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世纪中国广告发展史

21世纪中国广告发展史

•广告不仅为商品造形、为企业塑像,广告还提供了消费者认识产品,协助品牌成长,带动企业发展与刺激经济成长,甚至影响社会文化的功能,同时藉由各项媒体,进入每一户家庭,影响每个人的生活。

中国广告发展史(1979年前)•上古与夏商周的萌芽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的过渡时期,到隋唐宋的鼎盛与印刷广告,再到元明清(1840年前)的近代广告,传统广告元明清(1840年前)的近代广告传统广告形式趋于丰富和稳定。

•1840年-1949年:现代与报刊广告成为了最主要的新兴载体。

还出现了路牌广告和车体广告。

中国广告猛进史(1979年后)•1979年初,中国广告恢复全面启动。

•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率先恢复刊登商业广告,第一则广告是蓝天牌高级牙膏,紧接着,1月28日15:30为上海药材公司制作的名为参桂养容酒广告在上海电视台播放。

中国人第司制作的名为“参桂养容酒”广告在上海电视台播放中国人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了广告。

•1983年6月,中国第一个广告专业正式开课。

3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就这样成为中国第一批广告专业的学生。

•1983年12月27日,中国广告协会成立(简称中广协)。

•广告是和经济水平相同的。

早在1985年,省优、部优、国优型的告白式广告横行中国大地。

可以看出,在物资刚刚开始丰富的中国,人们还是相信传统体制下的标准。

•一直到1990年,中国的电视、广播中才逐渐没有“省优、部优”这样的字眼。

创意开始进入中国广告。

•1995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正式实施。

•中国广告的内容一开始是以药品为主,基本上都是上海产出的药品。

然后才是化妆品广告慢慢进入人们的视线,之后是烟酒、电器,最后是房地产、汽车。

•由此可见,中国百姓的生活从最基础的健康一步一步迈向高端需求。

•2000年,IBM公司第一次在中国的互联网网站上投放了广告。

传统广告和信息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相结合了。

一个时代的新篇章拉开了序幕。

•2003年11月11日,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合作出版的《新京报》诞生,是首次由两大报业业集团合作出版的《新京报》诞生是首次由两大报业集团跨抵御合作出版的综合性日报。

•2008年9月,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进入厦门大学广告系上课。

中国现代广告的艰难发展时期报纸广告、广播广告、专门的广告机构和广告理论和研究广告教育中国传统广告时期(古代广告)清明上河图→雕版印刷技术中国现代广告的蓬勃发展期第一阶段:以生产观念为中心阶段(1979-1985)第二阶段:以推销观念为主导阶段(1985-1992)第三阶段:以营销观念为导向阶段(1992-1995)第四阶段:整合营销传播阶段(1995年至今)•我国专业广告公司经历了广告社——美术设计公司——专业广告公司的演变过程。

•据统计,2003年,全国有专业广告公司66353家,全年广告营业额达444.84亿元,占全国广告营业额41.24%。

•2007年全行业市场容量高达2000亿元,2008年中国广告市场达2450亿元。

所以,广告就像一面镜子,经济越繁荣,广告行业就越繁荣。

全球广告市场的发展及水平分布,显示出一个相当强的规律性,这就是广告业的发达程度,取决于该地区或该国家的技术发达水平和商品经济发达状况。

•经济发达、人均收入高的国家,其广告费用支出越高,广告费用总额所占的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例也越大。

•据世界广告协会1986年统计,人均广告费支出最高的是美国,人均400美元,其次是芬兰、瑞士和丹麦,人均在200美元以丹麦人均在200美元以上;•人均广告支出费在100美元以上的有9个国家他们分别是:加拿大、挪威、日本、澳大利亚、英国、联邦德国、瑞典、新西兰等,都是商品经济和工业水平高度发达的国家•2009年,全球广告业经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震荡之一。

除中国和印度外,其他国家的广告业都在全面下滑,其中:1.2009年,中国广告业的增长速度与美国广告业的下滑速度很奇妙的等同,都是14%;22.2009年美国所有的传统媒体广告下滑速度都超过10%,而只有互联网广告增长了4.6%。

•在新世纪新格局开端之年,中国广告业已经毫无疑问地位居全球第二,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电子信息对广告业的渗透极为引人注目。

•传播媒介呈现多样化,广告形式不断创新。

•现代广告不仅利用直接媒介传播广告的广告形式,如电视广告、广播广告、印刷刊物广告和邮寄广告等。

•同时,还通过展览会、博览会和各种具有广泛影响的集会,开展大规模、综合性的广告活动,扩大广告的影响。

•中国广告发展步伐正在变得缓慢,在传统媒体感觉压力非常大。

•中国广告业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两大驱动:•第一,广告主体各领域加速整合步伐,追求规模化生存。

追求规模经济推动了广告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第二,随着广告主主导地位的日趋明确,广告公司和媒体将提供专业服务作为其核心理念和努力方向,并进一步调整、培育核心竞争力。

•一类:是已颇具规模,以某专项服务,例如以媒介代理发家,为生存和利益所驱动,逐步进入多个服务领域,提供附加功能,形成综合服务的业务架构;•另一类:以新生广告公司为代表,既受限于自身资源,又为了生存会专注某一服务领域,或者提供线下广告服务,或立足新媒体广告资源的开发等等,总之强调某专项服务职能,力求在某一环节领域深度发展。

