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1.1.1分馏塔区成品到货2台设备,达到设备就位条件,其主要参数如下表:
1.1.2设备最重的为原料油缓冲罐罐体,重约3
2.5t,顶高30m,施工难度较大,本方案主要就原料油缓冲罐罐体进行核算。
1.2编制依据
1.2.1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石油勘察设计院设计的20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施工图纸等技术文件;
1.2.2《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J515-90;
1.2.3《石油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规范》SH/T 3536-2002;
1.2.4《大型塔类设备吊装安全规程》SY6279-1997;
2 施工程序
2.1吊装作业的主要施工程序为:
吊装场地平整→设备裙座安装→吊耳安装→辅件准备→吊车站位、挂绳→试吊检查→正式吊装提升→设备就位、组对环焊缝。
2.2设备吊装的先后顺序为:
蜡油汽提塔→原料油缓冲罐裙座→原料油缓冲罐罐体
3施工方法
3.1施工准备
3.1.1为了行车及吊装安全,设备基础周围的吊装场地及行车通道应平整夯实,打腿处垫好枕木,以保证吊车负载时地面不会沉降。
3.1.2设备检查合格后安装吊耳。
原料油缓冲罐罐体上的可能阻碍钢丝绳旋转或可能碰臂杆的平台悬臂梁等暂不安装。
3.1.3 160t汽车吊进场,且站位良好。
钢丝绳、滑车组等施工机具经检查运转良好。
3.1.4 清出吊装作业区,起重施工人员到位。
吊索捆绑仔细,不与尖锐棱角接触(实在无法避免时应采取垫胶皮、木块等保护措施),无叠绳现象。
3.1.5 设备及基础验收合格,设备安装调整用垫铁按照规范要求摆放好。
3.1.6 设置吊装警戒线、标识出吊装作业区。
3.2 施工方法
3.2.1根据现场机具情况,采用160t汽车吊主吊,55t履带吊溜尾的施工方法。
3.2.2蜡油汽提塔和原料油缓冲罐裙座在塔顶封头焊缝(对口焊缝)向下约500mm处焊好2个对称布置的DN150管轴式吊耳,吊耳周围应无明显障碍物,使钢丝绳在吊装过程能顺利滑动。
溜尾采用直接绑扎设备,用卸扣锁紧。
3.2.3原料油缓冲罐罐体由于重量大、高度高,为了安全施工,在顶端焊接板式吊耳以便挂绳吊装。
溜尾采用直接绑扎设备,用卸扣锁紧。
3.2.4正式吊装时,160t汽车吊缓慢起钩,55t履带吊慢慢溜尾前送,当设备完全直立后,溜尾绳松开;160t向设备基础方向转臂,将设备吊装就位。
3.3 受力计算
3.3.1 作业基本参数
3.3.1.1吊车机身回转中心到臂杆回转轴线距离d=2.4m,臂杆回转轴线距离地面3.4 m。
3.3.1.2 查160t汽车吊的性能参数表,按照75%负荷率表(47t配重),只能取臂杆L=35.1m,作业半径R=9m,其额定起重量G=35t。
空间净距计算如下:设备高31m(其中考虑基础高0.5m,罐体提高1m放入裙座内就位,设备高29.3m),筒体半径2.2米,臂杆宽按1 m,对罐顶:
臂杆顶端高度H=(35.12-11.42)1/2+3.4=36.6 m,
吊装净空△H =36.6-31=5.6m(吊装高度够)。
X=5.6×(9+2.4)/(36.6-3.4)
=1.92m<2.2+0.5(臂杆一半)=2.7m,臂杆碰设备。
3.3.1.3按照85%负荷率表(47t配重),只能取臂杆L=40.7m,作业半径R=8m,其额定起重量G=35.6t。
空间净距计算如下:
设备高31m(其中考虑基础高0.5m,罐体提高1m放入裙座内就位,设备高29.3m),筒体半径2.2米,臂杆宽按1 m,对罐顶:
臂杆顶端高度H=(40.72-10.42)1/2+3.4=42.75 m,
吊装净空△H =42.75-31=11.75m(吊装高度够)。
X=11.75×(8+2.4)/(42.75-3.4)
=3.1m>2.2+0.5(臂杆一半)=2.7m,臂杆不碰设备,安全。
设备吊装模拟图见附图。
3.3.2蜡油汽提塔、原料油缓冲罐裙座选用管轴式吊耳,对称焊于设备顶端。
具体尺寸如下表:
原料油缓冲罐罐体选用δ24板式吊耳,2个对称焊于设备顶封头上。
注:吊耳焊接应按根据材质选用相应焊条,所有焊缝为连续焊,焊角高度为10mm;
3.3.3 吊重计算
根据设备情况,待吊装的最重的设备为原料油缓冲罐罐体,重约32.5t,吊钩和钢丝绳重约3t。
根据SHJ515-90《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对于吊车吊装而言,其吊装计算质量G应为设备质量G0与吊具(吊钩、索具等)质量g。
之和,而不需考虑动载系数。
也即:
G=G0+g。
计算重量G=32.5+3=35.5t。
分析设备受力,每侧吊耳T=G/2=17.8t。
3.3.4 钢丝绳计算
3.3.
