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abc】外国法律思想史(history of legal thinking in foreign countries)2008年04月26日星期六 15:08法学是一门古老的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
作为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史学是一门重要的理论法学。
它既包括法律理论,又包括法律制度史的内容,一般涵盖法律文化的内容。
所谓外国法律思想史学科,主要研究除我国以外世界各国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代表人物的法律理论、法律学说、法律思想以及他们的法律观点。
外国法律思想史,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缘故,它主要是指西方法律思想史。
它包括的时空颇广,内容甚丰。
研究的范围包括自古至今的几个社会经济形态中不同的法律思想。
在西方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涌现出不少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法学家。
他们撰写了大量的体现本人和本阶级意志的世界名著。
他们的理论和学说是人类的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许多思想理论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
有些理论观点主今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按照马列主义的观点,法律同政治是密不可分的。
列宁说:“法律是一种政治措施,是一种政策”(《列宁全集》第23卷.第40一41页)。
因此也可以说,法律理论与国家理沦是统一的整体:这在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一书中有明确的论述。
他指出:“政治学研究政体也研究法律”(见该书第445页)。
孙中山先生也指出,“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
所谓政就是众人之事,所谓治就是管理。
”就其实质来说,他讲的政治就包含政治和法律两方面的内容。
所以,研究法律理论必须与研究政治理论结合起来。
这既可以解释政治法律理论的阶级本质,又可以解释政治法律理论的实际效用,从而看出该理论的科学性。
西方法律思想史的研究范围和发展阶段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从公元前8世纪至今2800年的西方各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法律理论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
政治法律理论既包括统治阶级的政治法律理论,也包括被统治阶级的政治法律主张。
而主要是统治阶级代表人物的政治法律学说和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写道:“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2页)当然,也不排除被统治阶级的政治法律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西方法律思想史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分五个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西方政治法律思想的发源地。
早在公元前6世纪,希腊著名的法学家梭伦就进行过法律改革。
到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哲学家从研究自然科学转而大力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国家和法律问题。
希腊有3位著名的思想家对政治理论和法律理论做出过重要贡献。
他们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一前399)作为奴隶主贵族思想家,在理论上的贡献一是伦理学,二是政治学。
主张贤人政治。
在法学上提倡理性论的法律观。
柏拉图(公元前427一前347)是西方第一个对政治法律理论进行系统探讨的思想家。
他认为,政治学和伦理学是不可分的,断定社会伦理学是政治学的重要部分。
他提出了正义论的国家观和法律观。
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一书中勾画的政治理想是: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哲学王统治、公有制和全民教育的主张。
在《法律篇》中改人治为法治。
他的法治理论和混合政体理论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一前322)在其《政治学》一书中对国家与法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他着重自然论的国家观他对国家产生的原因、国家的目的、政体划分的标准以及政体变更的原因提出了完整的学说。
在法学方面提出了法治理论的含义和标准,强调“法治”优于一人之治。
他并且认为,法律的性质是由政体的性质所决定的。
政体有正宗政体和非正宗政体之分。
因而法律有良法和恶法之分。
此外、他对应用法学有科学的论述。
他着重分析了犯罪的社会原因及其纠正的方法。
他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次把政治学和伦理学分开的伟大的思想家。
从而使政治学成为独立的科学。
他的思想影响极为深远。
古罗马时期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是西塞罗(公元前106一前43)。
他的主要贡献是把斯多葛派的自然法理论介绍到罗马并加以发展从而适合罗马社会的需要。
西塞罗认为,国家是由于人的本性(社会动物)自然形成的。
他还认为,人为正义而生存,而法律是正义的化身,只有符合正义的法律才是真正的善。
他还说,守法就是有理性有道德的表现,这种理性的法律是合乎自然的较高的法律,对“一切人”都起作用。
它是永恒不变的,早在国家产生以前就存在了:正是由于这个自然法则的命令或禁令,人们才去尽自己的一切义务,才避免去干不正当的行为。
此外,他还提倡人类的平等观,主张法律而前人人平等。
西塞罗的政治法律思想不仅直接被罗马法学家们所接受。
面且对中世纪的法律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世纪的政治法律思想西欧中世纪社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时期,神学世界观占统治地位。
中世纪影响最大的神学理沦家一是圣·奥古斯丁,二是圣·托马斯·阿奎那。
奥古斯丁(354一430)的理论基础是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和“圣经”的内容结合的产物。
奥古斯丁又称基督教的教父,是基督教教义的理论权威。
他把基督教的教义归纳为四条,即:创世说、原罪说、三位一体说和末日审判说。
他在《上帝之城》一书中提出两国并存的理论,即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并存。
这种理沦以《圣经》为基础,诵扬天国,诅咒世俗国家。
他认为,法律产生于上帝,是正义的体现,是上帝统治人类的工具。
奥古斯丁的政治法律思想以神学为基础为奴隶制辩护,为基督教的传播张目。
