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建专业试题B卷

土建专业试题B卷

土建专业考试题(B 卷)一、单项选择题(6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 1 个是最符合题意的)1.以下关于屋面防水叙述错误的是:( D )。

A 以导为主的屋面防水,一般为坡屋顶 B 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应小于 3% C 以阻为主的屋面防水,一般为平屋面 D 平屋面采用材料找坡宜为 5% 2.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A)级钢筋制作,严禁以其他钢筋代换。

A.HPB235 B.HRB335 C.HRB400D.RRB400 3. 后张法中预应力筋承受的张拉力是通过(D)传递给混凝土构件的。

A ?粘结力 B ?摩擦力 C ?压力 D ?锚具 4. 停建、缓建工程的档案,暂由(A)保管。

A.建设单位 B.监理单位 C.总承包单位 D.设计单位 5.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应(C)。

A.正面朝上正砌于墙上 B.正面朝上反砌于墙上C.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 D.底面朝下正砌于墙上 6.隐框和半隐框玻璃幕墙,其玻璃与铝型材的粘结必须采用(C)硅酮结构密封胶粘结。

A 酸性 B 碱性C 中性D 复合 7.依据规范规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分为十四个等级。

下列关于混凝土强度等级级差和最高等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

A.等级级差 5N/mm2,最高等级为 C80 B.等级级差 4N/mm2,最高等级为 C60 C.等级级差 5N/mm2,最高等级为 C70 D.等级级差 4N/mm2,最高等级为 C80 8.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规定,高层建筑是指( A )的房屋。

A.10 层及 10 层以上或高度超过 28m B.12 层及 12 层以上或高度超过 36m C.14 层及 14 层以上或高度超过 42m D.16 层及 16 层以上或高度超过 48m 9.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 C )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

A.4、5、6 和 7 B.5、6、7 和 8 C.6、7、8 和 9 D.7、8、9 和 10 10.水泥的安定性一般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 B )变化的均匀性。

A.强度B.体积 C.温度 D.矿物组成 11.对于低碳钢,在保证要求延伸率和冷弯指标的条件下,进行较小程度的冷加工后,可以达到提高( C )的目的。

A.焊接质量 B.耐高温 C.强度极限 D.耐腐蚀 12.依据规范规定,一般民用建筑楼梯的梯段净高不宜小于( B ) m。

A.1.8 B.2.2 C.2.4 D.2.8 13.浇筑混凝土时为避免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一般不应超过( B )m。

A.1 B.2C.3 D.5 14.在常温条件下采用自然养护方法时,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 C )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

A.8 B.10 C.12 D.24 15.《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规定,凡在砂浆中掺入( A ),应有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

A.有机塑化剂 B.缓凝剂 C.早强剂 D.防冻剂 16.关于热轧钢筋分级和性能的表述,( D )是错误的。

A.热轧钢筋是用低碳钢或低合金钢在高温下轧制而成 B.热轧钢筋分为 I、Ⅱ、Ⅲ、Ⅳ四个级别 C.级别越高强度也越高 D.级别越高塑性也越好 17.对于砖、砂浆的强度分级和砖砌体的力学特征表述,( B )是错误的。

A.砂浆的强度等级分四级:M15、M10、M7.5、M5 B.砖砌体的抗拉强度很高 C.砖的强度等级分五级:MU30、MU25、MU20、MUl5、MUl0 D.影响砖砌体的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砖和砂浆的强度 18.石灰消解过程的特点是( A )。

A.放热反应B.吸热反应 C.体积不变 D.体积收缩 19.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

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 HPB235 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 HRB335 级、HRB400 级和RRB400 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

(C)A 4% 2% B 2% 4% C 4% 1% D 1% 4% 20.凡在我国境内建设下列各项工程中除( A )外,都实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

A.新建抢险救灾工程B.扩建、改建各类房屋建筑工程 C.新建 300 以下低层配套工程 D.改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21.当混凝土试件强度评定不合格时,可采用( C )的检测方法,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构件中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推定,并作为处理的依据。

A.现场同条件养护试件 B.按原配合比、原材料重做试件C.非破损或局部破损 D.混凝土试件材料配合比分析 22.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强度的主要因素,( D )的说法是错误的。

A.混凝土的强度 B.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C.钢筋之间的净距 D.钢筋的强度 23.钢筋混凝土梁受力特征表述,( D )是错误的。

