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西安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西安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第1篇:西安培训心得体会培训心得时间:2021.3.28----2021.3.29地点:西安文理学院中部姓名:吴丰伟“参加培训是教育工作者享受的一种最好福利。

”这次我算是真的领悟到了这句话。

在这里,首先我要感谢上级领导给我们去培训的名额,更感谢园长给我这次机会去母校接受继续教育。

这次培训的规模比较庞大,来自陕西各市各县的一千多位幼儿园教师汇聚在西安文理学院大礼堂接受培训,把大礼堂围得水泄不通,足可以看出广大教师对这次学习的重视。

在短短的两天里,我现场观看了上海市幼教各名师为我们上的优质示范课,可谓饱足了眼福,学习了很多。

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谈我的收获和思考: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在这两天听到的九节课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们PPT的制作水平,把我们都深深吸引了。

并不是说ppt课件有多高超,而是她们的动画音频做得很形象很生动,对课堂氛围以及帮助幼儿理解内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依稀记得第一节听上海市乌南幼儿园园长龚敏老师为我们上的《谁咬了我的大饼》。

那个大饼被各种小动物咬的大小及牙齿印都以动画的形象展现出来,教师在讲故事时边讲边放,幼儿的注意力十分集中,课堂效果不言而喻。

课后许多教师都想要龚老师的课件,当然我也想要,涉及知识产权,人家肯定不能外漏。

当时心想,这节课如果没有课件展示,单纯讲故事是索然无味的,而且达到不到好的效果,但如果有这个课件,大多数教师都能把这节课上好,可见这个课件的必要性和生动性。

想到我的课堂活动,有时我上课做了简单的课件,幼儿的注意力比没有课件明显集中了很多。

他们这个年龄,对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对语言的理解水平很低,既使语言描述得再优美,也不过像我们听优美的文言文吧,理解不了,自然不怎么感兴趣。

我想,如果要使我的活动吸引幼儿,在今后ppt的制作上就要多下功夫。

二、课堂活动展开形式幼儿园的活动都要以游戏方式展开,这是我们一直提倡的教学方式,这必定有它的客观依据。

观摩这么多节示范课,也证实了这一点。

名师在活动开始前总会问一句:“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吗?”“好。

”兴趣高涨地孩子们顿时像打了鸡血似得激动起来。

接下来老师就一步一步将知识贯穿游戏的每一个环节,孩子们很热情,参与度很高,在玩中学,不知不觉玩也玩了,学也学了。

我想:孩子们在这样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一定不会对上学产生厌倦,恐惧。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怎样精心设计每一次活动,如何将它转化成游戏的方式展开。

为了给幼儿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情境,我们需要用心去斟酌。

三、名师们上课的语气语态据说,上海人说话“嗲”,这次也是见识了。

不过我觉得这种语气很适合教幼儿园,给人感觉很随和,很亲切。

这些名师们上课总会嗲声嗲气地称呼小女孩为“妹妹”,小男孩为“弟弟”。

经常说,妹妹你来说。

弟弟,你来说。

这或许是他们对陌生幼儿的习惯性称呼,这无疑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这是称呼上的特点。

其次他们的上课用语充满了童趣,就像一个活生生的演员在演绎课堂,让人陶醉。

我想童声童气的语调在上课时还是很有必要的,他们毕竟小,喜欢这种感觉。

在教师的专业成长道路上,接受培训便是一条很快捷的方法,它会为你注入新鲜血液,会带给你诸多思考,更多的是会为你提供奋斗方向,让你在这条路上走得更快,更稳,更好。

最后再次感谢给予我学习机会的陈园长!第2篇:西安培训心得体会上海幼教名师“主题教学”培训心得体会3月28日-3月29日短暂两天,我参加了在西安举行的为期两天的“名师观摩研讨”活动,来自上海的几位授课名师,分别从语言、美术、科学领域为我们展示了精彩的课堂和纷呈的讲座。

这次活动以现场活动课观摩的形式为主,专家授课,全新的理念、高效的课堂,让我们品尝了一次精神大餐,感触至深、受益匪浅!所有讲课教师都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悄无声息地渗透在活动课的各个环节中,每位教师他们都有各自特色,不同风格,为孩子们营造了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

尤其是龚敏老师、刘树梁老师特色课和专家的教育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不但将自己工作中成功的经验与我们分享,还给我们带来了鲜活的案例,并在案例中加上自己的见解,加以剖析,让我们对照自身的教学,从中找出不足,吸取案例中的先进经验,引导我们多方位、多角度的去考虑问题。

通过这次观摩学习,结合日常的教学活动,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感触较深。

感触一:大胆创新。

刘树梁带来的《逃离密室》是令我叹服的一节课,教学活动选材也都来自于孩子的贴身生活,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椅子的多种玩法,培养幼儿敢于尝试、勇于挑战的精神,看到这些孩子们在老师的组织下,能够将一个一个困难攻克,将活动难度在层层递增,当时在看课的时候,说真的,我想每一位老师都在为孩子们捏着一把汗,担心孩子是否能够达到老师预设的目标,但是,最终孩子们没有令老师们失望,他们高质量的完成了老师预设的各个教学目标,孩子们一次又一次的挑战高度,克服自己的胆怯心理,勇闯新的高度,挑战自我的精神,征服了在场的全体教师,赢得了得到了在场全体老师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这个活动不仅幼儿活动力度大,同时非常地具有挑战性,然而从现场教学中孩子们积极踊跃的参与劲头中可以看出,这样的挑战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这节课更让我明白,当我们在上这些技能性比较强的课程时,首先要让自己和孩子放松心情,我们要相信孩子,给予孩子信心,同时也要对自己有信心;其次,让孩子在活动中真正成为主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孩子搭建一个适合他们的平台,让孩子在平等的氛围中真正学到知识。

