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周周末作业
一、选择题
1.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非常密切的是()A.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原子的核内中子数
D.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一种元素的原子变成离子()A.一定失去电子 B.一定得到电子
C.有可能得到或失去
D.既得不到电子也不失去电子
3.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同种元素的微粒的是()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4.月球土壤含有大量氦3原子,它可能成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
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
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元素B.硅元素C.铁元素D.铝元素
6. 下列符号中,只表示微观含义、不表示宏观含义的是()A.Ag B.2H C.S D.Fe
7. 海南椰树集团生产的“椰树牌矿泉水”荣获“中国国宴饮料”称号。
这种矿泉水是一种()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
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澄清的石灰水B、人体呼出的气体
C.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D.冰与水的混合体
9.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水蒸气
B.氮气
C.液态氧
D.水银
10. 市售的“脑黄金”(DHA)是从深海鱼油中提取的,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36H51COOH,则该物质属于( )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11. 物质①单质②氧化物③化合物④混合物,不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是()
A.仅①
B.仅②③
C.仅④
D.①②③④
12. 将少量的高锰酸钾溶解在水里,形成的溶液用来消毒,该消毒液是()
A.纯净物
B.化合物
C.单质
D.混合物
13.下列物质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水
B.五氧化二磷
C.高锰酸钾
D.二氧化硫
14. 小林用凉开水养鱼 不一会儿鱼全死了。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原子
B.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
C.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水分子
D.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元素
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15.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1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
B.氧气不易溶于水,可加压贮存在钢瓶中
C.液态氧为蓝色液体
D.氧气变为固体时呈雪花状为淡蓝色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B.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合反应
C.凡是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也不能燃烧
D.蜡烛的燃烧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18.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 A.防止试管炸裂 B.防止水被吸入试管
C.防止氧气产生太快无法收集D.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19.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
A.防止试管炸裂
B.防止水被吸入试管
C.防止氧气产生太快无法收集D.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0. 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A.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B.伸入燃烧的木条
C.加水观察气体的溶解性
D.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二、填空题
1.元素是具有相同的_______(即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由_______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_______,这种化合物叫氧化物。
3.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组成的,是由_______构成的。
4.在氧化铜、氧化镁和五氧化二磷中都含有_______元素,它们都属于_______物。
5.写出下列物质的元素符号或名称:
Ca_______,铜_______,氯_______,铝_______,Mg_______,Mn_______,银_______。
6.写出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述式(或方程式)
①木炭燃烧
②硫燃烧
③磷燃烧
④铁燃烧
7.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色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氧气______溶于水,液态氧为___________色,固态氧为_______色。
8.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 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_ __ __
(4)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反应
(5)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__________进行(填“能”或“不能”).
(6)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某银白色的金属在空气中点燃,能够剧烈燃烧,并发出耀眼的白光,则该金属是由_______构成的,是由_______组成的。
燃烧时它是和空气中的由_______构成的、由_______组成的_______气反应,生成了白色粉末状的物质_______,所以生成物中一定含_______元素。
2.下列物质:①空气,②氧气,③二氧化硫,④五氧化二磷,⑤高锰酸,⑥氯酸钾,⑦氯化钾,⑧河水,⑨糖水,⑩汽水。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有氧元素的是__________;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____。
3.下面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A. B. C. D.
用序号填空:
(1)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2)属于同种元素的是;(3)表示阳离子的是;(4)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4.下列物质中: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氯酸钾E、五氧化二磷F、红磷G、高锰酸钾,其中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
2.下图是1~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核电荷数的关系图。
试回答:
(1)一个水分子(H2O)共有个原子核、个质子。
(2)一个Mg2+核外共有个电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通过上图你能发现哪些规律?请写出其中一个。
3.某同学想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作催化剂的知识,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你完成实验报告和实验分析。
①比较步骤1和步骤2可得到结论:过氧化氢溶液不加热无氧气放出,稍加热就有氧气放出。
②比较步骤1和步骤3可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步骤4和步骤5可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