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甜玉米种植调查报告

云南甜玉米种植调查报告

云南甜玉米栽培种植调查报告胡愿甜玉米是特用玉米的一种,它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胡萝卜素、亚油酸等营养成分,集中了水果和谷物的优质特性。

甜玉米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良好的口感和加工性能,经济价值较高。

甜玉米以鲜食为主,可以经过速冻加工、罐头加工、脱水加工、等初级加工进入市场。

甜玉米的初级加工,为甜玉米的新产品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脱水甜玉米粒附加值高,主要用作调料包、汤料包中的原料;甜玉米汁的加工,将鲜甜玉米经过削粒刮浆及无菌处理,直接制成玉米爽饮品,亦可作为饮料、乳品、面点等产品的原料。

通过大力开发甜玉米的深加工产品,如甜玉米馅的水饺、八宝粥、冰淇淋、汤料等等,提高了甜玉米产品的附加值,也为甜玉米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甜玉米的种类甜质玉米(Zea mayes Lsaccharata Sturt)起源于美洲大陆。

根据遣传类型及胚乳特征,可将甜玉米分为以下三类:1. 普通甜玉米含糖量一般为10%-15%,比普通玉米高1-2倍,可溶性多糖含量较高,籽粒胚乳在干化前是膨胀、凝聚的,成熟籽粒呈玻璃状或树胶状,皱缩且不规则胚乳半透明,具有黏性。

鲜食具有甜、嫩、黏的特性。

2. 超甜玉米含糖量一般为20%-25%,且籽粒保持高糖量的时间比普通玉米长,收获后耐贮藏。

胚乳在干熟前就象充满流质的液泡、膨胀,且部分透明。

成熟籽粒皱缩,具有明显的凹陷粗糙表面。

鲜食口感甜脆、细嫩。

3. 加强型甜玉米综合了普通甜玉米和超甜玉米的优点,既有普通甜玉米的口感,又有超玉米的含糖量。

鲜食软糯、细嫩、香甜。

二、甜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选用优良品种:在种植时,要因地制宜,选用适宜于本地气候特点的优良品种。

2.隔离种植:甜玉米的甜质胚乳受双隐性基因控制,如果与其它玉米串粉,将造成甜玉米不甜,丧失了甜玉米应有的品质。

一般平原地区隔离300——400米以上,如有树林、山岗、村庄、房屋等自然屏障,距离可适当缩短。

如果与开花期不同的玉米相邻种植,开花时间要错开15天以上。

3.精细播种:甜玉米发芽和拱土能力较弱,要选择肥力好,酸碱度适中,灌排方便,底墒足的地块种植。

要精细整地,浅播细播,深度一般以4厘米为宜。

4.分期播种:甜玉米采收后不能久放,因此,种植甜玉米要根据市场的需要量和工厂加工能力,进行分期播种,并且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以提高经济效益。

5.合理密植:甜玉米的种植密度,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播期早晚,种植方式及市场的需求而定。

