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概论心得体会

土木工程概论心得体会

土木工程概论心得体会
土木工程概论心得体会
为期两周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结束了,在这段时间里,我获益良多。

这两周的课涵盖了土木工程的各种结构形式,使我们对土木工程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

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

这两周的课一共分为了十一讲,有三位老师分别为我们授课。

第-章,讲述的是土木工程的历史与发展。

老师为我们介绍土木工程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各种工程的典型工程。

为了便于我们的
理解和认识,老师还用图片予以说明,使讲课过程更加生动形
象。

第二章,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土木工程的计算简图,深入讲解了根据土木工
程实际如何简化出计算简图,传力途径与施工过程。

人如何模
拟生物盖房等。

第三章,是结构工程,主要介绍建筑结构特点,承重方案选择及体系适用范围,各种建筑结构形式,按材料分为砖石结构、钢筋混凝
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等。

多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
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结构、框架-筒结构
等。

大跨结构有桁架结构、网架结
构、网壳结构、索结构、膜结构等。

第四章,是水利工程,主要介绍了水工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及应用,包括河流水渠堤坝、水闸、水电站、港口、扬水站等。

水利工程分
为农田水利工程,水电工程防洪工程。

防洪工程是控制、防御
洪水以减免洪灾损失所修建的工程,主要有堤、河道整治工
程、分洪工程和水库等。

按功能和兴建目的可分为挡、泄
(排)和蓄(滞)几类。

防洪规划,是指为防治某一流域、河
段或者区域的洪涝灾害而制定的总体部署,包括国家确定的重
要江河、湖泊的流域防洪规划,其他江河、河段、湖泊的防洪
规划以及区域防洪规划。

第五章,是海洋工程。

海洋工程指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并且工程主体位于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新建、改建、扩建
工程。

具体包括:围填海、海上堤坝工程,人工岛、海上和海
底物资储藏设施、跨海桥梁、海底隧道工程,海底管道、海底
电(光)缆工程,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其附属工程,海
上潮汐电站、波浪电站、温差电站等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工程,
大型海水养殖场、人工鱼礁工程,盐田、海水淡化等海水综合
利用工程,海上娱乐及运动、景观开发工程,以及国家海洋主
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海洋工程在
这章我们了解海洋工程的受力特点及应用,包括海港工程、海
洋钻井平台、海洋采油平台、海底隧道等。

第六章,是道桥工程,我们了解道路桥梁的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 各种道路:高速公路、国道及乡村公路。

桥梁有公路桥、铁路桥,形
式为:拱桥、板式桥、桁架桥、高架桥、悬索桥等。

道梁工程
指桥梁勘测、设计、施工、养护和检定等的工作过程,以及研
究这一过程的科学和工程技术, 它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


梁工程学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交通运输对它的需要。

古代桥梁以
通行人、畜为主,载重不大,桥面纵坡可以较陡,甚至可以铺
设台阶。

自从有了铁路以后,桥梁所承受的载重逐倍增加,线
路的坡度和曲线标准要求又高,且需要建成铁路网以增大经
济效益,因此,为要跨越更大更深的江河、峡谷,迫使桥梁向
大跨度发展。

石材、木材、铸铁、锻铁等桥梁材料,显然不合
要求,而钢材的大量生产正好满足这一要求。

第七章,是航天航空工程,老师大致介绍了机场跑道,航站楼及
机场设计形式:岛式、半岛式等。

航天火箭发射塔架等。

第八章,是管道工程,老师介绍了包括输水、输气、输油管道,加压泵站,油气库等知识。

第九章,是给排水工程,我们了解到了给水、排水工程的形式与特点,施工图纸的绘制。

主要包括了建筑给排水,城市给排水。

第十章,是地下工程,包括了地下铁道、地铁车站、地下商场、
地下停车场、跨河跨海隧道等。

地下工程是从事研究和建造各
种隧道及地下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和养护的一门应
用科学和工程技术,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

隧道及地下工程
也指在岩体或土层中修建的通道和各种类型的地下建筑物,包
括交通运输方面的铁路、道路、运河隧道,以及地下铁道和水
底隧道等;工业和民用方面的市政、防空、采矿、储存和生产
等用途的地下工程;军用方面的各种国防坑道;水利发电工程
方面的地下发电厂房以及其他各种水工隧洞。

第十-章,是输变电站工程,包括了变电站、火力发电站、水力发
电站、输电塔架等。

第十二章,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土木工程灾害与土木工程师的责任。

首先是设计问题,强柱弱梁做不到;无构造柱等随意设计现象
普遍;民房基本无设计;第二,是施工问题:混凝土质量差;
箍筋过细,间距过大,或没有箍筋,90度弯
钩接头;预制板与花篮梁没有连接。

第三,是农村重建,有条
件的地方可以做底框砖混2层,或砖混构造柱2层结构,贫
困地区可以做1层砖混木结构轻屋顶。

最后,是按规范设计
(老规范也可),基本保证施工质量,可以做到大震(本次地
震)不倒。

修复后可以使用。

我们这些结构工程师都有责任避
免这种灾难。

我要说,建筑物
的倒塌是我们对公众的失职。

世界上到处都有危险的建筑,美
国、加拿大、日本、中国、南美、东欧、东南亚… 都有很多。

除非我们说出来,否则一生中还会一次又一次地见到这种悲
剧。

我们必须带头与公众交流,提供教育。

这是一项重要工
作,我们所爱的人的生命有赖于此。

土木工程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

在早期,土木工程是通过工程实践,总结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吸取失败的教训发展起来的。

从17世纪开始,以伽利略和牛顿为先导的近代力学同土木工程实践结合起来,逐渐形成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岩体力学,作为土木工程的基础理论的学科。

这样土木工程才逐渐从经验发展成为科学。

在我看来,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之所以主要凭借工程实践而不是凭借科学试验和理论研究,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些客观情况过于复杂,难以如实地进行室内实验或现场测试和理论分析。

例如,地基基础、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受力和变形的状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至今还需要参考工程经验进行分析判断。

二是只有进行新的工程实践,才能揭示新的问题。

例如,建造了高层建筑、高耸塔桅和大跨桥梁等,工程的抗风和抗震问题突出了,才能发展出这方面的新理论和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