他的思想在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无论对天主教还是对新教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托马斯·阿奎那(1225一1274)是中世纪最大的经院哲学家、神学政治法律思想家。
他的主要著作有:《神学大会》、《论君主政治》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诠释释》,而《神学大全》是基督教神学的经典。
阿奎那利用了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糟粕,并进一步发展了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教义,使之适应于封建社会的需要。
阿奎那的主要理论贡献,一是恢复了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观,但对国家的目的加上了神学内容;二是对法律的定义和本质作了揭示,认为法是人们行为的标准和尺度,法并且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约束力。
他说:“法是人们赖以导致某些行动和不作其他一些行动的准则和尺度。
‘法’这个名词(在语源上)由‘拘束’一词而来,因为人们受法的拘束而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径。
”(《阿奎那政治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82年中文版,第59页)阿奎那使古代自然法理论神学化,他在自然法理论方面对近代古典自然法学派有重要影响。
阿奎那的政治法律理论在中世纪统治了300年之久。
17,18世纪古典自然法理论古典自然法理论是由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1583- 1645)创立的。
他的主要理论贡献有两个方面:一是创立了自然法理论;二是创立了近代国际法理论,被称为国际法的鼻祖。
格劳秀斯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第一个较系统地论述了自然法的人。
他恢复和发展了古希腊罗马思想家揭出的自然法理论,摆脱了中世纪宗教神学的侄桔,使自然法理论成为世俗理论,他借助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赋予自然法以崭新的内容,使自然法原则更加神圣化和权威化。
他认为,自然法就是人类理性和本性的体现,是永远不变的法则,即使上帝也不能改变。
因为上帝也不能使2乘2不等于4。
此外,他还提出了人类必须遵循的数条自然法原则。
他扩大了自然法理论的范围,把自然法看做是国家与法律产生的理论基石。
由格劳秀斯开创的古典自然法理论经过霍布斯的发展和补充,或为完整的科学体系。
托马斯·霍布斯(1588一1679)是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古典自然法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主要埋论贡献有以下几个方而:第一,他经典地揭出了自然法理论的内容,即:自然状态、自然权利、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的命题和界定;第二,霍布斯第一次批判了亚里士多德的社会不平等论,提出了人类平等的理论;第三,他认为,自然法原则在人们进人政治社会以后仍然有效。
他把自然法原则归结为13条之多,是人们必须遵守的道德原则;第四,他发展了博丹的国家主权理论,主张无限主权论;第五,他对实在法理论提出了不少科学的论断和完整的论述。
可以说,霍布斯在近代自然法学派之中是一位学术最渊博,理论造诣最深的伟大思想家。
他的代表作《利维坦》是关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宗教诸学科的不朽之作。
约翰·洛克(1632-1704)是英国著名的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之一,是整个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鼻祖。
洛克政治法律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哲学上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政治学上的民主论,自然权利论,议会至上论和分权理论;经济学上的劳动创造价值论;法学上的法治理论;思想上的自由主义和宗教上的宽容主义。
洛克的思想理论对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鸿、卢梭和美国的杰弗逊、潘恩、汉密尔顿的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孟德斯鸠(1689-1755)是法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文学家和比较法学的奠基人,他的理论贡献是:政治学上的政体理论、三权分立理论和对专制制度的揭露和批判;在法学上他破天荒地全面探讨和分析了法的精神,认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法律制度的好坏是同这个国家或民族的具体国情,包括该国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人们从事的职业等诸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他的这一论断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在社会学方面,他的地理条件决定论是亚里士多德、博丹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政治家们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
他的三权分立理论在多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得以实施。
分权制度也是法治国家的重要的标志之一。
因此,孟德斯鸡的名字永垂青史。
让·卢梭(1712-1778)是法国最激进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家,自然法学派的重要代表。
他的主要理论贡献是:关于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及其发展阶段的论述、暴力革命的法则、社会契约论的国家观、人民主权理论以及法治理论。
他通过对人民主权原则的论述,继洛克之后,从理论上奠定资产阶级民主制即多数人统治社会的内涵。
卢梭的思想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卢梭的名字作为伟大的思想家载人史册。
从以上对古典自然法理论的概括,可以看出,这一理论的价值,一方而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另一方面也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法学流派,这就是19世纪功利主义法学派、实证主义法学派(法律实证主义)和历史法学派这三派的共同特点是反对古典自然法理论,否定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法律思想。
各派的代表人物如下:边沁(1748~1832)是功利主义法学的创始人,他的理论基础是“避苦求乐”,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