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芳环上的取代反应
第二十五章 芳环上的取代反应
1. 亲电取代反应 2. 亲核取代反应
取代基效应
H H C Br + OH H H H C OH + Br H
反应的本质:旧键的断裂, 反应的本质:旧键的断裂,新键的生成 共价键的极性取决于取代基的效应 CH3COOH pKa 4.76 ClCH2COOH Cl2CHCOOH Cl3CCOOH 2.86 1.29 0.65 分子中其它部分产生的影响. 分子中其它部分产生的影响
C CR > CH CHR
4. 带负电荷的取代基的 -I 强
-I: -NR3 > -NO2 > -NR2
共轭效应 (Conjugation)
1. 共轭体系与共轭效应 π - π 共轭
C C C C C C C C
C C C N C C
O C C C H
C1
C2
C3
C4
p - π 共轭
Cl C C O R C OH
诱导效应 (Inductive effect)
C C
Z
C
δ δ
δ
C
δ δ
δ
δ
Cl Cl Cl
C C
结构特征: 单、双、叁键 结构特征: 传递方式: 、 键 传递方式:σ、π键
C C
传递强度:与距离相关。距离越大,强度越弱。 传递强度:与距离相关。距离越大,强度越弱。 诱导效应的相对强度: 诱导效应的相对强度: 取决于取代基和中心原子电负性(Electronegativeties)
NO2 Cl
NO2 HO
Cl
NO2
NUHO NO2
( -OH )
NO2 Cl
NO2
NO2
HO
NO2
NU- = -OH
-NH2 -OR
-NHC6H5
1、加成-取代机理 加成Y
Y
(SNAr=SN2)
Y Nu Y Nu
Nu
+
O
Nu
N
+
O
O
N
+
N
O
O +
O
O
N
+
O
Nu
+ Y
O
N
+
O
Meisenheimer J, 络合物,
-NR2 _NHR _ R _Ar; _X
_
NH2
_
OH;
_
NHCOR
_
OCOR;
2)间位定位基 ----Ⅱ类定位基致钝作用 ----Ⅱ类定位基致钝作用 致钝
__+
NR3 __ CR O
NO2 __ COOH
__
__
CF3 __CCl3 __ COOR
பைடு நூலகம்
__
CN
__
SO3H
__
CHO
邻对位定位基 (1)含有未共用电子对的原子与芳环形成大π (1)含有未共用电子对的原子与芳环形成大π键 ; 含有未共用电子对的原子与芳环形成大 含有π电子的基团, 烯基、苯基…… (2) 含有π电子的基团,如:烯基、苯基…… 给电子效应的基团 诱导效应或超共轭效应) 基团( (3) 给电子效应的基团(诱导效应或超共轭效应) 烷基…… 如:烷基…… 间位定位基 (1) 与苯环相连的原子有极性双键; 与苯环相连的原子有极性双键; (2) 带正点荷的原子或强的吸电子基,如:-CCl3 带正点荷的原子或强的吸电子基, -CF3
CH3 CH CH CH2
CH3 C3 H
C2
C1+ H
H
共轭效应: 共轭效应:
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周围电子云密度变化,马上会 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周围电子云密度变化, 引起其它部分的电子云密度的改变
δ δ δ δ
Y CH CH CH CH2
共轭效应不受传递距离的影响 结构特征: 结构特征:
δ
单、重键交替
NHCOCH3 浓H2SO4
NHCOCH3 HNO3
NHCOCH3 NO2
SO3H
SO3H
4、付氏烃化
CH3 CH3 AlCl3
C(CH3)3
+
CHCH2Cl
?
