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四补贴政策十年简要回顾

农业四补贴政策十年简要回顾


2012年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
名 称 资金(亿元) 16 1.4 4.25 1 1.3
冬小麦主产区“一喷三防”补助 东北水稻大棚育秧补助政策 东北地区抗旱“坐水种”补助 南方地区早稻集中育秧补助 “稻稻油”三熟制油菜“一促四防”补助
西南干旱地区玉米覆膜政策
合计
9.2
33.15
南方早稻集中育秧补助
粮食直补(2004年开始)
政策目标: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 生产稳定发展。 主要内容:补贴对象是种粮农民。具体补贴 品种及补贴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家的 指导性意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自主制定。 可以按照计税土地面积、计税常产或粮食种 植面积进行补贴。通过“一卡通”直接兑付 给种粮农民。

农机购置补贴(2004年开始)

执行情况:2004年,中央财政安排0.7亿元在全国 66个县开展试点。此后,范围不断扩大,2008年 扩大到全国所有农牧县和农场。补贴种类扩大到 12大类45个小类180个品目,各地还可根据本地农 业发展需要自行增加不超过20个品目的其他机具 列入补贴范围。
存在问题:农机价格被人为推高;农民倒卖农机 牟利;企业和经销商骗取套取补贴;管理部门以 权谋私。
116
131 142 151 151 151 151 151 151
120
1 3 28.53 38.7 41.53 66.63 123.4 198.5 204 220 224
1
3 6 20 40 130 155 175 200
276 716 795 835 860 1078
2002年以来“四补贴”变化情况
亿元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年份
种粮直补
农资综合补贴
良种补贴
农机具购置补贴
2012年“四补贴”构成比例
农机具购置补贴 12%
种粮直补 9%
良种补贴 14%
农资综合补贴 65%
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 补助——“五补贴”?
谢谢大家!
政策落实四项基本要求


资金的使用要与技术措施挂钩,不能把钱 一发了事。 原则上采取物化补助的方式,以省或县为 单位,集中公开招标采购物资。 坚持张榜公布,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做 到公平公正公开,防止贪污挪用截留等现 象发生。 优先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
——余欣荣副部长在春耕生产督导动员会上的讲话
“稻稻油”三熟制油菜“一促四防”补助



政策目标:通过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植物生长 调节剂、杀虫剂、杀菌剂等混配液,促进油菜及 早成熟、防花而不实、防早衰、防菌核病、防高 温逼熟,促进油菜及时收获腾茬,确保早稻适时 栽插。 政策范围:对南方三省1300万亩“稻稻油”三熟 制油菜“一促四防”给予补助,其中江西400万亩、 湖北200万亩、湖南700万亩。 政策要求:对“一促四防”所用叶面肥、农药等 给予补助,每亩补助10元。补助对象为落实油菜 “一促四防”技术措施的植保社会化合作组织、 专业合作社和农户。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2年以来“四补贴”总体情况
年份 合计金额 种粮直补 农资综合 补贴 良种补贴 农机购置 补贴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1 3 145 173 310 514 1030 1275 1345 1406 1653

农资综合补贴(2006年开始)


执行情况:2006—2007年,农资综合补贴分别为 120亿元、276亿元。2008年由于化肥、柴油等农资 价格持续上涨,中央追加补贴资金,累计达到716 亿元。2009年开始按“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 增不减”原则,根据化肥和柴油价格的变化实施 动态调整机制。2009-2011年分别为795亿元、835 亿元、860亿元。截至目前,今年财政部已累计拨 付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8亿元。 存在问题: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的问题。农机作业 用油补贴问题。
农机购置补贴(2004年开始)

政策目标:鼓励农民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 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节本增收。 主要内容:补贴对象是农民、农场职工、农民专 业合作社等。补贴区域内的补贴对象提出购机申 请,通过资格审查后签订购机补贴协议,农民只 需交纳扣除补贴金额后的差价款即可提货,补贴 资金由财政部门统一与供货方结算。补贴标准包 括:不超过30%的补贴比例,汶川地震重灾区、 重点血防疫区比例可提高到50%;单机补贴额原 则不超过5万元,部分大型机械可以提高到12万或 20万元。
农作物良种补贴(2002年开始)