A.拉区只考虑钢筋受拉 B.压区只考虑混凝土受压C.梁的正截面破坏形态与配筋量有关 D.允许设计成超筋梁 24.下列材料中,凝结硬化最快的是( D )。

A.生石灰 B.水泥 C.粉煤灰 D.建筑石膏25.当抹灰层总厚度大于或等于( D )mm 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A.20 B.25 C.30 D.35 26.当用人工挖土,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 ( C ) cm 一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A.5~10 B.10~15 C.15~30 D.50~100 27.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现场检验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个试件作单向拉伸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头性能等级进行检验与评定。

(B) A 1 B 3 C 5 D 6 28.高层建筑宜采用(A) A、平开窗 B、悬窗 C、立转窗 D、推拉窗 29.随着含碳量的提高,钢材的(B) A、强度、硬度、塑性都提高 B、强度提高、塑性降低C、强度降低、塑性提高D、强度和塑性都降低 30.基坑验槽的重点不应选在(D) A、桩基础 B、墙角处 C、承重墙下 D、非承重墙下 31.我国现行规范采用(A) A、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 B、安全系数法 C、经验系数法 D、极限状态 32.超筋梁与少筋梁的破坏是没有预兆的(C) A、弹性破坏 B、冲击破坏 C、脆性破坏 D、弹塑性破坏 33.钢筋与混凝土能够共同工作主要依靠它们之间的(A) A、粘结强度 B、抗压强度 C、抗拉强度 D、抗剪切强度 34.砖的强度等级用(C)表示。

A、C B、M C、MU D、Q 35、每一检查单元计量检查的项目中有 90%及以上检查点在允许偏差范围内,超过允许偏差范围的偏差值不大于允许偏差值的(B)倍。

A、1.1 B、1.2 C、1.3 D、1.5 36、检查楼地面空鼓时,用小锤轻击检查的布点要求,沿房间两个方向均匀布点,一般情况下每隔(C)盖房间的整个地坪并可保证空鼓面积不大于 400cm2。

A、20cm -30cm B、30cm -40cm C、40cm—50cm D、50cm -60cm 37、电渣压力焊接头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不得小于;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 0.1 倍,且不得大于 2mm。

(B) A 2mm 3° B 4mm 3° C 2mm 6° D 4mm 6° 38、水泥楼地面裂缝宽度较大是一个定性的概念,一般控制在(B) mm。

A、 0.1 B、 0.2 C、 0.3 D、 0.5 39、楼梯相邻踏步高差不应大于 10mm,该项要求(C)考虑装修层的高度。

A、宜 B、不宜 C、应 D、不应 40、室内墙面外观质量检查以距墙(D)进行观察检查。

A、50cm -70cmB、60cm -80cmC、70cm -90cmD、80cm---100cm 41、室内墙面出现风裂或龟裂时,(A)进行处理,通过住户装修解决。

A、可不 B、宜C、应 D、必须 42、栏杆垂直杆件的净距不应大于(B)m。

A、0.1 B、0.11 C、0.12 D、0.13 43、公共建筑外窗台低于(C)m,应有防护措施。

A、0.6 B、0.7 C、0.8 D、0.9 44、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时应进行建筑外墙金属窗、塑料窗的(D)。

A、原材料检测报告 B、型式检验报告 C、窗复验报告 D、现场抽样检测 45、由于现场检测是抽样检测,存在一定的验收风险,所以又规定进行(B)。

A、雨后检查 B、淋水试验 C、泼水检查 D、喷水检查46、对有防水、排水要求的房间进行蓄水试验,蓄水深度最浅处大于 2cm,蓄水时间不少于(C)h。

A、6 B、12 C、24 D、48 47.混凝土强度等级是用边长(C )的立方体试块确定的。

A.50m B.l00m C.150 mm D.75mm 48.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搓,斜搓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D )。

A.1/3 B.3/4 C.l/4 D.2/3 49.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 C ) 检测。

A.安全取样 B.安全总体 C.见证取样 D.见证总体 50.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进行( D )。

A.全体检测 B.总体检测 C.部分检测 D.抽样检测 51.对涉及( A )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进行抽样检测。

A.结构安全 B.结构稳定 C.结构质量 D.抗震要求 5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

(D) A 严禁使用粉煤灰 B 严禁使用人工砂C 严禁使用缓凝外加剂D 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 53、对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及桩身质量检测发现的Ⅲ、Ⅳ类桩,应拿出处理意见(方案)(A)。

请 A 设计单位 B 施工单位 C 监理单位 D 检测机构 54、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

(B) A 在受拉区不宜大于 30% B 在受拉区不宜大于 50% C 在受压区不宜大于 30% D 在受压区不宜大于 50% 55、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根据设计确定,若设计无要求时,一般至少以上。

(D)保留 A 7d B 14d C 28d D 60d 56、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

(B) A 20℃ B 25℃ C 30℃ D 35℃ 57、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