因而对应用技术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我国劳动力素质的结构远远跟不上这两类产业的发展需求。
,四,高等教育发展特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诞生~1999年以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纵向深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通过合并升本、转制升本、民办升本和独立建本等多种方式大规模向地市级城市布点建立起本科层次的高校。
十余年间~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拔地而起~约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总量的55%。
这些院校不仅是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也是推动高等教育面向区域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新建本科院校的兴起源自国家政治的需要~即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通过加速新建本科院校的层次转型~为我国本世纪中叶以期完成优良人力资本的积累~追赶发达国家所做出的战略调整~促进一批办学实力较强、效益较好的专科院校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科层次上的跃迁和转型。
现行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2011年~我国本科毕业生279.6万人~分布在1129所普通本科院校。
由于这些学校办学目标大都定位为学术型院校~评价方式也可以追赶世界一流学术型大学为标准~因而学科专业设臵时更多的是从学校自身经济效益和市场行情考虑~而忽视社会需求~致使许多专业低水平重复开设现象严重~造成这些专业毕业生结构性过剩~从而结构性失业问题凸显。
高等教育规模很大~但未能承担起本科及其以上层次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的责任例如~国办通知中提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继续加大~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就业任务更加繁重。
”人保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谈起去年12月底~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0.7%。
按此推算~2012年毕业的600万大学生中~还有60多万尚未就业。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急需改变~新建本科院校先作改革先锋新建本科院校先作改革先锋的原因:1.这些学校数量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总量的55%~这些学校的成功改革将极大改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实现向本科层次的跃迁和转型~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
2.这些学校学术积淀较弱~不适合走研究型大学路线~必须及早转型。
有部分学校已经拥有应用型大学的意识并开展实践~可先行转型。
3.在本科院校中~这些学校的就业率最差~急需改变人才培养方向,五,世界职教发展规律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从国际比较角度看~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及普及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通常情况下~发达国家都有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和成熟的模式。
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社区学院、加拿大的CBE、澳大利大的TAFE。
尤其是“双元制”被世界誉为德国战后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
实体经济发达的国家均有较好的高等教育结构~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面对全球实体经济的竞争~美、欧、日、俄、印等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将政策重心聚焦到职业教育上~将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石和迎接新工业革命挑战的重要战略~现代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教育投入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适应经济发展规律~重视职业教育~培养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推进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同发展~是一个共同趋势。
为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投入。
例如~2008年~投入最高的依次为芬兰,1.1%,、奥地利,1%,、德国,0.6%,、法国,0.5%,等国家~与之相比我国仅占GDP的0.2%~远比这些国家低。
二、转型发展的优势,一,办学理念根据调查显示~已有10%左右的新建本科院校明确提出了举办应用型本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
其他学校尽管没有明确提出这一理念~但绝大部分在办学实践中已经朝此方向发展。
特别是日前调研的10余所院校不仅办学理念明确~且取得了实效。
,二,区域分布院校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匹配:新建本科学校较多分布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泛珠江三角洲区域、中原区域、环渤海区域经济体~这些地区经济发达~企业数量多~具有良好的校企合作的基础~也具备吸纳毕业生就业的能力,三,专业设臵立足当地需求扩大专业设臵:新建本科院校以工学、文学、管理学、理学为主~尽管文学比例较高~但主要以外语类为主~较好地体现了应用型的特点。
立足行业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设臵专业群成为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立校之本”,四,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具有一定规模~与非“211”老本科院校基本相当。
大多数院校已经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尝试~注重校企合作。
逐步形成“校企协同、产教融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部分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入国外先进办学模式~加强教师与学生国际交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科研水平注重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部分院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应用性科研并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
2012年有4所学校的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人民币,有68.8%的新建本科学校获得了科研经费~有41.7%的新建本科学校从企事业单位获得科研经费,有12.2%的新建本科学校签定了技术转让合同~有11.7%的新建本科学校产生了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
重庆科技学院:近三年来~与企业签约各类科研项目1200余项~合同总经费超过2亿元。
与中海油等联合研制的“深水表层钻井泥浆密度动态调节装臵”运用于“海洋石油981”平台~填补了国内空白。
黑龙江工程学院:面向寒区行业企业生产一线遇到的各种技术难点和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现已形成了寒区道路病害与防治技术、寒区道路材料与路面结构、载运工具运行品质与故障诊断、汽车节能与排放控制、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与智能化检测等五个稳定的应用技术研究方向三、转型发展的难度,一,顶层设计我国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贯通机制、高职与中职之间的衔接机制还欠缺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