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七年级地理上册4.2气温和降水学案1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4.2气温和降水学案1 新版湘教版
最低________月
南半球
陆地
最高______月
最低_______月
海洋
最高______月
最低_______月
气温的年较差=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
3、不同时间内,各地气温各不相同,那么同一时间内,世界各地的气温是否相同呢?读课本P61图4-6“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
(1)等温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等温线的形状是平直的吗?明显的弯曲在哪里?(描画200C等温线)这说海洋与陆地的气温是否相同?规律
3)、结合世界地形图思考:为什么亚洲100C等温线有大的转折?出现00C等温线?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C
〔巩固提升〕
1.读图回答问题:
①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逐渐降低。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图中找出:气温高于20。0C的主要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炎热的大陆___________最寒冷的大陆___________
(3)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最大的洲________
(4)世界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区域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本图P72图4-9“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北半球、南半球从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有何规律?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2)怎样用同样的方法得出月平均气温或年平均气温?
2、根据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一天之中,气温有没有变化?
日变化:最高_____。最低_______
日较差:一天之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2)一年之中,气温有没有变化?
年变化
北半球
陆地
最高________月
最低_______月
海洋
最高________月
2一天中,陆地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 )
A、日出前后B、午后2点左右C、午后1点D、中午12点
3.完成课本74页活动题。
反
思
栏
气温和降水
集备课
个人空间
一、课题:4.2气温和降水(1)
二、学习目标
1、知道气温的含义以及气温的测定方法。
2、能正确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并总结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三、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1.聚落的形式主要包括()和()
2.聚落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3.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导学释疑〕
1、气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_________表示。(1)怎样测定气温?怎样计算日平均气温?算出活动中的日平均气温。
③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北半球___________(平直、弯曲),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青藏高原地区比周围气温______(高、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反馈〕
1、“早穿皮袄午穿纱”反映的是:( )
A、气温的日变化B、气温的年变化C、气温的周期D、气温的年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