CH2CHCH(CH3)2 OH
H+
CH3 CH3
烃基化产物容易产生重排,因此在不同的反应条件 下可以得到不同的产物。
避免生成多种烃基化产物的方法是使用过量的芳烃
OMe N a N H 2- N H 3
58% 58%
NH2
OMe
OMe
+
N H2
Br
50% 50%
50% 50% N H 2
Cl
*
KNH2-NH 3
NH 2
*
48%
+
*
52%
NH 2
Cl H
NH 2
+ NH 3 + Cl
Cl H
NH2
+ NH3 + Cl
+
NH2
H-NH2
+
NH2
NH2
苯炔的结构
C C C Y
(I)
C C X
(II)
Y为吸电子基团时-吸电子共轭效应 (-C), 为吸电子基团时- X为供电子基团时-供电子共轭效应 (+C). 为供电子基团时- (+C).
一、芳环上的亲电取代 一、芳环上的亲电取代
sp2 + E
+
sp3 H
sp2 -H
k1
K-1 k2
k+ 2
E
+
E
> k1 , K-1
Br CMe3
+
CMe3
kH/ kD=3.6
位阻决定反应速率. 位阻决定反应速率.
吸电子基 给电子基 2. 定位效应
G
N+R3 NO2 COOH X ...
O- COO- CH3 CH3CH2 ...
G E E
+ +
G
+
G
E
理论上: 理论上:
o m p=2 2 1
o+p=40%+20%=60% m=40%
HCN
O δ δ δ C C C H
NC C C C OH H 共轭体系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OH
δ δ δ
P-π共轭。 共轭。 结果: 结果:
O R C OH
-OH的O、P-位碳原子上 OH的 带有部分的负电荷。 带有部分的负电荷。
O R C O+ H
传递方式:π电子转移 用弧形箭头表示 传递方式 电子转移(用弧形箭头表示 电子转移 用弧形箭头表示) 相对强度: 相对强度:
6、分速率系数 P596 苯分子中, 苯分子中,环上某一特定位置与苯分子中一个 位置相 一元取代比较,起取代反应的相对速率, 一元取代比较,起取代反应的相对速率,
;
称这一位置的分速率系数。 称这一位置的分速率系数。(f0
fm
f p)
C H3
o:m:p=58.1:3.7:38.2
N O2 H N O 3 +( C H 3 C O )2 O
NHAc
NO2 HNO3-H2SO4
60℃ ℃
95℃ ℃
CHO
NO2
CHO
发烟 HNO3-H2SO 4
NO2
2、卤化反应
NH2 Br Br Br2 BNS NH2 NH2 NH2 Br
+
Br
Br
COCH2Br Br2 ,AlCl3(cat)
COCH3 Br2,AlCl3
COCH3
Br
溴代根据三氯化铝的量不同产生不同的结果
取代基效应: 分子中某个原子或原子团对整个分子或 取代基效应: 分子中某个原子或原子团对整个分子或
电子效应 取代基效应 场效应
诱导效应 共轭效应
(σ, π) , ( π-π, p-π) 超共轭效应 (σ- π,σ- p) 空间传递
位阻效应) 空间效应 (位阻效应) 电子效应 因取代基而导致共用电子对沿σ键转移的结果。 因取代基而导致共用电子对沿 键转移的结果。 键转移的结果 O O O2N CH2 C O H > CH3 C O H
E
5、定位规律
G E
+
G E
+
G
+
G
E E
G = -CF3
CF 3
E H + +
CF 3
CF 3 E H +
E H
C F3 + E H
C F3 + H E
C F3
CF3
+ H
C F3 +
E
+
E
H
C F3 E H +
E H
1)邻对位定位基 ----致活作用 ) 致活作用; 致活作用 -----Ⅰ类定位基中 –X有致钝作用 Ⅰ类定位基中, 有致钝作用
OMe O2N NO2 MeOK
MeO OMe O2N NO2
NO2
O
N
OK
大部分情况下,加成是决定反应速率的步骤,离去基 团分别为-Cl,-Br,-I,-SO2C6H5是差别不大。
与SNAr有关的人名反应 Ar有关的人名反应
Smiles重排 Smiles重排
O2N SO2 OH
O2N SO2 O
OMe D D D
OMe Br D D
NO 2 D
D
+
D Br D D
kH / kD=1
kH / kD=1.O5
NO2 T T T HNO3/H2SO4 T 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