在一般中等肥力土壤,以4000株为宜,早熟品种可密些,晚熟品种可稀些。

6.及时去蘖:甜玉米一般分蘖力较强,分蘖与主茎争夺养分、水分,影响主茎的生长与果穗的发度,应及早掰除分蘖。

7.加强管理:一般亩施农家肥3000~4000公斤,纯磷7公斤,纯氮5公斤作底肥,六叶一心时及时浇水,并追纯氮5公斤。

视甜玉米长势可在大喇叭口期再适量追施一次氮肥。

水浇地甜玉米田,灌水不应少于3~4次,分别在拔节前,抽穗扬花期与灌浆期进行。

甜玉米含糖量高,易受玉米螟危害,可在前期用辛硫磷或甲胺磷1000倍液喷心叶,或在大喇叭口期用3%呋喃丹与细沙土按1:5比例混匀,每株2~3克灌入心叶内。

8.适时采收:采收期主要根据子粒外观形态,计算授粉后天数,测定含水量、含糖量,用口尝等来确定。

一般甜玉米在吐丝后18——25天含糖量最高,皮最薄,最适宜采收。

三、云南甜玉米种植概况根据种子市场销售情况云南种植甜玉米的面积大概为:300万亩,种植比较分散,全省各地均有种植。

一般农户及菜农种植,种植散,规模小,但四季均有种植,以春玉米为主,其次是夏玉米,南部地区还有秋玉米,冬玉米。

主要集中在滇中地区及城镇周边以鲜食和蔬菜开发种植。

据调查我调查规模较大集中的有元谋以出口种植规模约30万亩;其次,新平县漠沙镇2007年10月份与玉溪味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进美国超甜玉米试种,获得成功,亩产鲜苞谷1032kg,亩产值达1375元;再次,曲靖以“公司+农户”模式集中规模种植鲜食、蔬菜型400多亩。

(一)、云南主要作物种植制度云南地区地形复杂,农作物种类较多,以水稻、玉米、小麦和薯类为主。

间作套种是本区玉米种植的重要特点,种植方式复杂多样。

种植制度从一年一熟到一年多熟兼而有之。

基本方式有三种:①高寒山区一年一熟春玉米,或春玉米同马铃薯带状间作;②丘陵山区间套复种玉米,主要是早春作物如马铃薯、蚕豆、豌豆、油菜或春小麦套种玉米或复种玉米;③平原地区以玉米为中心的三熟制,例如小麦-玉米-甘薯,小麦-玉米-水稻,绿肥-玉米-水稻等三熟制,有间作套种,也有复种,其中以小麦-玉米-甘薯构成的旱三熟制推广面积最多,增产作用最大。

(二)、云南甜玉米病虫害主要病害有:病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纹枯病、矮花叶病、赤斑、锈病等;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蛴螬、玉米螟、金龟子、小菜蛾、菜青虫、蚜虫、粘虫等。

(三)、甜玉米品种概况1.华甜1号(HZ5008)华中农业大学于20世纪90年代初育成的超甜玉米新品种。

原名HZ5008。

199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播种至采收天数,春播约为90天,夏播60天左右,秋播约需85天。