•规模扩张资金运作的具体表现有:• 1.媒介广告经营策略的调整。

2.广告公司的专业化生存。

•随着广告主在三大关系主体中的“归位”,广告主营销推广方面的趋势变化直接导致其对广告公司服务需求的复杂化、多元化。

• 1.转型期代理制“终结”趋势使得广告公司的媒介代理服务受到挑战。

2. 广告公司根据广告主的需求,重新整合其资源,呈现出三种趋势。

第一种趋势,服务内容向纵深延展,广告与营销界限模糊,广告公司向顾问咨询型公司转变。

部分广告公司开始更多地介入到企业的营销和管理领域;或者在继续提供传司转变部分广告公司开始更多地介入到企业的营销和管理领域;或者在继续提供传统广告业务的同时,开始介入企业的产品研发、通路设计、品牌管理等领域;或者直接选择营销及广告运作的前端(咨询、策划等),基本上不再介入末端具体的执行(制作、发布等)。

第二种趋势,专注于某一领域。

与部分广告公司扩展业务领域相对,另一部分广告公司逐渐放弃原有的一些服务内容。

第三种趋势,积极开发、整合广告资源。

为满足广告主创新使用媒体以及开发使用新式媒体的需求,广告公司拉开了广告资源整合的序幕,尤以户外广告为典型。

2. 广告刊播资源的深度整合与服务创新:一方面:广告公司并不能真正了解媒体的价值,单纯压价,损坏了媒体的形象;另一方面:广告公司阻断了媒体与最终顾客一一广告主之间的联系,使媒体不能获得充分的信息,增加了广告活动的不确定性。

一. 用户花费在上网方面的时间已经超越了看电视的时间.二. 接触互联网的人和接触传统媒体的复合受众在居民的总体占比中是上升.的三. 互联网广告开始寻找与传统媒体的互补机会.•互联网已经形成一个大媒体社圈,是一个大媒体概念,以48%的成长额在07年领先于各类传统媒体。

•互联网的广告客户变得丰富,广告主的价值观最重要。

越来越多的客户在参与联网的品牌传播中越来越多的客户在参与互联网的品牌传播中,家用电器、轿车、金融领域都大量的使用了互联网的广告,特别是海尔,海尔的整个广告预算在06年时9%是用于互联网,到了07年有13%用于互联网。

还有招商银行等等,他们在互联网那面的广告额有所上升,说明他们开始对互联网广告重视。

到09年中国广告主呈现一个特点,他们在重新认定各类媒体对品牌传播的价值。

•互联网广告开始寻找与传统媒体的互补机会:1.电台提示你的附近有什么样的商场在促销,平面会用大容量信息强调详细的品牌信息,互联网可以通过博客、BBS为购买者提供可靠的详细信息,这也给互联网广告造就了机会。

2.互联网是一个大的媒体社圈。

我们可以在互联网做购物、交流、娱乐等活动,互联网不是某一个媒体,而是由互联网电视媒体、互联网报纸媒体、互联网杂志媒体、互联网户外媒体。

•互联网的精准营销:1.比如,某一个人26岁,公司职员,收入4000云左右,爱好打网球、看电影、朋友聚会,浏览新浪网站13次,在淘宝购物3次等等信息,只有互联网才能做到。

2.互联网在于能精准的捕捉受众,以形成和传统媒体的差异,和传统媒体在功能上、接触上形成互补,以及对受众的精准定位。

•20世纪营销理念的关键词是“定位”,其它一切都是对这句话的解释。

•21世纪营销理念的关键词是“错位”,其它一切都是对这句话的解释。

•20世纪广告理念的创新,在于提出对手“想不到”的“点子”。

•21世纪广告理念的创新,在于执行别人“做不到”的“策略”。

•20世纪的广告营销理论的传播模式是“广告”到“窄告”,靠的是大众媒体。

•21世纪的广告理论的传播模式是从“窄告”到“广告”,除了大众媒体,更依靠人际传播(包括网络的人际传播:Web1.0到2.0)。

•20世纪的信息传播方式,是借助大众传媒,向100万人传播信息,但受到影响的也许只有10万人;而今天的Web2.0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已经变为向10万人传播信息,再由这10万个人去影响100万人。

•21世纪,大众传播的发展终于达到了它返璞归真的极致——人际传播,只不过是借助网络的人际传播。

2.广告主实施更具灵活性、前瞻性的媒体战略战术:•广告主寻求媒体使用差异化策略,积极开发使用新式媒体。

研究发现,互联网、户外媒体、直邮广告、新形式的小众媒体是广告主热衷开发的广告资源。

•此外,2003—2009年度,广告主频繁借力“事件广告”、“赞助活动”等诸多样传播方式,除了表现出广告主在营销推广战略战术方面的进步与成熟,也反映出媒介、广告代理公司的服务升级,标志着公关等营销机构介入客户服务领域,对传统的广告营销服务形成冲击。

•进入21世纪,世界广告营销理论的发展逐渐从追求热门营销策略的“大钞理论”转型到了零零散散的“碎片整理”阶段——利润平均化的趋势使得20%的商品销售产生80%利润回报的“暴利”成为了21世纪真正的稀缺资源(20世纪末,“眼球”曾被认为是稀缺资源)。

•由此看来,我国在21世纪注重的广告营销理论的一个突破就在于“非目标营销”,21世纪营销理论的一大任务就在于找出那些“目标消费者”背后的“非目标消费者”,并开启他们所代表的新需求。

这就是21世纪营销理论所强调的“超越现有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