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五步三查六环节培训导学案

中学五步三查六环节培训导学案

学习《“五步三查六环节”课堂流程》编号01精英班组体姓名口号:我培训我成长我快乐【使用说明】1.独学:请学员们安静、认真阅读《“五步三查六环节”课堂流程》学习材料,做好圈划勾点,迅速完成本组专题任务。

独学时间15分钟。

2.对群学:通过小组对群学完成本组专题的交流、归纳、提升,并做好展示分工与准备;对群学时间15分钟。

3.展示提升:珍惜机会,全员参与,深刻体验,激情展示,盘点收获。

(1)展示过程中要求声音洪亮、脱稿、语言简练、表达清晰;鼓励多种展示形式,如打油诗、课本剧、说唱等,但务必紧扣主题;展示衔接流畅。

(2)展示时,要求所有学员注意聆听,做好笔记,积极质疑、追问、补充。

(3)上台展示者注意时间控制,以便更多的学员参加。

4、评价标准:①不认真、不动笔者、开小差、玩手机、讲小话等,不参与、溜号、做与主题无关的事等,-1分/人次;③展示环节:每参与1人原则上加1分,根据展示形式和展示质量可额外再加1-2分。

每组每专题总展示时间不超过8分钟。

5、评价结果利用培训结束后,评出各组名次,予以奖励或惩罚。

【学习目标】1.能够操作高效课堂学生学习的五个步骤及明白每个步骤的具体要求;2.能够操作高效课堂教师组织教学的六个环节及明白每个环节的具体要求;3.能够明白高效课堂的核心,了解相关课堂评价标准。

【学习内容】学习高效课堂“五步三查六环节”课堂流程及每个环节的具体要求。

【学习准备】1、初步建立学习小组:组长:组名:组训:组号:【评价标准】(1)看独学的投入度,基础分10分,1人溜号扣1分;(2)看对学、小展示的参与度,基础分10分,1人不参与扣1分,组织形势好另加2分;(3)看展示提升的热情度,1人发言加1分(脱稿加2分),每人最多发言3次;(4)根据最后得分排名次,排最后1名的小组,一起表演一个团体节目,唱歌、跳舞、小品等形式都可以。

友情提示:培训期间,请各位将手机调成振动或关闭。

【学习内容】专题一: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独学的时候学生应该怎么做?老师应该怎么做?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不妨请大家一起想想解决的办法。

专题二:对学主要是指哪些人对学?应该怎样对学?请从对学时学生的站位、对学的内容、方法等方面说明。

你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请大家帮忙一起解决。

专题三:小展示的时候应该怎样站位?由谁展示?展示什么?教师应该干什么?你还能想到什么需要强调的地方,说出来大家借鉴一下。

专题四:大展示可以由谁主持?展示什么内容?由谁来展示?移位和站位分别应该注意什么?展示的同学应该注意什么?聆听的同学应该注意什么?老师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专题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出你最想解决的两个问题(组内小展+班内大展解决)【当堂检测】1、由个体来完成的环节是:__________2、由共同体完成的环节是:________,组织、负责人是__________3、由小组完成的环节是___________ ,组织、负责人是___________4、在全班的范围内进行操作的环节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反思】“五步三查六环节”课堂流程解读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景弘教学模式是顺应全国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在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后,建构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

“一三六”课堂教学模式即:一中心: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

新课程理念主张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以学为中心”即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的教授为中心,以学定教、以学论教、以学评教,一切的教都应该围绕着学,教师的任务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三特点:自主、开放、高效。

景弘中学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学生们在导学案的引导下阅读教材、探究新知,独立思考、演练基础,合作交流、共同提高,展示提升、深入拓展;景弘中学的课堂是身心开放的课堂,这不仅表现在全校45间教室每天对全校教师、学生家长、兄弟学校老师及各界领导开放,还表现在学生的思维是敞开的、精神是放松的,每个学生都可以自由表达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景弘中学的课堂是高效学习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是基于主体的、积极的、有自信的、主动探索的、集体合作的基础上,获得过程的知识。

这样的知识才是具有应用价值、终身有用的知识。

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体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课堂。

六环节:学前反馈、目标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提升、达标检测景弘中学的课堂教学流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五步三查六环节”,其中“六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程序,如下表:六环节五步上课流程内容与操作方法目的三查学前反馈抽测“学前反馈”主要是抽测上节课重点、易错点知识。

应注意从检查内容和检查对象上分层次,重点关注3号学生。

同时,要特别重视黑板资源。

是否需要检查,或者检查哪些内容和哪些学生,可依照上节课《导学案》整理过程中和达标测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或学习组长反馈上来的情况而定。

抽测是督促学生课后复习巩固功课的最有效办法。

聪明的老师是会精心设计好本环节的。

特别提醒:控制好时间。

目标导入目标导入“目标导入”是所有课堂不可省略的必要环节,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应在上课铃响之前让学生写于公共黑板上。

