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支座更换施工方案

桥梁支座更换施工方案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J23-2008)
4.《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5. 安徽省公路工程检测中心出具的《六安处桥梁巡检报告》
6. 现场勘察资料及地方相关规范要求、合同等。
四、主要施工方案和工序
根据《公路桥涵养护规范》和《桥梁支座安装标准》等相关规范及我公司多年的施工经验,对该桥采用单墩台上部结构整体同步顶升的方法更换桥梁支座,顶升高度小于10mm。使用超薄同步千斤顶,直接在梁下方安装超薄千斤顶,以盖梁为反力基础进行项升。
6.4、主要工期安排及进度计划12
6.5、施工临时设施布置12
七.质量控制体系12
7.1、质量管理理念12
7.2、质量管理体系12
7.3、质量保证体系12
7.4、质量管理12
八.安全管理体系13
8.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3
8.2、安全管理制度14
8.3、安全教育14
8.4、安全防护的重点分析15
8.5、其他安全保证措施15
支座剪切变形过大,开裂
支座严重开裂,功能丧失
支座偏位
支座剪切变形过大
临时支座未拆除
T梁板式支座外鼓、开裂
T梁板式支座外鼓
盆式支座上下连接钢条未解除,支座位移受限
二、工程内容及工期
同步顶升桥梁单墩台上部结构,对存在问题支座进行更换。工期预计为45天。
三、方案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1—2004);
整个顶升过程中,所有千斤顶在PLC系统的同步控制下,并配合精加工钢垫块,以克服因千斤顶行程短而需多次托垫存在的风险。
4.7、取出病害支座
液压系统处于保压状态及临时支撑的稳定性满足要求后,将病害支座用专用工具取出,用十字定位法画出支座安装位置。
4.8、安装新支座
把新支座放置在指定的位置,若为四氟板支座需在四氟板面及不锈钢板上涂抹硅脂油,硅脂油涂抹饱满,均匀。调整支座保证受力均衡达到设计要求。
根据梁体自重设置千斤顶总顶力,原则布顶总顶力是梁体及附属结构总重量的1.5倍以上。
盖梁顶升用砂浆找平并垫上25cm×25cm的薄钢板作为整体顶升千斤顶的下支撑点,梁板底部一般比较平整不需要做过多处理,但在相邻有高差的两片板梁间,在较低的一片梁底垫设1~20mm厚15cm×15cm的钢板将其找平,使其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然后再在下面垫设25cm×25cm的薄钢板作为整体顶升千斤顶的上支撑点。
4.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压落梁
新支座安装后开始缓慢落梁,落梁过程是顶升过程的逆序,同样用PLC液压同步顶升系统控制。当支座完全受力后,落梁完成。拆除所有顶升设施,清理施工现场。
济广高速六岳段










安徽省现代交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部分:板式支座施工方案:
一、工程部位及概况3
二、工程内容及工期4
三、方案编制依据4
四、主要施工方案和工序5
4.1、施工准备5
4.2、设备检测5
4.3、选用桥检车作为作业平台5
4.4、布置千斤顶6
4.5、布置监控点、标记标高6
4.6、桥梁同步顶升6
第二部分:盆式支座施工方案:
一.工程部位及概况16
二.工程内容16
三.主要设计规范16
四.施工工序16
五.工期、进度计划18
六.交通组织方案18
七.环境、安全保证措施20
第一部分:板式支座施工方案:
一、工程部位及概况
根据安徽省公路工程检测中心的《六安处桥梁巡检报告》,支座问题:部分桥梁支座病害较严重,桥梁支座病害主要产生在小箱梁非连续端,该处采用四氟滑板支座,有较多的四氟滑板支座存在剪切变形过大、偏位现象,部分已发展至橡胶层开裂、四氟板剥落、临时支座未拆除等病害,甚至少数出现橡胶碎裂,功能严重丧失现象,根据专项检查情况对存在问题支座进行更换或维修处理。(如下图)
施工总体工序为:施工准备、桥检车到位、布置千斤顶、布置监控点、标记标高、桥梁同步顶升、取出病害支座、安装新支座、卸压同步落梁、测量数据、撤出千斤顶和所有辅助设施。
4.1、施工准备
认真熟悉施工资料和考察施工现场,组织施工人员,筹备施工机械及小型机具设备进场,购置钢板等所需材料,测量各种原始数据,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操作规程,施工前召开技术交底会议。
4.7、取出病害支座7
4.8、安装新支座7
4.9、卸压落梁7
五.交通组织方案7
5.1、准备工作8
5.2、交通管制方式8
5.3、交通管制示意图9
5.4、交通管制期间的措施9
5.5、突发交通事故时的应急措施10
六.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及进度安排10
6.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10
6.2、人员安排10
6.3、主要施工设备11
4.2、设备检测
检测发电机、液压控制系统、液压管、千斤顶、分流阀及小型机具性能要良好;所需材料到位并具备开工条件。
4.3、选用桥检车作为作业平台
用桥检车作为施工作业平台,便于施工人员工作,工程车在工作时需占用两个车道,为确保工程车正常使用的安全,在工程车作业范围外,按相关规范摆放标志标牌。
4.4、布置千斤顶
设立总指挥台,施工人员配备对讲机,接通液压控制系统所有设备,监控设备数据归零;启动液压控制系统,顶起高度达到0.5mm时,停止顶升,由施工人员观察油管接头、千斤顶接头、分流阀接头、梁体是否正常;监控数据是否同步;如存在问题可查找和分析原因,预压可重复进行直至一切正常。
4.6.2正式顶升
液压表、监控设备数据归零,启动液压控制系统,顶起高度达到2mm时,停止顶升,记录各种数据,观察所有设备是否正常;采集数据与实测数据是否吻合,无误后继续顶升。
每顶升高度达到2mm时停止一次,与采集数据进行复合,直到支座顺利取出为止,但累计顶升高度不得大于10mm,停止顶升,关闭液压系统,使千斤顶保压,垫支钢板起到双保险作用。
对于利用超薄千斤顶顶升的桥梁,顶升支撑垫块采用2~5mm不等的钢板,作为临时支撑垫块,当顶升高度到10mm后,将钢板更换成高度10mm的专用钢支撑垫块,以增强其稳定性。
箱梁千斤顶布置在支座附近,T梁千斤顶布置在横隔板处,使顶力左右平衡,接通高压油管和分流阀。
4.5、布置监控点、标记标高
在桥墩盖梁布置监控点,单墩设三个监控点,便于顶升时数据准确。在墩帽侧面标记标高,以防监控数据有误时无法掌控准确数据。监控设备采用精度为0.01mm的位移传感器。
4.6、桥梁同步顶升
4.6.1预压千斤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