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10
2. 温差电势 Thomson电势
温差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及两端的温度。eA
e A T,T0 A dT
T T0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e (T,T ) — 导体A两端温度为T、T 时形成的温差电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0
T,T0 σA
动势; — 高低端的绝对温度; — 汤姆逊系数,表示导体A两端的温度差 为1℃时所产生的温差电动势,例如在 0℃时,铜的σ =2μV/℃。 11
3
一、热电偶的特点 温度测量范围宽
性能稳定、准确可靠 信号可以远传和纪录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4
二、热电偶的分类
1 按材料分类 2 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廉价金属 普通工业类 铁-康铜、铜-康铜、镍铬 直形、角形、锥形 -考铜、 …… 专用类 贵重金属 铂铑10-铂、铂铑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10-铂铑6 难熔金属 钨铼系、钨钼系、…… 非金属 二碳化钨-二碳化钼、石墨 =碳化物 ……
5
三、 工作原理
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 塞贝克发现,在两种不 同的金属所组成的闭合 回路中,当两接触处的 温度不同时,回路中会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产生一个电势,这就是 热电效应,也称作“塞 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
Thomas Johann Seebeck 9 April 1770 – 10 December 1831
NBT0 —— 导体 B 在结点温度为 T0 时的电子密度;
A —— 导体 A 的汤姆逊系数; B —— 导体 B 的汤姆逊系数。
13
3. 回路总电势
由于在金属中自由电子数目很多,温度对自由电子密度 的影响很小,故温差电动势可以忽略不计,在热电偶回 路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接触电动势。NAT和NAT0可记做NA,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NBT和NBT0可记做NB ,则 有
目录
•测温原理 •相关性质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冷端补偿
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2
一、热电偶测温原理 温差热电偶(简称热电偶)是目前温度 测量中使用最普遍的传感元件之一。 它除具有结构简单,测量范围宽、准确 度高、热惯性小,输出信号为电信号便于远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传或信号转换等优点外,还能用来测量流体 的温度、测量固体以及固体壁面的温度。 微型热电偶还可用于快速及动态温度的 测量。
15
四点结论:
★ 热电偶回路热电势只与组成热电偶的材料及 两端温度有关;与热电偶的长度、粗细无关。 ★ 只有用不同性质的导体(或半导体)才能组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成热电偶;相同材料不会产生热电势,因为 当A、B两种导体是同一种材料时, ln (NA/NB) = 0
也即
EAB(T,T0) = 0
16
四点结论:
★ 只有当热电偶两端温度不同,热电偶的两导 体材料不同时才能有热电势产生。
★ 导体材料确定后,热电势的大小只与热电偶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两端的温度有关。如果使 EAB(T0)=常数, 则回路热电势EAB(T,T0)就只与温度T有关, 而且是T 的单值函数,这就是利用热电偶测 温的原理。 E (T , T ) E (T ) E (T )
NA k E AB (T ,T0 ) ≈e AB (T )-e AB (T0 ) = (T-T0 )ln e NB
14
对于有几种不同材料串联组成的闭合回
路,接点温度分别为T1、T2 、 …、Tn ,冷端
温度为零度的热电势。其热电势为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E ABN e AB T1 eBC T2 eNA TN
T kT N AT kT0 N AT 0 ln - ln B- A dT T0 e N BT e N BT 0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NAT —— 导体 A 在结点温度为 T 时的电子密度;
NAT0 —— 导体 A在结点温度为 T0 时的电子密度; NBT —— 导体 B 在结点温度为 T 时的电子密度;
3. 回路总电势
由导体材料 A 、 B 组成的闭合回路,其接 点温度分别为 T、T0 ,如果 T > T0 ,则必存在 着两个接触电势和两个温差电势,回路总电势: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12
3. 回路总电势
如果 T > T0 ,回路总电势:
E AB T ,T0 e AB T -e AB T0 eB T ,T0 -e A T ,T0
18
四、热电偶回路的性质(基本定律) 1. 均质导体定律 由一种均质导体组成的闭合回路,不论 其导体是否存在温度梯度,回路中没有电流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即不产生电动势); 反之,如果有电流流动,此材料则一定 是非均质的,即热电偶必须采用两种不同材 料作为电极。
19
2. 中间导体定律
中间导体定则: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导体,只要第三种 导体的两接点温度相同,则回路中总的热电动 势不变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C
6
三、 工作原理
热端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冷端
回路中所产生的电动势,叫热电势。热电势由两 部分组成,即温差电势和接触电势。
7
1. 接触电势 Peltier电势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eAB T
接触电势原理图
8
1. 接触电势 Peltier电势
kT NA e AB T ln e NB
e
AB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T) —— 导体A、B结点在温度 T 时形成的接触电动势;
E
—— 单位电荷, e =1.6×10-19C;
k
—— 波尔兹曼常数, k =1.38×10-23 J/K ;
NA、NB —— 导体A、B在温度为T 时的自由电子密度。
接触电势的大小与温度高低及导体中的电子密度有关。
9
2. 温差电势 Thomson电势
EA(T)
T A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T0
温差电势原理图
AB 0 AB AB 0
f (T ) C (T )
17
逆向赛贝克效应
电荷载体在导体中运动形成电流。由于电荷载体在不同 的材料中处于不同的能级,当它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运动 时,便释放出多余的能量;相反,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运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动时,从外界吸收能量。能量在两材料的交界面处以热 的形式吸收或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