感触二:注重课堂设计,充分调动幼儿组织语言的积极性。

龚敏老师的《谁咬了我的大饼》课件做的生动有趣,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幼儿的兴趣很浓厚,所以整堂课上得非常成功!《国旗的秘密》课件做的很精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一目了然,对不同国家的国旗进行对比,增强了幼儿的观察力。

本次活动,让我们充分看到了一个幼儿老师的智慧。

平时我们老师在建立常规中使用的语言是那么的直白,而在龚老师的活动中没有听到一句:安静、乖,而更多的是通过情景的创设来吸引孩子,让孩子们很快就融入到活动当中去了。

从龚老师点拨的一句语言,可以指引孩子思考的方向,充分调动了孩子的思维模式,提高了孩子的思维发展能力。

同时发现吴老师比较注重活动的细节方面,选择合乎孩子的发展,关注到了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发展。

感触三:教育观念的新颖。

刘树梁在他带来的科学活动《神奇的眼镜》中所体现出来的课堂教学中的智慧更是让我惊叹。

活动的取材都是来源于生活。

整个活动采用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生活经验组织层层开展。

在活动中,张老师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对孩子的评价尊重孩子的个性,教师对孩子的引导具有童趣,整节活动在教师的启发与评价有中有条不紊的进行。

采用以孩子为主体先自由探索,教师再梳理聚焦,孩子再探索的过程。

较好的激发了孩子大胆思辨的思维方式,非常符合孩子的发展和心理需求。

这些优秀的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的语言简练、普通话标准、表述清楚、教态自然大方、和蔼可亲,她们设计的教学环节清晰,步骤完整,准备的教具也很丰富,还向我们展示了她们的教育智慧与教学水平,让我切实的感受到了差距的所在,这对我也是一种引领。

正所谓有反思才会有创新,积极的反思是教育行为不限于泥潭的动力,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会积极地将名师们的理念和措施反思整合后更好地融入到自己园所孩子的培养中去,让自己在成长的脚步上迈下更坚实的一步。

今后我要把听到的、看到的、好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最后,希望教育专家们能多来我市组织开展此类活动,促进我们共同进步、共同成長。

第3篇:西安学习心得体会参加第13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的心得体会中卫市第九小学官小华第13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国—瑞典数学教育论坛在陕西省西安市止园饭店如期举行,非常荣幸我校领导能派我去参加这次研讨会。

从10月28日到30日为期两天半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除了来自瑞典卡尔森学校的道瑞斯和马格纳斯一场学术报告外其他的九个都是课例分享。

可以说从这11位老师的教学课例中我或多或少的都有所收获。

我对其中两堂课的影响是比较深刻的。

就那来自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第三小学的高瑛老师带来的“如何借助动手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分类的思想”的课例《分扣子》来说吧!老师课堂分为三个片段,第一个片段:从一个混乱的扣子罐中找相同的扣子来帮妈妈解决找扣子难的实际问题,第二个片段设计了“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第三个片段:当孩子们的思维得到第二次碰撞时,老师没有马上停止。

而是紧接着说,老师给你加上一点扣子,你们能分吗?老师的语气和蔼,导入自然,化难为易让人收获不小。

还有来自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的刘建昕老师带来的“如何借助”平均数”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数据分析观念”的课例《比一比》老师说“老师遇到一个问题,我采取了很多节水措施,可是我还是不了解我家的用水量在小区里是偏低呢,还是偏高呢?有什么好办法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吗?”新奇的导入,换来的是学生独特的解题思路。

1华东师大的孔企平教授讲数学解题的基本思想有1.数形结合的思想2.转化与化归的思想3.分类讨论的思想4.函数的思想5.方程的思想。

其中数形结合的思想我感受很多,我们平时教学也在用只是不知道他的理论根源而已。

华罗庚先生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是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

”教学是缺憾的艺术,有缺憾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

我们今后的教学应该是弥补一个个的缺憾。

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的生活化、艺术化。

以上这是我个人对数学思想的一点浅薄的认识。

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检测、巩固新课、课堂总结等。

要想很好的完成教学的各个环节我认为学生是关键。

必须要让学生说,说出自己的理解,说出不同的看法。

一位大师说过:启发学生说理,是培养推理能力最主要的手段与基本途径。

给学生一个诱因,帮助学生恰如其分地使用还未学习的知识来说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境界,在很多情况下,不“点破”“挑明”,是明智的。

学生这种无意识的学习行为,源于教师的有意识的教学设计,即“渗透”,过去也叫做“用而不宣”。

所以在我们今后的教学中老师首先是让学生“想”,然后是让学生“说”。

这一切的起源在于老师的引导。

第4篇:西安学习心得体会赴陕西省2021年中小学“高效课堂与能力提升”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艺展示、观摩学习小学语文专题研讨活动心得体会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出去学习的机会。

上周星期六,也就是3月16号,我有幸去西安参加了陕西省2021年中小学“高效课堂与能力提升”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艺展示、观摩活动小学语文专题研讨活动。

在这次的培训学习中,我听了两位专家老师的示范课和专题讲座,使我深刻感受到名师课堂教学的魅力和艺术化,课堂上那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环环相扣,教学语言简洁精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