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冀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阅读链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学设计

冀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阅读链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学设计

阅读链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课本中对楼的介绍的知识,搜集中国名楼的资料。

2、欣赏楼的建筑之美。

3、品味楼的人文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 将阅读链接内容以及与课外搜集的资料相结合,运用、讨论、交流、讲解的方法让学生对 楼有更深入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国人文景观的热爱之情,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学习和生活中感受楼的建筑之美和人文内涵。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中国名楼的资料,师生共同整理。

【教学用具】 课件(图片、古乐)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起领略了 让学生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 长江的磅礴气势、五彩池的神奇、秀美,天山的 一个整体回顾,激发学生对新 迷人风采,我们的祖国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景, 课的学习兴趣。

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景观,今天的课堂上, 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中国名楼。

二、赏名楼建筑之美,悟名楼人文内涵 活动说明:由学生担当导游来解说的方式开 设计意图


展学习。

(课前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 采用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 负责一座名楼的解说任务,组员围绕楼的来历、 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的 建筑特点、人文内涵三方面来共同商议写好解说 能力,便于创设轻松愉悦的学 词,解说词要条理清楚、突出特色。

然后小组选 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 出自己的解说员,选好自己使用的图片资料。

) 学生自读文本,组织语言。

小组学习。

解说员 1:同学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中 国名楼展馆。

楼,最早出现于战国晚期,开始是 出于军事目的修建的,后来成为风景园林建筑。

中国古代多在临水的地方建楼,取凭高远 眺、极目无穷之妙。

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经常登 楼一游,或约会宾朋,高谈阔论,或饮酒做诗, 低吟浅唱,抒发情怀。

因此,历代名楼都有名诗 佳句千古传唱。

名楼能够享誉海内外是和文人墨 客的文化活动分不开的。

解说员 2:现在大家看到是黄鹤楼。

它耸立 于现在武汉市蛇山的山顶,始建于三国,相传是 当时东吴的孙权为军事目的而建。

这座楼各层大 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 鹤翼。

楼层内外绘有仙鹤为主体,云纹、花草、 龙凤为陪衬的图案。

它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 形,取四面八方的意思。

整座楼的高大雄浑又不 失精巧,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盛誉。

名楼多传说,它的得名来自于这样的一个故 事: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个道士为了 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 诉它能下来起舞助兴。

从此这里宾客盈门,生意 兴隆。

过了 10 年,道士又回来了,取笛吹奏,道 积极性。




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

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 的仙翁,便在这个地方起楼,取名“黄鹤楼”。

以上当然是神话传说,三国时在这临江的山 巅建楼,首先还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但后来逐 渐成为宴客、会友、吟诗、赏景的旅游胜地。

历 代的名人如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等 都曾先后到这里游览,吟诗、作赋。

唐代诗人崔 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 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 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 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 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 上头”。

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名气大盛。

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 楼。

解说员 3:大家好。

这座高大、雄浑的楼宇 就是岳阳楼。

它屹立在湖南洞庭湖畔,背靠岳阳 城,俯瞰洞庭湖,北依长江,南通湘江,登楼远 眺,把百里洞庭湖光山色一览无余。

自古有“洞 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

岳阳楼是什么时 候建的,说法不一。

一般都认为它始建于唐代。

岳阳楼的建筑构制独特,风格奇异。

气势之 壮阔,构制之雄伟,堪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它 为纯木结构,金碧辉煌.远远远望去,恰似一只 凌空欲飞的鲲鹏。

主楼 3 层,楼高 15 米,以 4 根 楠木大柱承负全楼重量, 再用 12 根圆木柱子支撑 2 楼,外以 12 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

彼此牵制,


结为整体,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 相互咬合,稳如磐石。

其建筑的另一特色,是楼 顶承托在玲珑剔透的如意斗拱上,楼顶的形状酷 似一顶将军头盔,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 式的顶式结构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 的。

岳阳楼不只建筑精巧 ,而且还集对联、诗文 及民间故事为一体的艺术世界。

历史上的诗人如 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均前来 登临览胜,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使岳阳楼名扬 天下。

公元 1045 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重修岳 阳楼, 并请好友、 文学家范仲淹作了 《岳阳楼记》 , 从此,岳阳楼更加闻名遐迩。

《岳阳楼记》中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更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爱国情怀。

如今岳阳楼楼 堂正面悬挂着清代著名书法家张照书写的《岳阳 楼记》,由十二块紫檀木板组成。

岳阳楼三楼所 嵌雕屛是毛泽东所书诗人杜甫的《登岳阳楼》, 浓郁的艺术氛围更增添了岳阳楼魅力。

解说员 4: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鹳雀楼。

它位 于山西省永济市,始建于北周时期。

因鹳雀经常 栖息在上面而得名。

它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齐名,是中国 古代四大历史名楼。

从现有文献资料记载中分析,鹳雀楼是古代 边塞战场上的瞭望楼,全楼高台重檐,楼体十分 壮观,加之地理位置很好,前看有秀丽的中条山, 俯看是黄河滚滚,远望是山河美景。

层楼之雄伟, 风景之秀美,使鹳雀楼在唐宋时期就成为中原大


地登高览胜的一个好去处,声名远扬。

历代的文 人墨客,流连于此,登高望远,咏诵出不少壮丽 而不朽的著名诗篇。

,最为传世的佳作首推王之 涣的《登鹳雀楼》,当我们吟诵起“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时。

”相 信大家都会被诗中雄阔的美景所吸引,被诗中不 断进取的精神所激励,都会对这座历史名楼无限 向往。

三、拓展延伸 通过今天的赏中国名楼学习活动,大家一 定对楼的由来有了了解,在领略了楼的建筑之精 美后,一定会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由衷敬佩, 一定会为文人墨客的才华所折服,课后大家可以 搜集更多有关中国名楼的资料,例如:位于山东 的“蓬莱阁”、 广西容县境内的“真武阁”、 安徽马鞍 山的“太白楼”、 浙江嘉兴的“烟雨楼”、 广州越秀山 上的“镇海楼”、 贵州贵阳的“甲秀楼”、 四川成都的 “望江楼”、云南昆明的“大 观楼”等,让自己对楼有更多了解。

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