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基本须知

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基本须知

申请成立市级社会团体基本须知
一、社会团体的概念
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二、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应当具备的条件
中国公民、法人均可以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发起人数量不少于五人,具体条件:
(一)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总数不少于50个(个人会员应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单位会员是除国家机关以外的独立的社会组织)。

(二)有规范的名称、章程和相应的组织机构。

(三)有固定的住所(社会团体对其住所应有独立使用权,不得与其他机构合属办公,不得设置在私人寓所内。

住所应相对稳定。


(四)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专职工作人员主要是指专门从事社团工作,由社团以自有资金解决其工资、保险和福利待遇,没有其他正式工作的人员)。

(五)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活动资金不低于3万元人民币。

(六)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七)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三、社会团体名称的要求
(1)社会团体的名称应当与其业务范围、成员分布、活动地域相一致,准确反映其特征。

(2)社会团体名称的构成:行政区域的名称、业务范围的反映、社会团体性质的标识(一般称为协会、学会、研究会、促进会、联合会、联谊会、商会等)。

(3)地方性社会团体的名称不得冠以“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

(4)社会团体一般不以人名命名。

(5)社会团体的名称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要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不得含有封建迷信、落后、不健康的习俗以及与我国现实国情不符的内容。

四、业务主管单位的要求
1、条例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有关行业、学科或者业务范围内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

2、如何确定业务主管单位:社会团体发起人按照其拟定的业务范围自行确定业务主管单位。

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能应当涵盖拟成立社会团体的业务范围,并能够对拟成立社会团体进行业务指导。

社会团体业务范围涉及多个部门的,可以根据主要
的业务范围确定业务主管单位,并根据需要征求其他相关单位的意见。

3、基本管理职责:(1)负责社会团体成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的审查;
(2)监督、指导社会团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依据其章程开展活动;
(3)负责社会团体年度检查的初审;
(4)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社会团体的违法行为;
(5)会同有关机关指导社会团体的清算事宜。

4、业务主管单位对申请成立的社会团体应审查的内容:
(1)成立该社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申请筹备的社团拟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负责人的政治情况及在本行业、学科、专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
(3)申请筹备的社团的经费来源渠道;
(4)社团拟发展的会员及分布情况;
(5)申请筹备的社团已具备社团法人条件的证明。

五、申请成立市级社团的会员要求
市级社团会员分布要具有广泛性,活动地域必须遍及市区及大部分县(市、区);会员应具有代表性,其身份必须与业务范围相符合,并在其业务(行业、学科)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

国家机关、党的各级组织及其工作部门不能作为单位会员参加社会
团体。

民政部门将对会员身份信息进行核查。

六、负责人任职要求
社会团体的负责人是指会长(理事长、主席)、副会长(副理事长、副主席)、秘书长,分会会长(主任委员)、分会副会长(副主任委员),不包括名誉职务、常务理事、理事。

任职要求为政治素质高,在业务领域内具有权威性,身体状况良好,年龄一般不得超过70周岁。

社团法定代表人一般应由会长担任。

如因特殊情况需由副会长或秘书长担任法定代表人,应出具会长授权书,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担任,并在章程中写明。

负责人涉及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兼任社团职务的(包括领导职务和名誉职务、常务理事、理事等),在申请成立登记时需提交按干部管理权限出具的有关批准文件。

七、组织机构人员比例应合理
社会团体组织机构人员比例要合理,原则上理事不超过会员总数的1/3,常务理事不超过理事的1/3,社团领导职务须少于常务理事人数,形成一个结构科学、运转高效的领导机构。

八、国家公职人员兼职问题的要求
根据国家《公务员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

因此公务员兼任社团职务,需出具所在单位同意其兼职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的书面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