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米教案

认识米教案

斗南学校电子备课用笺
(学生边演示,教师边强调测量时需要注意:把尺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左端。


课件出示:
引入新课。

1.比赛测量速度。

(1)找一生和教师同时测量黑板的长度。

看谁先测量出黑板的长度?(学生测量黑板下沿长度,老师测量上沿长度。

)(2)课件出示主题图,你们认为这样的测量比赛公平吗?为什么?(老师的尺子长,方便测量。


2.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尺就行了,但量较长的物体长度,用老师手中的尺子测量方便了,像这样的尺子叫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

点明课题:认识米。

(板书:认识米)
(二)亲历过程,探究新知
认识米。

1.观察米尺,看一看1米有多长。

2.教师为每四人小组准备一根1米长的绳子,让学生拉直感受1米有多长。

3.找身体中的米尺。

(小组合作交流)
(1)几个脚的长大约是1米?
(2)几拃的长大约是1米?
(3)从脚底往上,大约到什么位置是1米?
(4)双手侧平举是否大约是1米?(注意学生身高的差异)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可能随身携带尺子,当我们要测量一些物体长度时,可以用身体的尺子去估一估。

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米?(生举例说明)
5.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生举例说明)
6.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板书:米m)
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

1.1厘米到底有多长?让生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2.1米有多长?学生用手示意一下。

3.估测1米有多少厘米。

4.小组合作活动:
(1)活动要求:两名同学拉直小组内1米长的绳子,其他人合作,用厘米尺测量绳长。

(2)经过测量发现:1米有5个20厘米,即:
20+20+20+20+20=100(厘米)
5.课件演示测量过程。

还可以直接出示米尺放大图,10厘米10厘米的数,得出结论。

6.引导学生归纳米和厘米的进率:1米=100厘米。

(板书:1米= 100厘米)
(三)尝试练习,应用提升
量一量。

(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
拿出准备好的长绳,量出1米,接着量出2米、3米……量一量,填一填。

(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3题)本题需要先量出实物的实际长度,再推算大约多少个这样的实物长1米。

推算较难,只要能大概估算出结果即可。

估一估。

(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4题)
(四)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张开双臂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

还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品,课后同学们可以找一找,量一量。

四、板书设计:
认识米
米用“m”表示1米=100厘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