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名词解释:1. 义务教育2.小学教育的全民性3.学校文化4.教师的教育机智5.教育目的6.德育7.教育美育8.教学原则9.班主任10.学校咨询与辅导11.德育的享用功能12.智育13.体育14.美育15.自然美参考答案:1.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
2.从广义上说,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从狭义上讲,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
3.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
4.指一种教师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6.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7.教育美育是指使全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本身要努力做到审美化。
8.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9.班主任是受学校委托,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和班级教育目标,全面负责和主持一个教学班各项具体工作的教师。
10.是指学校咨询工作者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在适应与发展上的问题给予帮助和指导,以及对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诊断矫治的过程。
11.它可使每一个个体实现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12.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
13.体育是指以增强体质、发展体能、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
14.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
15.自然美是指自然物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美的形态。
1:[论述题]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1.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有哪些?2. 小学教育有哪些基本特征?3.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4.儿童发展的内涵包含哪些方面?5.儿童发展有哪些特点?6.教师的社会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7.教师劳动有哪些特点?8.德育的享用功能是什么?9.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0.我国小学德育主要有哪些内容?参考答案:1.生产性;民主性;科学性;革新性。
2.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
3.①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②学校的教育水平(主要是指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职业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③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程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4.①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②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③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5.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6.①通过教育活动选择、传播、提升和创造人类文化;②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知识以培养人;③通过传递文化和培养人全面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7.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
8.它可使每一个个体实现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9.①根据子女情况,制定家庭教育的计划和措施,并与学校密切配合做好教育工作;②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教育;③为子女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④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
10.①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②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③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1:[论述题]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1.智育具有哪些功能?2.课外活动具有哪些教育作用?3.班集体具有哪些功能?4.班级授课制具有哪些优越性?5.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何在?6.目前教育评价主要存在哪些问题?7.如何纠正当前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8.教育研究对提高教师素质具有哪些重要意义?9.什么是信度?10.什么是效度?参考答案:1.①从社会的角度看,智育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催化剂;②智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③智育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2.①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②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③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礼让等社会交往能力;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①班集体是学生形成集体意识,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基地;②班集体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③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教育的主体。
4.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①班级授课制使教学获得了较高的效率,一位教师同时向几十个学生教学,使得教育的普及成为可能;②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③由于学生是按照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水平接近,有利于他们彼此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启发。
5.①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比较多的是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现成知识;②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机会比较缺乏,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③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多样化,形式比较固定化,缺乏灵活性;④强调统一性,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⑤每个学生实际上分别地对教师负责,彼此之间缺乏分工与合作,因此学生的互相交流和启发难以保证。
6.①重知识轻能力;②片面;追求分数;③影响学生心理健康;④制约教学改革。
7.①从侧重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②从侧重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③从侧重区分性功能到发挥激励性功能。
8.在教育实际工作中意义:①更深刻地了解教育现状;②激发问题意识;③改进教学。
在教师职业发展上的意义:①研究给教师的工作注入了新的内容,提供了新的思考机会;②在参与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之间,教师与专业研究者之间加强了联系,教师的专业知识也得到拓宽;③研究使教师学会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增强观察问题的能力;④研究开阔了教师的眼界,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
9.信度又称可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所测试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0.效度在测量学上也称为测验的有效性,指一项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
1:[论述题]材料分析题:1. 善待学生的提问答: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敢于提问是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标志,也是发展学生好奇心和判断能力的不可缺少的途径。
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争论的精神,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对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候看起来特别可笑,丝毫不会引起我们老师的注意,有的甚至遭到了我们老师的打击讥讽,教师的言行不仅仅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就泯灭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但片段中的教师以他的智睿激起了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答案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思维,让孩子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智慧地分析了谁是马克思的依据,让其创造力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令人震撼。
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
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教学的发展发展的今天,这样一种理念要落实在教学行为上,需要教师改变以往陈旧的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只有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学生的引导者、知识的探究者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才有可能落到实处。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善待学生的发问。
德国的阿明?克伦茨《风不吹,它睡了吗?》一书,有两句话:"孩子的问题不存在重要不重要之分。
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有他的原因,每一个问题的存在本身就说明的它的重要性。
”"孩子的问题没有一个是愚蠢的!如果问题真的多余,孩子也不会提出来。
”2."四颗糖的故事”答:批评学生也是一门艺术。
陶先生给的四块糖果,并不是普通的"糖果”,这糖果倾注了陶先生的爱心,它蕴含一种难能可贵的教育理念,折射出一种较高的教师智慧。
体现了陶老先生的平等之心,理解之心,宽容之心。
陶先生在给糖果的过程中,他与那个学生的心灵差距也在慢慢的就拉近了,沟通也渐渐融洽了。
随着老师对学生粗暴做法的理解,冷静之下的学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即刻认错。
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往往一味的批评指责,雷厉风行地粗暴禁止,丝毫不起作用。
所以,在教育中,老师要摒弃以往的对学生疾言厉色的训斥,要真正教育好孩子就要从孩子的心灵入手,在心灵的交流中唤醒每个孩子内心深处向上向善的本性。
从孩子心灵世界中洞察变化和发展,唤起他们心灵深处自我矫正的愿望,潜移默化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善待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学生、扶持学生学生的心灵是单纯的、透明的,但经常会有不健康的因素渗透进入。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要克服教育过程中的简单粗暴,用教育的艺术与智慧去开启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心灵健康地成长,就像夏禹治理黄河水那样,既然堵不住黄河水,那就把黄河水"导”向合适的地方。
要全面了解事情的,细致观察,多动脑筋,循循善诱,批评教育时特别要同学生心理相融、感情相通,让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真爱”,这样才会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3. 在学习《我的一家人》时,孩子们上台夸爸爸。
一个男孩子自豪地夸自己的律师爸爸,一脸得意。
紧接着,另一个孩子介绍自己的爸爸是个修理工时,则被许多同学嬉笑。
老师看在眼里,没有对孩子的发言做正面评价,而是灵机一动,编了个童话:狮子大王开着宝马车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可到了半路车坏了,焦急万分,熊爸爸(修理工)及时赶到,帮狮子大王修好了车,使狮子大王及时参加了会议,狮子大王非常感谢。
因为童话故事里的人物没有明确的指向性,不会伤害孩子的感情,并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从故事中得到启发:无论什么工作社会都需要,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孩子们更爱自己的爸爸了,一个接一个上台夸爸爸。
答: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对学生不能单看成绩,首要的任务是培养人,在给大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要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爱”,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本案例片段中,"一个男孩子自豪地夸自己的律师爸爸,一脸得意”,而"另一个孩子介绍自己的爸爸是个修理工时,则被许多同学嬉笑”,"老师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