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

一、导入。

有一个弱女子,她一生都生活在又聋又瞎的环境中,要她竟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她一生写了14部著作,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人物之一。

你猜:她是谁?(海伦·凯勒)
二、体验:
我们知道,聋子很可怜,他听不到各式各样的声音。

你能体会他的孤独吗?(学生交流。


(2)我们也知道,瞎子很可怜,他们看不到这个世界的样子。

请你蒙上眼睛,从你的座位上站起来,然后从教室的前门走出去,再从教室的后门进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你可以先用眼睛测量一下它们的距离。

(学生交流体验后的感受。

)随机提问:你为什么能准确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你为什么撞上了那张凳子?
(3)可是,聋子的世界也很多彩,因为他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以观看这个世界;瞎子的世界也很多彩,因为他们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但是,海伦·凯勒既看不见,也听不到。

你能体会她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吗?
一、导入。

海伦·凯勒有篇著名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她幻想着她的一生中能有三天的光明。

那么,在这三天里,她想看什么呢?
1.学生交流,并根据学生的交流展示课件。

第一天:看望安妮·莎莉文老师,约朋友来家里,看看忠实的小狗们,去树林散步,看日落。

第二天: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艺术博物馆。

晚上看戏。

第三天:游纽约城,看日常人的生活和世界。

晚上看戏剧。

2.为什么,在这宝贵的三天里,她头一天要看的是安妮·莎莉文老师呢?(1)学生交流。

(2)我们一起来读读有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

首先,我希望长久地凝望我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的面庞,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就来到了我的面前,为我打开了外面的世界。

我将不仅要看到她面庞的轮廓,以便我能够将它珍藏在我的记忆中,而且还要研究她的容貌,发现她出自同情心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迹象,她正是以此来完成教育我的艰巨任务的。

我希望从她的眼睛里看到能使她在困难面前站得稳的坚强性格,并且看到她那经常向我流露的、对于全人类的同情。

◎师读片段。

(如果学生在交流中答到,教师就直接出示并请学生朗读。

)◎读后请学生交流,为什么要长久地凝望安妮·莎莉文老师?
(3)过渡:是啊,安妮·莎莉文老师是海伦·凯勒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可以说:没有安妮·莎莉文老师,就没有海伦·凯勒奇迹般的一生。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再塑生命的人》之“杯子与水”片断。

课件展示:一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

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

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

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

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

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洋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

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

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

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

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读了这个片段,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自由谈感受。

◎小结:是啊,正如海伦·凯勒自己所说的那样: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所以她永远也不会忘记唤醒了她灵魂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再次出示海伦·凯勒对老师的赞美: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这是1887年3月3日,当时我才6岁零9个月。

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叹万分。

◎教师小结: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到来,犹如爱的阳光照在了海伦·凯勒的身上,让她有勇气地,有毅力地,坚持着一步步迈向她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3.在其后的时间里,海伦·凯勒为自己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看忠实的小狗们,去树林散步,看日落,有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艺术博物馆。

晚上看戏。

她为什么为自己安排如此多的活动?
(1)学生讨论。

(2)教师小结。

4.读完这篇散文,你一定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海伦·凯勒。

是的,爱的光明一直照耀着海伦·凯勒长达50年之久,让海伦·凯勒在黑暗中寻找到了光明。

让我们来读读这本书的扉页部分的一段话。

(1)课件出示: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

然而,正式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

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2)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拓展。

1.看完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相信你肯定会有很多的感受,老师在推荐这本书时,也说过如果你看完了以后,有什么感受可以马上写下来。

不知道你们写了没有?那好,下面我们就请写过的同学来读读她的感受。

2.海伦·凯勒希望自己能有三天的光明,你不缺光明,但你心中一定有希望,有梦想。

你希望能有三天的什么呢?
学生交流(自由[离开父母的日子、不要上学的日子]、上天空的机会、神奇的力量……)
3.把以上两个内容选择其中的一项写一写。

一、导入:
读了这本书,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我最感动的是……;我最伤心的是……;我最悲痛的是……;我最快乐的是……;)
二、探究海伦·凯勒不平凡的一生:
1.今天,我们坐在一起,再次细细地品读这本书,相信你有更多的收获。

海伦·凯勒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创建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

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战,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困难。

年华似水,岁月如歌,时隔100多年,当我们穿过悠长的时光隧道,再次回眸凝望这位伟大的女性,亲爱的同学们,你如何看待海伦·凯勒的一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一谈。

2.交流:从书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并结合这些例子谈谈你的感受。

(1)坎坷的一生(生命中仅有不到一年的时间能见到光明,听到声音);
(2)不屈不挠的一生(从不向困难低头、屈服);[出示书中《开口说话》一节中的部分语句,体会其不向命运低头的勇气和力量。

]
(3)勤奋好学的一生(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学习);
(4)乐观的一生(想象的这个世界);
◎出示课文中她对落日情景的描述,读,你觉得海伦·凯勒描写的落日景观包含着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出示本书目录,你还有什么发现?(海伦·凯勒总是能在困难中看到光明,看到希望、看到勇气……)
(5)幸运的一生;(有沙利文老师为伴)[引导:你如何评价沙利文老师对海伦·凯勒的帮助?]
(6)乐于奉献的一生(一生不断地在帮助他人);
(7)……
三、小结。

海伦•凯勒一生一共写了14部著作,为世人留下了一首首永难遗忘的生命之歌。

书中海伦用细腻的笔触,对大自然景物的描写,使人很难相信出自一位盲聋人之笔。

我相信她一定是用心来感受这个世界,用心来享受生命。

她远比我们这些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10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从书中体会到人类的精神远远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书中人物所展现出的品质、意志、耐力等依然强烈的震撼我们。

现在,如果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读书的感受,你想说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