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中华大家庭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2、知道汉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3、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4、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汉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
教学关键:调查资料,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片土地上,你对我们的祖国了解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华民族大家庭——汉族。
二、探究学习1、认识我们的伟大祖国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2%2、交流自己了解的汉族的资料人口:1042482187人遍布全国各地汉族的先民是华夏族,语言是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汉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三、交流1、小组内互相补充自己还了解了哪些有关汉族的资料2、教师补充四、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汉族,知道了汉族的一些知识。
下节课,我们会了解东北华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请同学们课下提前调查。
《华北地区的民族》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华北地区包括哪些地方。
2、指导汉语普通话是我国通用语言。
3、了解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民族的主要分布人口生产方式及传统节日等情况。
学习过程一、明确目标出示学习目标二、游览民族花园1、出示自学提示1了解华北地区包括哪些地方?2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哪个民族?3知道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民族,主要从事什么行业?以及人口语言文字传统节日等情况。
2、学生自学7——9页内容,在书中画出答案部分,有哪些疑问在书中空白处写上。
3、小组讨论完成下表4、小组汇报三、课堂检测 连线 那达慕大会 黑灰日 汉族 蒙古族 达斡尔族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四、查询资料,了解草原上人们是怎样过节的? 第三课 东北地区的民族 教学目标:1、知道朝鲜族、满族、赫哲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节日。
2、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材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验各民族之间平等、和谐的幸福感,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东北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节日。
教学关键:调查资料、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导入,揭题,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师导入:同学们,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悠久的历史演进中,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每个民族的成员都是中华儿汉族 蒙古族 达斡尔族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女,中国公民。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东北地区的民族。
都说东三省,究竟是哪三省?让我们在地图上找到它们的位置。
那我们属于哪个省的?在这三个地域中生活着朝鲜族、满族和赫哲族,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探究这些民族的特点和风俗习惯。
二、学习民族花园,了解朝鲜族、满族和赫哲族。
(1)师生合作探究,归纳朝鲜族特点师:一提到朝鲜族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呢?生:人口、分布、传统行业。
朝鲜族的资料展开讨论,请同学们看活动提示,谁来大声地读一读?小组合作提示:1、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结合教材,想一想:朝鲜族有哪些民族特色和传统节日呢?2、各小组交流汇报,并展开讨论。
4分钟后各组选派一名组员进行汇报。
(其他组可以进行补充)师:同学们对这项提示还有什么疑问吗?好,现在时间交给大家,马上开始吧!师过渡:同学们,进过组内的充分讨论,相信大家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认真的思考,下面就请组长派代表来汇报一下你们研究的结果吧!师:那么大家归纳一下,我们都应该从那几个方面来汇报呢?生:人口、分布、语言、传统行业、传统节日、服饰文化、语言、饮食文化、礼仪文化。
师: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关于朝鲜族的图片,请大家认真地欣赏,可以把自己看到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
1、服饰2、活动:荡秋千、象帽舞、跳板3、节日:洗头节、婚礼、4、乐器:洞箫5、饮食6、住宅师提问:在众多的传统活动中,为什么跳板深受朝鲜族族人们的喜爱呢?请大家结合搜集的资料想一想。
生汇报。
师:的确,朝鲜民间有句俗话说:“姑娘时不跳跳板,出嫁后就会难产。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传说古代朝鲜妇女受封建伦理的束缚,整天只能待在自家的院子里,不准出大门,妇女们为了能看到院子外面的世界,只好在院内墙根处支起跳板腾空跃身,偷看院外的风光。
其实朝鲜族居住的环境大多是坐落在靠山的平地上,正因为这种居特点,形成了朝鲜族擅长歌舞与运动的民族传统,并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满族、赫哲族民族特色。
师:通过大家的汇报,可以看出同学们准备的资料非常全面,而且概况的又准确到位,相信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我们一定会对朝鲜族的民族特色有更深刻的了解,现在就请各小组结合活动表格对满族和赫哲族的民族特色展开组内交流讨论,请大家看活动要求:1、结合收集到的满族和赫哲族的资料,小组交流讨论,整理材料。
按照要求填写活动表格。
2、组长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组内成员可以进行补充)3、要求汇报全面,有条理,声音洪亮,表达出真情实感。
6分钟后班上汇报。
师:朝鲜族的民族特色让我们对朝鲜族有了重新的认识,大长见识,那么建立清王朝的满族人在分布区域、在生活习俗上又有什么特点?孩子们,看到大家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大家肯定在自己的心目中对这些民族都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现在就请同学们就刚才讨论的内容展开汇报吧!我们不要局限于表格,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语言,在活动结束后我们要评选出班级最佳民族解说员。
