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牌游戏合法化经营的关键要点
概率与不确定性,一直以来都是棋牌游戏、甚至各种游戏的娱乐价值之一。
通过购买筹码进行游戏,从游戏中抽取费用的模式,是棋牌游戏极易产生的与政策擦边的商业模式。
2005年4月2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49次会议通过,2005年5月8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34次会议通过,并自2005年5月13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内容:“第九条不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带有少量财物输赢的娱乐活动,以及提供棋牌室等娱乐场所只收取正常的场所和服务费用的经营行为等,不以赌博论处。
”
《解释》中未对“少量财务输赢”进行准确界定,对此,北京警方于2008年通过《信报》公布了北京地区的界定标准,在北京地区,一锅麻将游戏,现金输赢低于120元均不属于赌博。
全国其他地区均有各自的解释规定,普遍高于北京标准。
根据当前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棋牌游戏经营活动是否合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游戏中进行财富输赢是否设置了上限。
游戏中允许有输赢,但应该有上限设置,将输赢额度限定的娱乐的范围之内;否则就将涉嫌赌博。
具体上限额度以地方法规解释为准。
2、游戏中运营商的收入模式是否根据输赢比例进行抽水。
提供游戏服务,允许收取费用。
在收取费用的方式上不能采用类似赌场抽水的方式,从赢家赢取的额度中按照比例抽水。
而应该采用与玩家输赢没有必然关系的收取方式。
例如:QQ游戏,每把收取玩家220个游戏豆(官方价值2.2分钱),这种固定费用收取的方式则是合法的。
3、游戏中赢到的虚拟筹码是否可以通过官方兑换成现实货币。
筹码变现,是界定是否合法的最主要依据之一。
如果玩家输赢的都是虚拟的无价值的数值,不能界定为“财物输赢”,则不涉及赌博。
但如果运营商未设置输赢额度,并且为玩家提供将游戏筹码兑换为现实货币的服务和途径,则无异于赌场的筹码兑换行为,那就属于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