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处世格言

处世格言

处世妙药方药物好肚肠一副,慈悲心一片,礼让三分,道德八两,诚心一点,公正一块,孝顺十分,廉俭一个,阴鸷全无,勤奋多多益善。

治服法上药放宽心锅内文火炒,切忌焦躁,露地去火,于平等盆内研细,过三思筛,天波罗密为丸如菩提大。

每日三服,每次三丸,不拘时辰。

用和气汤送下。

若能照此练服,百病不侵。

禁忌言清行浊,利己损人,口中毒,腹中剑,笑里刀,两头蛇,贪得无厌。

以上七件,戒之,避之。

第二编处世谦让满招损,谦受益。

-易经君子大过人处,只是虚心。

-曾文正千古之圣贤豪杰,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勤字;千古有道自得之士,不外一谦字。

-曾文正劳谦二字,受用无穷;劳所以戒惰也,谦所以戒傲也。

-曾文正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易经山峭者崩,泽满者溢。

-新书强者折,锐者挫,坚者破。

-管子金以刚折,水以柔全。

-抱朴子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老子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林逋善战者不怒,善用人者为之下。

-老子过刚则挫,过直则屈,不为物先,无得无失。

-弱字诀好大言者,必无真实本领。

-修养丛谈环球中医网骄者,朝富、午贫、夕辱。

-西谚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吕新吾家败离不了一个奢字,人败离不了一个逸字,讨人厌离不了一个骄字。

-曾文正君子生于浊世,当思所以善处;必须虚己接物,和易谦恭,方为处世良法。

-邵康节地球且圆,为人更不能力。

-阅世刍言处乱世宜圆。

-洪自诚心诚色温,气和词婉,必能动人。

-薛敬轩礼貌为最高之权术。

-美贡明镜止水以存心,光风霁月以待人。

-叶绳祖自家认了不是,人再不好说你;自家倒在地下,人再不好踢你。

-吕近溪我打人还,自打几下;我骂人还,换口自骂。

-吕近溪到知非时,闻过则喜;能自谦者,益尊而光。

-安乐铭人欺不是辱,人怕不是福。

-吕近溪富贵居乡,被人侵侮,每每有之,然毕竟是我好处;若使人望影远避,不敢拾其田一穗者,虽是快意,然其为人可知矣!-唐彪子弟子未知艰苦,眼孔大,口气大,呼仆喝婢,习惯自然,骄傲之气,必至败家。

-曾文正天下之物,纡徐柔和者多长,迫切躁急者多短,人生寿殀祸福,无一不然,褊急者,宜深想而时戒之。

-吕新吾径步窄处,须让一步予人行;滋味浓时,须留三分予人食。

-愿体集世路风波,翻覆莫测,细思惟有让人为妙;让则争者息,忿者平,怨者解;天下莫大之祸,俱消于让之一字中矣。

-徐嵋云与人共事,要学吃亏;俗云:『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左文襄天下之事理人才,为吾辈所不深知,不及料者多矣,切勿存一自是之见。

-曾文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谚语强中更有强中手,英雄背后有英雄。

-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挟弹公子又在后。

-庄子鹤立鸡群,可谓超然无侣矣;然进而观于大海之鹏,则渺然自小;又进而求之九霄之凤,则巍乎莫及;所以至人常若无若虚,而盛德多不矜不伐也。

-言行汇纂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事林广记今人不忍一言之忿,或争铢两之利,遂相构讼;夫我欲求胜于彼,则彼亦欲求胜于我,仇仇相报,遂至破家荡产,祸贻子孙!岂若含忍退让;使乡里称为善人长者,子孙亦蒙其庇乎?-王阳明冤有头,债有主,冤家宜解不宜结。

-谚语柔弱保身之本,豪强致祸之原。

-劝善要言强勉者有功,谦尊者终吉;惟骄与怠,是祸之媒;祸之既来,悔何可追?-江瀚车争险道,马骋先鞭,到败处未免噬脐。

-菜根谈天道有满损虚益之义,鬼神有亏盈福谦之理;自古只闻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未闻忍与让反以酿后来之祸患也。

欲行忍让之道,先从小事做起,每见天下大狱,多起于小事。

故凡天下事,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受得小亏,则不致于受大亏。

-张文端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书经何以息谤,曰无辩。

何以止怨,曰无争。

-文中子图谋人类和平,乃人类最大之责任。

吾人若能互相谦让,即为建筑和平之最要基础。

-罗明德中国人几千年酷爱和平,论到个人,便重谦让;论到政治,便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这种精神,不但要保存,并且要发扬光大。

-孙中山恕道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金缨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论语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乃接物之要。

-薛敬轩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问。

-吕新吾凡一言一动,常思有益于人,惟恐有损于人;不惟积德,亦是福相,谨之慎之。

-张廷玉己情不可纵,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情不可拂,当用顺法调之,其道在一恕字。

-袁氏世恕心养到极处,祗看得世间人都无罪过。

-吕新吾看天下无一个不好的人,胸次方见其大。

-陈献章平生莫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谚语我不知何者为君子,但看日间每事能吃亏的便是。

-魏禧「学吃亏」一语律己,以「怪不得」三字待人。

--「宁人负我,毋我负人。

」此语当留心。

-薛敬轩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之干,可以理遣。

-晋书无固则大,无我则久;浑然太虚,中含万有。

-虚字诀观书要能自出见解;处世无过善体人情。

--环球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之痛痒;当少壮之时,须念衰老人辛酸;居安乐之场,当体患难人景况;处旁观之地,要知局内之苦心。