指名学生汇报材料,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图片。
课件展示满族图片1、服饰满族服饰(满族的袍服或旗袍是满族的传统服饰。
满族又称旗人,故有旗袍之称。
旗袍,男女老少皆穿。
但是男女名异有贵贱之分。
旗袍款式高雅,清新大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至今仍在流行,深受欢迎。
)2、婚礼3、住宅4、剪纸5 节日课件出示添仓节图片(“添仓节”在农历正月二十五。
添仓节时,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匹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
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
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
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师:在辽宁省的满族人口最多,而且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满族人口也是最多的,但是在寒冷的黑龙江省,生活着一个人口较少,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那就是——赫哲族,大家对赫哲族有哪些了解呢?哪个小组汇报一下?组内整理材料,然后指名汇报搜集资料。
课件补充展示1、赫哲族的传统捕鱼工具。
师:从这些捕鱼工具你有什么想法呢?师:赫哲族的捕鱼方式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观看短片。
(播放视频)师:通过刚才的观看,谁来说一说呢?师:是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
是全国人口最少的民族,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战乱、疾病等原因,人口大量死亡,濒于民族灭亡的境地,一度只剩下30O余人。
新中国成立后,赫哲族人获得了新生。
赫哲族人长期从事渔业生产,积累了丰富的捕鱼经验。
同时,他们也开展了多种经营,如农业、养殖业等,其生活已呈现富裕繁荣的景象。
三、总结升华师过渡:孩子们,通过刚才的交流和探讨,让我们领略了这三个少数民族的不同风情。
其实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民族特色,但不管我们身穿哪种颜色哪种款式的衣服,不管我们居住在祖国的哪片地域,我们永远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祖国永远是我们共同的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用自己的勤劳智慧传承着中华文明,谱写出了祖国的繁荣与昌盛。
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万岁!中华大家庭永远和谐、幸福。
作业布置:1、向家长讲解东北地区的民族特点和习俗。
2、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完成一件剪纸作品,展示交流。
板书设计:东北地区的民族人口分布传统行业传统节日服饰朝鲜族满族赫哲族《西北地区的民族》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西北地区包括哪些地方。
2、了解本课所介绍的几个民族的主要分布、人口、生产方式及传统节日等情况。
3、受到爱国教育,民族团结教育。
二、重点:了解西北地区几个少数民族的自然情况。
难点:理解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新疆舞蹈视频《掀起你的盖头来》,引入新课,板书课题:西北地区的民族2、PPT 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读3、学生看书学习21页内容,学习思考西北地区包括哪些地方。
4、西北地区生活着汉族和其他许多少数民族,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回族等6个少数民族的自然情况。
5、PPT出示学习目标6、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每个小组完成两个民族自然情况的填写。
7、各小组汇报8、观察填写好的表格,有哪些发现?学生的发现老师的发现等。
9、介绍民族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纳顿节、剪马鬃节等10、介绍民族服饰特点。
11、介绍民族小吃特点。
12、学习书中23页24页内容,,想一想“花儿”为什么受到西北地区民族的喜爱?13、欣赏青海民歌对唱14、课堂练习连线回族开斋节东乡族古尔邦节撒拉族纳顿节土族六月六保安族剪马鬃节裕固族15、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16、在歌声中结束本课板书设计:西北地区的民族西北地区包括哪些地方回族东乡族撒拉族土族保安族裕固族第六课西南地区的民族(上)第一课时民族花园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知识与能力: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了解西南地区的各个民族的情况。
教学难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述法、情景法、启发式教学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间:一课时第一课时民族花园一、谈话引入新课。
我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和西藏自治区。
这里居住着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
同学们,你知道这些民族的名称吗? 他们都分布在西南地区的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漫步民族花园,去寻找他们的足迹吧! 二、学习新课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2、阅读并思考,回答问题。
(1)本课介绍了西南地区的哪几个民族?他们都分布在什么地方?人口多少?传统上主要从事什么业?(2)他们都分别使用什么语言?传统节日是什么?3、出示这几个民族的图片,以及文字和传统节日的图片,让同学们感受一下。
4、想一想,连一连。
白族新米节哈尼族阔时节傣族目瑙纵歌傈僳族尝新节佤族三月街拉祜族泼水节纳西族中元节景颇族火把节三、课外拓展小调查:你的家乡居住着哪些民族?这些民族有哪些特色的生活习俗?向你周围的人了解一下,并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在资料卡上。
板书:1、民族花园白族云南省、湖南省、贵州省哈尼族云南省傣族云南省傈僳族云南省、四川省佤族云南省拉祜族云南省纳西族云南省、四川省景颇族云南省第二课时阅读与思考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了解了西南地区哪几个少数民族吗?他们主要分布在哪几个省?2、哈尼族以善于什么闻名?二、新授1、出示图片:哈尼梯田2、阅读与思考:(1)哈尼族的梯田耕作文化是怎么形成的?(2)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有何意义?(3)哈尼梯田被称作什么?生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