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交换标准及交换平台技术架构

数据交换标准及交换平台技术架构


背景:关键概念

健康档案(EHR):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管理(疾病防治、健
康保护、健康促进等)过程的规范、科学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 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信 息多渠道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的信息资源 (文件记录)

电子病历(EMR):病历是医疗机构在特定时间,对门诊、


数据交换标准是为了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而建立 的一套通用的数据文件的格式规范,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可 靠和有效,并提高数据交换的速度。 数据交换标准的主题是数据文件的格式,信息表达的标准化、代 码化是信息交换的基础,二者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单词与句子之间 的关系。信息表达标准是数据交换标准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内容。
分类与编码 标准 其他编码
个体标识代码、人口学及社会经济学特征代码等13类卫生信息数据元值 域代码(试行) 居民健康档案医学检验记录的常用LOINC代码 卫生信息数据集编制规范 个人基本信息、儿童保健、妇女保健、疾病控制、医疗服务、疾病管理 等相关的34类基本数据集标准 门诊、住院、转诊等相关的17类基础模版数据集(试行) 卫生监督信息基本数据集标准
数字化医院和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 面对的关键问题





存在大量异构的平台和应用系统。 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实施体系中,有一个较为复杂的中心系统。 存在多种标准、多元数据,多种应用和技术平台。 实现信息系统集成,数据共享,消除信息孤岛,标准是基础。 区域协同,信息交换,标准需先行。 标准和标准强制机制。标准实际是存在的,有很多国际标准可 供选择和参考,如HL7,DICOM,IHE,XML等,但是用户很难确认现 有系统是否遵从相关的标准。 把握好行业规范要求和支撑技术先进性 如何为在区域范围内的不同的医疗信息系统提供一个方便、灵 活的信息交换机制。
不同部门间信息系统兼容和信息交换共享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
信息 采集 统一规则 交换
传输
数据元与代码
信息 处理
概念 标准:规范或统一规定
名词 分类与编码 以科学技术成果和先进经验为依据 术语 共享文档规范 有关各方共同起草, 公认或基本上达成共识
统计指标体系
信息安全规范 隐私保护
…… 由标准化权威机构批准
省部级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建设、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等3类技术解决 方案 医学数学成像和通信(DICOM)标准 V 3.0
我国卫生信息标准制定情况
计划 实际 年度 数 数
2008
正在研制 发布/报批数 送审数 数
10 7 8 0 0 0 -
S% <> +- =|
17
中国医疗信息化应用面临的关键难题
面临难题
信息技术体系架构
–没有统一的信息技术体系架构 –多系统应用的技术架构不同
建议 灵活的信息技术架构
–基础设施架构-灵活的、应对未 来业务成长可扩展的架构 –应用架构-运用“构建一次,复 制多次”的方法开发和推广主要 的IT应用系统,以加速实施;并允 许各业务部门一定程度的定制 –数据架构-实现较大范围内,不 同类型数据之间的共享
国家卫生信息标准体系框架
基础类标准
标准体系与 技术指南 数据类标准
数据元
医学术语
卫生信息模型
技术类标准
系统功能规范
系统技术规范 不同国家、不同组织的卫生信息标准分类不
分类与编码
同,反映了特定的分类目的和卫生信息标准 信息安全规范
发展的进程
共享文档规范
数据集
标准分类没有对错和优劣之分,也没有最佳 管理类标准
测试与评价 隐私保护规范 监理与验收
方案,类别之间没有严格界限
一级类目
二级类目 总体框架
三级类目
标准名称
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分类 卫生信息标准体系
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术语规范 卫生信息参考模型 卫生信息共享电子文档信息模型
基础标准
术语标准 信息模型 数据元标准
卫生信息数据元目录编制规范、卫生统计指标数据元目录编制规范、卫 生信息数据元目录 卫生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编制规范

2009
8 7 8
10 7 8

2010

2011

2012
108
7
133
44
126
41
6
2
1
1

2013
目前)
22 23 0 9 14 (截至 年 目前以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卫生信息平台以及主要业务系统为重点的
192 相关标准规范已基本制定出台,能够满足区域医疗互联互通建设的基本要求 160 225 17 16 合计 (不含2007 年4 项)
否符合无法验证,均是声称符合标准。
信息孤岛
传 染 病 监 测 系 统
实 验 室 管 理 系 统
标准的基本概念
卫生信息标准是专门为医学信息产生、信息处理及信息管理等信息工作制定
的各类规范和行动准则,涉及信息采集、传输、交换和处理等整个医学事务
处理过程。信息标准化目的是实现互操作性(互联互通),即系统之间能够 传输数据,并且能够被准确地理解。信息标准化是实现不同领域、不同层次、
住院患者临床诊断治疗过程的系统、规范记录。健康档案与病历 有区别,但更有联系。病历是健康档案的主要信息来源和重要组 成部分,健康档案对病历的信息需求,并非病历的全部,具有高 度的目的性和抽象性
一、前言
背景:关键概念
卫生信息网络(HIN-DYHIN-SCHIN-NHIN):




