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思想与军事历史》练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0×2分)
1.军事思想在军事学科体系中处于()地位,是军事科学的基础理论。
A、主导性
B、从属性
C、基础性
D、综合性
2.《孙子兵法》出现以前已出现了专门的军事文献:()
A、《军政》《军志》
B、《尚书》《六韬》
C、《六韬》《尉缭子》
D、《武经总要》《卫公兵法》
3.克劳塞维茨最初研究战争的理论模型是:()
A、战斗
B、绝对战争
C、现实战争
D、搏斗
4.江主席提出两个历史性的课题是:()
A、打得赢,不变质
B、人力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
C、数量规模型和质量效能型
D、机械化与信息化双重并举
5.《孙子兵法·形篇》中的“形”是指:()
A、地形
B、阵形
C、军事力量的聚积
D、军事力量的运用
6.“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其主要意思是:()
A、灵活用兵,不拘一格
B、争取主动,避免被动
C、避实击虚,打敌要害
D、以弱胜强,后发制人
7.《孙子兵法·作战篇》中“兵贵胜,不贵久”是指:()
A、速战速决
B、持久作战
C、因敌制胜
D、速决与持久相结合
8.“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体现了孙子的()思想
A、重战
B、计战
C、备战
D、慎战
9.《战争论》产生的哲学基础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拿破仑战争
C、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D、德意志军事改革
10.鲁登道夫、富勒、利德尔·哈特、施利芬有代表性的军事理论依次是:()
A、总体战、坦克制胜、间接路线、闪击战
B、总体战、间接路线、坦克制胜、散兵战
C、闪击战、坦克制胜、间接路线、制空权
D、闪击战、间接路线、坦克制胜、总体战
1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精髓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C、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D、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12.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A、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
B、战略相持、战略防御、战略反攻
C、战略相持、战略反攻、战略决战
D、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
13.朝鲜战争中后期,我军作战的主要形式是:()
A、以阵地战为主,辅之以运动战
B、以运动战为主,辅之以阵地战
C、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
D、以阵地战为主,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
14.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战争是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A、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
B、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经济集团和经济集团
C、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集团和集团
D、阶级和阶级、国家和国家、宗教和宗教、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
15.战争与政治的一致性就在于他们的:()
A、群众性
B、特殊性
C、制约性
D、阶级性
16.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是:()
A、战争的正义性
B、广泛的群众性
C、鲜明的实践性
D、科学的先进性
17.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保卫祖国,抵抗侵略
D、维护世界和平
18.战争的军事目的和本质是:()
A、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B、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C、积极防御
D、战略进攻
19.无产阶级关于战争起源的观点是:()
A、战争起源于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
B、战争是由人口过剩引起的
C、战争是人的一种私欲
D、有人类就有了战争
20.中国革命战争军事战略转变的主要内容是:()
A、作战形式
B、作战方针
C、作战力量
D、作战思想
二、多项选择题(10×2分)
1.军事思想的发展依赖于军事实践,其主要原因是:()
A、军事思想来源于军事实践特别是战争实践
B、军事思想都是军事实践经验的正确总结和升华
C、新的军事实践需要新的军事思想去指导
D、军事实践在军事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检验作用
2.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它包含的意思:()
A、政治支配战争
B、政治引起战争
C、政治必须适应战争的特性
D、战争支配政治
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价值体现在:()
A、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
B、创造了在正义战争中以弱胜强的高超指挥艺术
C、揭示的军事规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D、军事辩证法思想为人们科学地认识军事领域的矛盾运动规律提供了依据
4.基辛格认为,威慑战略的要素有:()
A、有力量
B、有使用力量的意志
C、使潜在的侵略者估计到这两点
D、进行必要的军事打击
5.衡量人民战争最基本的标准是:()
A、战争的阶级性
B、战争的正义性
C、广泛的群众性
D、鲜明的先进性
6.我军政治工作的任务是由我军的()决定的。
A、性质
B、宗旨
C、历史使命
D、武器装备
7.毛泽东人民战争与历史上一般的人民战争的区别是:()
A、战争的目的不同
B、依靠群众的深度和广度不同
C、战争的结果不同
D、动员的对象不同
8.我军军队建设要完成“双重历史任务”,实现跨越式发展。
这里的“跨越式发展”是指:( )
A、先完成机械化后进入信息化
B、越过机械化直接进入信息化
C、以机械化为基础,不放松机械化建设,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
D、以信息化为主导,加速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牵引带动机械化
9.国防和军队建设“两个根本性转变”是指:()
A、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B、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
C、从过去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
D、从“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
10.下列语句体现孙子慎战思想的有:()
A、非利不动,非危不战
B、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C、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D、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三、简答题(5×5分)
1、《孙子兵法》全胜思想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美军《2020年联合作战构想》中提出的四种新作战思想是什么?
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由哪几部分组成?
4、江泽民同志关于军队建设的“五句话”总要求是什么?
5、胡主席为我军提出的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四、论述题(1×15分,任选一题)
1.以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例,谈一谈如何着眼特点,具体地研究战争?
2.结合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谈一谈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应该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