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2019年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2019年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说明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考试,着重考核考生履行编辑、技术编辑和一级校对等工作岗位职责所要求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

中级职业资格考试,以考生已经具有初级职业资格的必备知识和能力为前提。

因此,以下所列中级两门科目的考试基本要求和考试内容,是在初级职业资格考试基础上的延伸和提高部分。

中级考试的内容,并不限于这些范围,还包含初级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中的相关内容,而且考试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各个考试模块的“基本要求”中,标有“▲”号的,为从事数字出版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应考内容;标有“★”号的,为非从事数字出版的其他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应考内容;没有任何标记的,为所有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应考内容。

一、出版概论内容包括:“出版”的概念、构成要素、前提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出版物的概念、要素和种类,出版物的特殊性。

出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出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出版业的特点和构成,我国出版体制改革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出版业概况。

美、英、法、德、日等国的出版业概况。

关于出版学及其研究的基础理论知识。

(一)基本要求1.掌握“出版”的概念、构成要素和前提。

2.熟悉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3.掌握我国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4.掌握出版物的要素和特殊性。

5.熟悉从各种角度作的出版物分类。

6.熟悉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7.掌握关于出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维护的知识。

8.掌握我国出版业的特点和构成。

9.了解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0.熟悉我国出版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1.了解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出版业概况。

12.了解美、英、法、德、日等同的出版业概况。

13.了解出版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开展出版学研究的意义。

14.熟悉出版学的学科内容及其相关学科。

15.了解中外出版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概况。

(二)考试内容1.“出版”的概念、构成要素和前提。

2.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3.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4.出版物的要素、特殊性和从各种角度作的分类。

5.出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6.出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维护。

7.我国出版业的特点和构成。

8.我国出版体制改革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9.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出版业概况。

10.美、英、法、德、日等国的出版业概况。

11.出版学的基本知识和中外出版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概况。

二、编辑概论内容包括:编辑与编辑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

编辑人员的能力和责任。

编辑的作者工作和读者工作。

关于编辑学及其研究的基础知识。

(一)基本要求1.掌握“编辑”的概念。

2.掌握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

3.掌握编辑工作的特点。

4.掌握编辑工作的基本功能。

5.掌握对编辑人员的能力和责任的要求。

6.掌握编辑应该做的作者工作和读者工作。

7.了解编辑学的学科建设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8.熟悉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二)考试内容1.“编辑”的概念。

2.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

3.编辑工作的特点。

4.编辑工作的基本功能。

5.对编辑人员的能力和责任的要求。

6.编辑应该做的作者工作和读者工作。

7.编辑学的学科建设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8.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三、出版历史知识内容包括:中国各民族文字与历史上早期的主要文献载体。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