最基础的层面来看它是由节点和链接构成的物理 网络。 从应用领域层面上他是提供区域内跨越不同规模 实体机构的医疗信息交换的通用平台。 它是基于网络的网络。只不过其网络的节点是指 通过网关在卫生信息网络进行卫生信息交换的医 疗卫生信息机构。 网关是卫生信息网络规范定义(通过安全可靠可互 操作卫生信息)的实现实例
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达成的目标
工作流程合理化(结构优化)
管理决策合理化(目标优化)
员工行为合理化(知识优化)
再造企业的神经系统(信息流)
改善企业的血液系统(资金流)
优化企业的消化系统(物 流) 强化企业的运动系统(工作流)
需求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系统:系统分割、相互独立、连续性和协调性
一、前言
背景:关键概念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DHIC):是连接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基 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是不同系统间进行 信息整合的基础和载体。从业务角度看,平台可支撑多种业 务,而非仅服务于特定应用层面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以健康档案信息的采集、 存储为基础,能够自动产生、分发、推送工作任务清单,为 区域内各类卫生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活动提供支撑的信息 平台。平台主要以服务居民为中心,兼顾卫生管理和辅助决 策的需要
目的是促进最佳的公共利益
3
系统接口标准
系统技术规范
……
测试规范
……
信息表达标准与信息交换标准

信息表达标准 包括 :


名词术语标准:对每一个对象进行确切描述、命名和(或)编码。名词 定义属于术语标准,制定术语标准的意义就是对概念严格定义,明确其 内涵和外延,反映出其基本特征,力求达到术语的精确性和单一性,即 一词一义(避免多义词),一意一词(避免同义词),从而避免信息交 流过程中的歧义和误解; 分类代码标准是将信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分类,然后一一赋予 代码,使每一项具体信息与代码形成唯一的对应关系,为数据记录、存 取、检索提供一种简短、方便的符号结构,从而便于实现信息处理和信 息交换,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且增强信息的保密性。信息分 类编码是信息化社会中对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加工处理、综合利用的必 要技术手段。
分散与隔离
–信息部门负责应用开发与维护, 整体IT指导作用有限 –没有可遵守的IT治理策略与标 准 –供应商数量、规模、服务能力 差异很大
标准化
–统一的信息技术体系架构蓝图 –统一的信息技术建设原则与管理 政策 –制定共同遵守的信息技术标准
整合的难度
–应用系统之间仅有限集成 –数据不一致,且很难共享 –跨越部门的管理鸿沟
数据标准 数据集标准
指导性 健康档案 电子病历 其他
共享文档规范
系统功能规范
总则、转诊记录、疾病报告、实验室检查用药记录、用药记录等5部分 卫生信息共享文档规范
妇幼保健信息、社区卫生服务、、卫生监督、远程医疗、新农合等5类 信息系统功能规范 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标准
系统建设技术 规范
方法:构建基于行业标准的数据总线的 医疗卫生信息高速公路


传统的区域医疗信息整合思路:应用层统 一,厂商统一,太上层,很难,很费事, 扩展性和灵活性差。 基于数据交换标准服务的高速公路模式: 在基于先进的SOA架构下,在数据交换的较 低层实现数据的标准化交换和共享,有效 地实现了数据标准、标准强制和交换机制 的完美统一,因而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中 性开放的系统架构,便于接纳和扩展不同 功能类型、不同时期、不同厂商的不同的 应用系统。
数据交换标准 及交换服务平台技术架构
四川省卫生信息中心 林 晓 东 2014年8月
必要性: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说,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和统一的标准,多以“单兵作战”为主。有人将它 形象地表述为处于信息系统开发的“春秋战国”时 代,属于小作坊“烟囱”式开发。 虽然颁布了一系列卫生信息标准,但信息系统是


流程:业务流程不统一、不规范 需求:需求分析缺少理论方法,项目和IT驱动 现状:纵向信息系统,“烟囱”、“孤岛” 基础:理论研究薄弱,信息标准研究起步较晚 资源: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短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