4.1 主吊绳计算
选绳型为φ36.5-6×37+1,σb=170Kg/mm2,一对8米长绳扣,其单根破断拉力P破=85.6t。
每侧绳扣缠1圈2股,折减系数0.75。
由3.3.3计算,钢丝绳最大受力为T=17.8t,安全系数K安=2×85.6×0.75/17.8=7.2,安全。
3.3.
4.2溜尾绳计算
溜尾绳用φ24-6×37+1,σb=170Kg/mm2,12米长一对,其单根破断拉力P
破=29.3t,溜尾处受力约19.7t,按静载荷处理,绑2圈4股,安全系数K安=4×29.3/19=6.2,安全。
溜尾吊车参数取臂杆L=30.5m,作业半径R=7m,其额定起重量G=21.84t。
满足设备吊装要求。
吊点选在人孔下300mm左右,采用钢丝绳直接绑扎锁紧的方法。
4主要施工设备
5主要施工手段用料计划
6 质量保证措施
6.1根据方案向吊装施工人员做详细技术交底,使他们熟悉方案,并能严格按方案进行施工。
6.2 吊装前对机具和设备认真检查、维护,确保其工况良好。
6.3 吊车、倒链等起重运输机具操作应轻缓,就位时以点动为主。
施工过程中设一人总指挥,各吊车有专职指挥,多人监控。
6.4 用醒目标志划出吊装作业区,区内,除吊装作业外,禁止其它作业。
6.5 吊装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坚决服从总指挥安排。
6.6 吊装场地(吊车站位行走路线等)必须平整夯实,以防地基下陷而发生事故。
6.7 吊装前增加临时质量保证措施,如在运动件上涂抹黄油等,保证其转动自如。
尖锐棱角应打磨光滑。
吊耳焊接须由持证焊工按施焊工艺要求施焊,焊缝均由专职质检员检验合格,并进行渗透探伤。
6.8 吊装前一定严格检查,确认无误后,进行试吊,试吊高度为100~200mm,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正式起吊。
6.9 重物提升过程中应均匀平稳,落下时应低速轻放。
7 安全保证措施
7.1 吊装时应设置警戒线,用醒目标志划出吊装作业区,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7.2 吊装施工人员有明确分工,集中精力,听从指挥。
没有命令,任何人不得擅离岗位。
7.3 吊装时,现场施工人员不得在工件下面、受力索具附近或其它有危险的地方停留。
7.4 严禁在风力五级或五级以上条件进行作业。
7.5钢丝绳、跑绳等索具严禁和电焊靶线等带电物体接触,必须交叉时应有妥善的保护措施,如保证电焊靶线与钢丝绳间距大于一米,小于一米时,中间应有胶皮等绝缘物体隔离。
7.6吊装过程中,底部应系上拖拉绳,控制设备的摆动,以免设备与吊车及其它物体相碰。
7.7 吊装现场应配备电工、钳工等协助工种,以备急需。
7.8 吊装前对机具和设备认真维护、检查,确保其工况良好。
钢丝绳、跑绳等在吊装前应仔细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7.9施工产生的垃圾、废料应定点堆放,定期清理。
高空施工产生的垃圾不得直接扔下,采用编织袋或其它密闭容器盛装,用绳索或吊车将其放下。
7.10现场应文明施工,材料或半成品堆放整齐。
下班前及时清理场地,做到干净有序。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 施工程序 (1)
3施工方法 (1)
3.1施工准备 (1)
3.2 施工方法 (2)
3.3 受力计算 (2)
4主要施工设备 (4)
5主要施工手段用料计划 (4)
6 质量保证措施 (4)
7 安全保证措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