古代图书的生产。

古代图书的流通。

近代中国印刷业的发展,新技术对图书装帧形态的影响。

近代的各类出版机构。

近代出版的一些重要出版物。

近代的著作权法颁布、修订与实施。

近代的出版行业协会组织。

(一)基本要求1.了解汉字的演变和中国历史上几种主要的少数民族文字。

2.熟悉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几种主要文献载体。

3.熟悉纸的发明。

4.了解造纸术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向域外的传播。

5.熟悉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6.了解印刷术向域外的传播。

7.熟悉中国古代图书的生产方式。

8.熟悉中国古代刻书业的编辑工作。

9.了解中国古代图书的流通方式。

10.了解近代中国印刷业对西方技术的引进、应用与行业的发展。

11.熟悉新技术对图书装帧形态的影响。

12.了解早期传教士创办的出版机构。

13.熟悉晚清政府办的出版机构。

14.了解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出现和发展概况。

15.熟悉关于有影响的民营出版机构的知识。

16.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代出版机构。

17.了解国民党、文化团体办的近代出版机构。

18.熟悉近代重要的报纸、期刊品种和图书种类。

19.了解近代著作权法的颁布、修订与实施及出版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

(二)考试内容1.中国各民族文字的产生与发展。

2.中国历史上的早期文献载体。

3.造纸术的发明及其影响与向域外的传播。

4.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和向域外的传播。

5.中国古代的刻书业及其编辑工作。

6.中国古代图书的流通。

7.近代中国印刷业对阿方技术的引进、应用与行业的发展。

8.新技术对图书装帧形态的影响。

9.中国近代的出版机构。

10.近代重要的报纸、期刊品种和图书种类。

11.近代著作权法的颁布、修订与实施及出版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

四、出版行政管理内容包括:出版行政管理的基础知识,国家对出版单位及其人员和业务活动的管理,国家对出版物印刷复制活动的管理,国家对出版物市场的管理。

国家对出版活动的扶持与有关的奖惩措施。

(一)基本要求1.熟悉出版行政管理的概念与各级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

2.熟悉实施出版行政管理所依据的主要法律规范。

3.熟悉国家关于出版单位的设立、变更与注销登记的管理规定。

4.了解出版单位年度核验制度。

5.掌握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

6.了解领导岗位持证上岗制度。

7.熟悉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制度。

8.掌握重大选题备案的手续。

9.掌握国家对书号、刊号的管理规定。

10.掌握国家对出版物质量的管理规定。

11.了解出版物样本送交制度。

★12.掌握国家对书刊印刷和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复制的管理规定。

★13.熟悉国家对出版物市场的管理规定。

14.掌握同家对出版活动的扶持政策。

15.熟悉国家对出版活动的奖惩措施。

(二)考试内容1.出版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其主管部门。

2.实施出版行政管理所依据的主要法律规范。

3.出版单位的设立、变更与注销登记。

4.出版单位年度核验制度。

5.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

6.领导岗位持证上岗制度。

7.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制度。

8.重大选题备案的手续。

9.国家对书号、刊号的管理规定。

10.同家对出版物质量的管理规定。

11.出版物样本送交制度。

12.国家对书刊印刷和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复制的管理规定。

13.国家对出版物市场的管理规定。

14.国家对出版活动的扶持政策。

15.同家对出版活动的奖惩措施。

五、出版社经营管理内容包括:出版社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

出版社的管理信息化。

出版社计划管理,出版社的图书质量管理。

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

出版社财务管理常识和纳税管理。

出版社对发行的管理。

(一)基本要求1.熟悉出版社经营管理的含义。

2.熟悉出版社经营的目标。

3.了解出版社经营的决策。

4.了解出版社管理的职能和种类。

5.熟悉出版社的管理信息化。

6.了解出版社计划管理的作用。

7.熟悉出版社计划管理的内容。

8.掌握出版社的图书质量管理。

9.熟悉出版社的用人制度。

10.掌握关于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用制度的知识。

11.了解出版社的岗位培训、人力资源开发和分配激励机制。

12.了解出版社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和成本管理。

13.掌握出版社的纳税管理。

14.熟悉出版社的发行渠道建设和客户管理。

★(二)考试内容1.出版社经营管理的含义。

2.出版社经营的目标和决策。

3.出版社管理的职能和种类。

4.出版社的管理信息化。

5.出版社的计划管理。

6.出版社的图书质量管理。

7.出版社的用人制度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用制度。

8.出版社的岗位培训、人力资源开发和分配激励机制。

9.出版社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10.出版社的成本管理和纳税管理。

11.出版社的发行渠道建设和客户管理。

六、出版物市场内容包括:出版物市场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出版物市场竞争。

出版物消费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出版物市场需求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出版物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

出版物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

出版物市场营销策略。

国际书展。

(一)基本要求1.掌握出版物市场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2.熟悉出版物市场竞争。

3.掌握出版物消费者的需求特点、购买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掌握出版物市场需求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5.熟悉出版物市场细分的概念和作用。

6.掌握出版物市场细分的程序。

7.掌握选择目标市场时应考虑的问题。

8.熟悉目标市场的进入策略和定位策略。

9.掌握市场调查的内容和程序。

10.了解市场预测的内容和方法。

11.掌握市场营销的策略。

12.熟悉主要的国际书展。

(二)考试内容1.出版物市场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2.出版物市场竞争。

3.出版物消费者的需求特点、购买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版物市场需求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5.出版物市场细分的概念、作用和程序。

6.目标市场的选择和进入策略、定位策略。

7.市场调查的内容和程序。

8.市场预测的内容和方法。

9.市场营销策略。

10.主要的国际书展。

七、数字出版技术内容包括:数字出版技术应用现状,数字出版平台。

数字出版常用技术种类。

数字出版文档格式种类,文档格式选择原则,数字出版常用文档格式。

元数据的概念及其作用,元数据标准及其分类,数字出版常用的元数据标准。

(一)基本要求1.了解数字出版技术应用现状。

▲2.掌握数字出版平台的系统构成及其功能。

▲3.掌握数字出版的常用技术种类及其功能。

4.掌握数字出版文档格式的种类及其特点。

5.熟悉数字出版文档格式的选择原则。

6.掌握数字出版常用文档格式的特点。

7.熟悉元数据的概念及其作用。

8.了解元数据标准及其分类。

9.熟悉数字出版常用的元数据标准。

(二)考试内容1.数字出版技术应用现状。

2.关于数字出版平台的基本知识。

3.数字出版的常用技术种类及其功能。

4.数字出版文档格式的种类、特点。

5.数字出版文档格式的选择原则和数字出版常用文档格式的特点。

6.元数据的概念及其作用。

7.元数据标准及其分类。

8.数字出版常用的元数据标准。

八、著作权知识内容包括:著作权与著作权法。

国际著作权保护。

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著作权的内容,著作权的归属与保护期,著作权限制。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

著作权的侵权与法律保护。

出版单位与著作权。

(一)基本要求1.掌握著作权的权利范围。

2.了解著作权的特征。

3.熟悉我国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

4.掌握《伯尔尼公约》的国际著作权保护原则。

5.熟悉《世界版权公约》和两个“国际互联网条约”的基本内容。

6.了解《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