执行情况:2002年开始对东北地区1000万亩高油 品种大豆实行良种补贴。2003年增加小麦良种补 贴,2004年设立水稻和玉米良种补贴,2007年增 加棉花和油菜两个品种,2010年启动青稞良种补 贴,并试点花生良种补贴。补贴范围逐步扩大, 资金规模逐年增加。良种补贴已经由大豆一个品 种扩大到主要粮食品种和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 补贴范围已经扩大到主要作物的优势产区,从 2009年起,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在全国31个 省(区)实行全覆盖。 存在问题:以直接现金发放的方式。以良种折价 的方式。面积虚报问题比较严重。工作量大,基 层负担重。

农机具购置补贴情况
年份 资金情况 总量(亿元) 增量(亿元) 增幅 实施情况 省份(个) 县数(个)
2004
2005 2006 2007
0.7
3 6 20
0.7
2.3 3 14 329% 100% 233%
16
31 31 31
66
500 1126 1716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40 130 150 175 200
20 90 20 25 25
100% 225%
15%
16% 14%
31 31 覆盖全部 31 农牧业县 31 31
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

指在总结多年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常年易发生的农业自然灾害和当年极 端天气预报,分作物、分区域进行风险分 析,针对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最关键制约 因素,筛选确定的减轻灾害损失、促进增 产增收的最为关键、最为有效、最为实用 的技术。
农业“四补贴”政策十年 简要回顾
农业部财务司 刘志国
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两个阶段

改革推进型农业 (1978——2002年)

补贴推进型农业 (2003年——至今)
7件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取消农业税,调整国家和农民的分配关系。 实行农业生产补贴,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 全面放开粮食购销,迈出农产品市场化改革的决 定性步伐。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动农民造林护林积极 性。 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真正意义 上的免费义务教育。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民后顾之忧。 清除不合理政策和限制,公平对待农民工。

粮食直补(2004年开始)


执行情况:2004年共29个省(区、市)实行 粮食直补,2006年补贴范围扩大到全国31个 省(区),补贴品种涵盖了主要粮食作物。 从2004年的11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51亿元 (占现行包干的粮食风险基金的50%),此 后一直维持在151亿元的水平。 存在问题:演变为收入补贴。补贴标准偏 低。监管方面

政策目标:支持农民积极使用优良作物种子, 提高良种覆盖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产 品品质,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 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

主要内容:补贴对象为使用农作物良种的农 民和农场职工。根据“政策公开、直补到户、 据实结算”原则,按照中央规定的补贴标准 和农户实际种植品种及种植面积,对水稻、 玉米、小麦、大豆、棉花、油菜、花生、马 铃薯、青稞等9种农作物进行补贴。
农资综合补贴(2006年开始)

政策目标:缓解柴油、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 对农民种粮的影响,降低种粮成本,保障种 粮合理收益,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 主要内容:统筹考虑柴油、化肥等主要农资 价格变动对农民种粮增支的影响,中央财政 合理安排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弥补农民种粮 增支。具体补贴方案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 际情况自主制定,但原则上按照粮食实际种 植面积补贴。补贴资金发放利用已经建立的 粮食直补渠道,一次性直接拨付到农户。


政策范围:对南方四省(区)12.5万亩早稻集中育 秧给予补助,其中江西3.75万亩、湖南5.625万亩, 广东1.25万亩,广西1.875万亩。 政策要求:补助对象为开展集中育秧,为周围农 户提供秧苗的种粮大户、育秧专业户、农民专业 合作组织等。每亩秧田补助800元(折合每亩大田 40元),主要用于统一采购软盘、棚膜、竹弓等 育秧设备。采取“先育秧、后补助”的方式,由 县乡政府统筹安排使用补助资金,统一组织实施。 根据育秧主体和农民签订的合同及农民购买秧苗 的单据据实核实面积后补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