全株总叶数15~16片。

株高200厘米左右,穗位高约72厘米。

果穗长约18厘米,每穗14行,每行37粒。

籽粒黄白色,白粒约占1/4,果皮薄,籽粒含糖量为24.39%。

种植中,要选地隔离种植;湖北春播育苗移栽在2月份,直播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

秋播期为7月15日~8月15日;精细整地,确保全苗;亩植3000~3500株;春播中于授粉后20天左右采收,秋播中于授粉后20~25天采收。

适于湖北、湖南、广东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

2.加甜16号该品种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李庆福等于1995年育成。

属加强甜早熟类型单交种。

春播出苗至采收约75天,秋播时需65天。

植株生长整齐,长势健壮。

叶鞘红色,叶色深绿。

全株16片叶。

雄穗发达,花粉量大。

果穗圆筒型,长约20厘米,粗4.5厘米,穗行数16行。

籽粒淡黄色。

带苞叶单穗鲜重0.3~0.35千克。

据采收期测定,籽粒含糖量12%,粗蛋白10%,粗脂肪5%。

鲜食甜里带糯,风味独特,口感好。

抗病性好。

一般亩产青鲜果穗700千克。

因由隐性基因控制,如与同异品种杂交呈当代显性,籽粒变硬,所以在大田生产上要采用隔离种植方法,一般空间隔离300米以上;施足底肥,早追苗肥,重攻穗肥。

亩施有机肥4000千克以上,配施磷钾肥作基肥。

在5叶期、10叶期、抽雄期开沟追肥,亩施碳铵总量50千克;播种时可采用育苗移栽或大田直播方式。

3月下旬育苗,2叶1心移栽,或4月上旬大田直播,亩留苗3500~4000株;田间管理上,要及时灌水、排水,抽雄扬花期浇好水。

注意防治地下害虫、螟虫危害;春播时,吐丝后19~23天内采收,以鲜穗上市或加工青鲜食品。

宜在华东、华南地区种植。

3.密玉8号江苏省淮阴地区农科所张志高、谢庆春、礼向群等于1997年以自选自交系组配而成的早熟加强甜玉米杂交种。

1998~1999年参加国家区域试验。

在淮阴地区春播,出苗至采收约为85天,夏播需70天左右。

植株总叶数18~19片。

株型好,生长健壮。

株高约200厘米,穗位高60厘米。

果穗筒型,长约22厘米,结籽到顶。

籽粒黄白色,含糖量为16%,果皮薄嫩,风味独特,香甜可口。

抗性好。

一般亩产鲜穗1000千克以上。

种植中,一般每亩种植3500株左右。

常规种植行距65厘米,株距30厘米。

若大小行种植,大行距9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每亩用复合肥50千克,缺锌地区加施1千克锌肥。

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6叶期,用量为40%,第二次在喇叭口期追施,用量为60%。

每亩追施尿素总量为30~50千克;田间管理中要及时间苗、定苗,要留匀苗。

还要加强防治虫害,特别要防治玉米螟,以保证果穗品质。

也要注意防旱防渍;授粉后20~25天是青果穗的最佳采收期,应及时采收上市或加工鲜食产品。

该品种适应多类生态环境。

宜在江淮两岸及同类地区推广应用。

4.H521江苏省淮阴农科所于1998年以自选自交系组配而成的早熟超甜玉米杂交种。

在江苏省淮阴地区春播,播种至采收约85天左右,夏播约70天。

植株总叶数18片。

株型好,生长健壮。

株高约200厘米,穗位约60厘米。

果穗筒型,长约21厘米。

籽粒黄色,结籽到顶。

果皮薄嫩,适口性好。

籽粒含糖量15%。

抗性好。

一般亩产鲜果穗1000千克以上。

种植中,一般亩留苗3000株左右。

常规种植行距65厘米,株距30厘米。

若大小行种植,大行距9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每亩施复合肥50千克,缺锌地区应加施锌肥1千克。

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6叶期施用,占用量的40%,第二次在喇叭口期追施,用量占60%,一般亩追肥总量为30~50千克;田间管理中要精细播种,及时间苗、定苗、留匀苗、留壮苗。

还要防治虫害,特别要防治玉米螟以保证商品质量。

再要注意防旱防渍;授粉后20~25天是最佳采收期,及时上市或加工鲜食产品。

该品种适应多种类型生态环境。

宜在江淮地区及同类地区种植。

5.申甜1号组合为 H01×H05。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玉米研究室李庆富研究员于2000年育成。

早熟种。

出苗至采收75天左右。

株高约180厘米,穗位高70厘米。

果穗筒型,穗上有长旗叶,穗长19.6厘米,粗4.9厘米,无秃尖。

籽粒黄白色,含糖量16%左右,适于青鲜加工。

一般亩产青鲜穗700千克。

要隔离种植,空间隔离500米以上,以免串粉影响品质;选择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植。

精细整地,亩施有机肥300千克以上,并配施适量氮磷钾复合肥作基肥;3月下旬育苗,2叶1心时移栽。

大田直播应在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时进行覆膜播种。

一般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50厘米,株距25~30厘米,亩留苗3500~4000株;田间管理中应适时间苗,打叉防荒。

5叶期、10叶期、抽雄前分三次追肥,亩施硫铵总量50千克。

还要用无残毒农药防治地下害虫、玉米螟、粘虫等危害。

采收前30天禁用农药;吐丝后17天左右采收青鲜果穗。

该品种宜在江淮地区种植。

6.超甜玉米20号是广西农学院于1984年杂交育成的超甜玉米顶交种。

在南宁地区出苗~采收天数,春播为95~100天,夏、秋播为70~75天。

生长势旺。

株高200~220厘米。

果穗长20~25厘米,每穗14行左右。

籽粒黄色,含糖量17%,果皮柔嫩,食味甜香,适合鲜食、烹炒及加工制罐头。

单果穗鲜重250克左右。

种植中要选地隔离种植,避免与其他玉米串粉;精细整地,确保苗全、苗壮;亩植2800~3000株为宜;施足底肥,重施穗肥。

氮、磷、钾配合施用;吐丝后20天左右即可采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