一般在导入新课后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可以运用多媒体、实验、讲故事等方式,该环节可以培养学生主持人。

“明确目标”的作用在于让师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和努力方向。

“导入新课”的作用在于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方面。

自主探究第一步独学“独学”即自主学习。

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独学要以导学案为抓手,并运用双色笔就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标注,带入对学中解决。

独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关键,因此独学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一查合作交流第二步对学“对学”即ABC学习共同体之间的互助学习,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

展示提升第三步组内小展示“小展示”是由小组长组织的在组内进行的展示,目的是展示对学的学习成果,暴露对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由学习组长将学习成果或暴露问题汇报给老师,便于教师把握学情,进行大展示。

小展示的目的在于:一是展示已解决的问题(即学习成果展示);二是暴露并汇总未解决的问题。

小展示最终作用是为大展示作准备。

二查第四步班内大展示“大展示”是全班范围内由教师组织的展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课堂教学机智在本环节将得以展示。

教师要做的是点拨、追问、启发、引导、即时评价等。

教师要根据“二查”情况,对大展示预设内容、预设时间作灵活调整。

让学生最终解决问题,思维打开,问题明了,目标达成。

达标检测第五步整理导学案通过前面的小组学习与展示,学生回到座位整理《导学案》。

主要包括对疑难问题的整理、个性化重难点、生成性知识整理、知识系统梳理,将这些内容整理在《导学案》的设定位置,或者教材上,并就重点内容用好双色笔标记。

《导学案》整理一方面是为了课堂上问题、生成性知识等有价值知识的落实,另一方面是方便学生以后的复习。

三查当堂反馈“当堂检测”是教师根据《导学案》最后的测试题(也可以临时添加题目)组织全体学生当堂练习(或测试)。

题目的设计上要体现分层次的原则,按照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要简而精。

目的:一是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二是把握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潜能生,以便课后辅差和下节课“课前抽测”。

美国教育和培训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学习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理论,用数学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的内容(平均学习保留率)有巨大的差异。

附:《课改的智慧》第五章第一节揭秘“一三六”课堂教学流程学前反馈“学前反馈”又叫“抽测”,主要是抽测上节课重点、易错点知识。

抽测对象:应重点关注基础薄弱、自觉性较差的学生。

抽测内容:可依照上节课《导学案》整理过程中、达标测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或学习组长反馈的问题。

抽测方式:每组四名学生上黑板,为防止同学之间相互抄袭,每一个人抽测不同的内容,也可以分单双号抽测不同的内容。

要特别注重黑板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及时批改与点评。

其他同学则在座位上,将抽测内容写在自己的抽测本上,并在小组内完成相互批改。

抽测要求:(1)移位到黑板前要快速安静,不东张西望,回位同样安静迅速;(2)台上同学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组内编号、姓名再开始作答,台下同学在抽测本上作答;(3)板书要遵循“1268”原则,即字间距为1厘米,行间距为2厘米,每个字大小为6×6厘米的正方形,黑板每行的高度为8厘米。

学生板书速度要快,版面要有规划,黑板要分栏,书写要工整,作图要规范;(这些要求需要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训练,尤其是中文和英文书写)(4)要批改,写上批改人,打上分数,分数为十分制。

一般用白色粉笔板书,红色粉笔批改,黄色粉笔更正、补充;(5)要点评共性错误,达到当堂落实的目的,方式自定。

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学前反馈”作为一节课的第一个环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堂课的精彩程度,我们在操作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板书时,相邻的两个同学互相抄袭。

在安排抽测内容时,可以分单双号抽测不同的内容,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邻近抄袭现象。

2、座位上的同学抄袭黑板上的答案。

在安排板书的时候,一般安排基础薄弱的同学上台板书,座位上的同学成绩相对好些,他们没必要抄袭黑板上的答案。

3、批改的同学发现错误后,只告诉正确答案,不讲解记忆的方法、解题的思路、相关的知识点,导致犯错的同学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下次碰到类似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

可以鼓励批改的同学出变式,检测板书的同学是否真正理解透彻,也可以由小主持人或老师在点评的时候通过追问、出变式等方式检测批改效果。

4、先完成抽测的同学无事可做,浪费时间。

安排好环节之间的过渡,培训好学生先完成抽测的同学先进行独学。

5、时间掌握在5~10分钟。

选择抽测内容时要注意难度、题量,预测抽测的时间,绝对不能超过10分钟,否则就会“喧宾夺主”,让上节课的内容扰了这节课的学习。

对于老师来说,抽测其实并不陌生,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老师一直都有抽测的习惯。

只是,我们的抽测不仅仅限于记忆内容,也有解答、计算、证明题等。

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将大部分同学的抽测暴晒在黑板上。

根据我们的观察和调查,学生非常重视自己板书在黑板上的内容,因为那样会让所有同学都看到,所以他们会提前复习,以免“出洋相”,而对于写在抽测本上的形式却不太在乎,因为那样只有老师一个人看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