-劝戒全书别人情性,与我一般;时时体悉,件件从宽。

-吕近溪痛痒以设身立见,甘苦惟易地皆知。

--看人担担不费力,自己担担值千金。

-谚语人皆不知他人担负之重。

-西谚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

-薛敬轩未做官儿说千般,做了官儿是一般。

-谚语礼、义、廉、耻,以之责己,则能寡过;以之责人,必致寡合。

-省心录以己之廉,病人之贪,取怨之道也。

-程颢环责人到闭口卷舌面赤背汗时,岂不快心,然浅隘刻薄甚矣。

--平生祗会量人短,何不回头把自量。

-谚语广厦细旃,侍者不称苦,而坐者称苦;安车远道,负者不言劳,而坐者言劳;岂非不平之事。

-劝戒全书人当每事自反;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兄弟、朋友、妻子以及于童仆、鸡犬,到处可憎,终日落火坑中,不得出头矣。

-罗仲素邵康节云:「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

」此虽就花酒说,而寓意无穷;盖言凡事留些有余不尽,方有意味也。

亲族邻里,居址甚近,相与甚久,凡牲畜之侵害、僮仆之争斗、言语之忤逆、行事之错误,势不能免,惟在以心体心,彼此相容,只知反己,不必责人,方能处久;若不忍小忿、遽生瞋怒,或自恃财势,必欲求胜,万一彼不屈服,必至仇怨相寻,终无了时矣。

-愿体集孔子曰:「攻其恶无攻人之恶。

」又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圣贤千言万语,无非欲人自求其过耳!自求其过,则时时反己,无暇责人矣。

--自反二字,是省事养气最上法门。

-魏禧度量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

-曹植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论语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存诚录我以为圆,人以为方,方则方耳,于圆何伤。

-老学究语玉之宝者,其光必藏;剑之良者,其锋必敛。

--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

-新序将相顶头堪走马,公侯肚里好撑船。

-谚语受尽天下百般气,养就胸中一段春。

-李文忠世间无一处无拂意事,无一日无拂意事,惟度量宽宏,有受用处。

--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让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

-愿体集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吕新吾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存一番熏陶玉成之意。

-曾文正吾人对于诽谤之来,但当愍社会之凉薄,而动其慈祥挽救之心;不必怒社会之轻狂,而讲求对付报复之法。

--心体澄澈,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

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

-菜根谈无论何人,必不于奴仆之前逞英雄。

-机埃的区区与人较是非,其量与所较之人相去几何?-吕新吾有凤凰翔于千仞之气象,则不为区区小利害所动。

-程子齿以坚毁,故至人贵柔;刃以锐摧,故至人贵浑;神龙以难见称瑞,故至人贵潜;沧海以汪洋难量,故至人贵深。

-庄子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大丈夫不可无此度量。

-朱子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李斯世间大福德人,必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

-刘忠介举大事者,不记小怨。

-汉光武纵观古今,横览六合,凡一团体之中,其为众望所归者,常不在有霸才之人,而在有大度之人。

-吴贯因识高则量大。

-程颢信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轻诺者必寡信。

-老子有求而不许,始虽拂人之意,而终不害乎信;诺人而不践,始虽不拂人意,而终害乎信。

-吕大临凡与人言,即当思其事之可否,可则诺,不可则无诺。

若不思可否,而轻诺之,事或不可行,则必不能践言矣。

-薛敬轩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可不可,须便说,不可含糊。

-申涵光轻诺者必寡信,与其寡信,不如勿诺。

-申涵光信用之落地,如镜之破,不能再圆。

-英谚信用是成功阶梯之第一步。

-常识宝库人能信用我,即为将来发展之机会。

-修养丛谈信则人任焉。

-论语公平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韩愈古今来一切革命,大都由不平而起。

-托尔斯泰公平能使人友爱。

-西谚公平为人类最高之理想,公平为一切正义之根本;不平则为祸患之原,战乱之因。

-世界改造之原理凡与人分财,必须均平;若少有偏私,则心不公而品行从此坏矣。

--劝君莫着一毫私,若着一毫私,终无人不知;劝君莫用半点术,若用半点术,终无人不识。

-宝训处事应物,惟无私心者,乃当于理、而得其平。

-胡文忠爱人止于敬,处事持其平。

--尽心则无愧,平心则无偏。

--物有两端,相反相生,执中两得,逞一两倾。

-中字诀敬是圣学一字诀,中是千古道脉宗。

-吕新吾损人利己殃潜伏。

忍气平心祸自消。

-安乐铭中国的家族,有平均继承的习惯,朋友有互助义务的习惯,社会中有施衣施粥施药的习惯,学说上有责备为富不仁的习惯;凡此种种,都含有公平的精义在内,大有保存发挥的价值。

-吴鼎昌谨言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言语简寡,在我可以少悔,在人可以少怨。

-袁氏世范德进则言自简。

-程颢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

-论语仁人之言,其利溥哉。

-左传心平气和则能言。

-朱子气不平,则发言多失。

-许衡同一言也,和其声以言之,则闻者喜;厉其声以言之,则闻者怒。

多门之室生风。

多口之人生祸。

-吕新吾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傅奕无多言,多言多败。

-家语观周金人铭人之所以轻易其言者,以其未遭失言之责故耳。

-朱子吉人之词寡,躁人之词多。

-易经话多不如话少。

话少不如话好。

-吕近溪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

君子所以宁默毋躁。

-菜根谈力微休重负,言轻莫劝人。

-谚语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剑戟。

-孙子言人之善,择于膏沐;言人之恶,痛于矛戟。

-说苑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易入,怒则执转甚。

-吴曾若人正当盛气,若遽阻他,反不投机,是增人之过也;待气平时,方缓与说,尚可冀改。

-澹园醒语人有过失,或素相亲厚,欲其改悟,祗宜于僻静处,面与其人委曲言之;出我之口,入彼之耳,方是相爱相成之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