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残疾人的心理与沟通培训教材PPT(共 37张)
残疾人的心理与沟通培训教材PPT(共 37张)
第一次见面可以尽量多地告知对方关于 你的信息,让他有信任和安全感。
来到他们的身边和离开他们的身边一定 要有声音或动作示意
22
与视障残疾人相处的几个误区
对他(她)讲话时先说他(她)的名字, 提示正在对他(她)说;并保持正常的 语调和语音与他们讲话
指示方位要清楚准确。如“把水杯放在 你自己的前面”,而不是“把水杯放在 那儿”;“在你左前方一米左右”,而 不是“在这里”
8
《残疾标准》的变化和特点
1、类别由原来的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 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病残疾五类增加为 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 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六类,即把“听力语言残 疾”分列为“听力残疾”和“言语残疾”两类,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所规定残 疾类别一致。
9
15
不同类型残疾人的性格特征
听障残疾人外向,情感反应强烈,频度高 但持持续时间短,性格耿直豪爽、很少拐 弯抹角。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不太 注意事物的内在联系。聋哑人视觉敏感, 形象思维非常发达,而逻辑思维和抽象思 维能力相对差些。
16
不同类型残疾人的性格特征 肢体残疾人,主要表现为倔强和自
19
如何与残疾人进行有效沟通
二、与残疾人沟通的技巧
尊重(无条件接纳)、 热情、真诚、积极关注
倾听、共情、开放式提 问
20
与视障残疾人相处的几个误区
视力残疾就是看不见 困惑 过度怜悯 恐惧 神秘
21
与视障残疾人相处的几个误区
避讳“瞎说”、“瞎猜”、“瞎想”、 “瞎……”等不文明不尊重的词句,免 得刺伤他们的隐痛
《残疾标准》的变化和特点
2、名称上的变化,原来的“精神病残疾”改称 “精神残疾”,原来的“综合残疾”改称“多重 残疾”。
3 、对各类残疾定义应用ICF,考虑了影响日常 生活和社会参与等功能障碍因素,与国际接轨。
4、尺度的变化。
10
健康与心理健康
健康新概念
- WHO(1964)
不仅意味着身体没有疾病,还应有健康的心 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我克制,“忍”字当头,他们可以 忍受一些不平和怨恨,只是到了难 以忍受时才会爆发。
17
不同类型残疾人的性格特征 智障,特别是 严重智残者,只能由生物本能来支 配自身的行为。
18
如何与残疾人进行有效沟通
一、与残疾人沟通的前提 自我局限的突破: 积极乐观心态的展现:
残疾人的心理与沟通
张翔
概况
目前我市残疾人总数为13.47万 据2006年抽样调查,全市残疾人占户籍
总人口的比例为3.02%,全市各类残疾 人的总数为59442人 肢体、精神、视力、听力、语言、智力、 多重
2
残疾证与理解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人民政府 『江西瑞金』,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就制订通过了 《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
7
残疾标准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国办 发【2004】73号)(残疾标准),将残疾分为视 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 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
2011年4月28日,国家标准委、民政部、中国残 联在京联合发布《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 2011年5月1日起实施。
23
与视障残疾人相处的几个误区
别因为他们看不见而有时做些“小动 作”——其实他们有可能“看到”,有 可能听到,有可能猜到
1932年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人民政府人民委 员会第五次常务会,通过了《执行红军优待条例 的各种办法》和《红军抚恤条例》等有关决议;
“红军抚恤委员会”等办事机构。专门负责颁发 残废证书,并允许这些伤残红军返籍休养,以证 书为据领取抚恤金。
3
残疾证与理解
红军残废证书:发证时间1933年 荣誉军人证:发证时间1947年 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人残废证:发证时间1951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人残废证:发证时间1953年 革命残废军人抚恤证:发证时间196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伤残军人证:发证时间198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发证时间2005年
-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 于和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 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11
心理健康
完
心
神
全
理
经
正
问
症
常
题
性
正常 健康水平有高低
完
神
全
经
不
症
正
(
常
轻
(
)
重
)
不正常 严重程度有差异
12
残疾人的心理
残疾人与一般人的心理没有“质”的差 别,只有“量”的差异。不同类型的残 疾人,通常有着共性的生理缺陷以及类 似的生活经历,因而形成各类残疾人的 一些共性的心理特点
4
残疾证与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2008年4月24日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订:
5
我国的多个残疾标准
中国民政部1989年颁布了《革命伤残军人评 定伤残等级的条件》
中国劳动部1996年颁布了《职工工伤与职业 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
13
残疾人共同心理特征
孤独感; 自卑感; 过于敏感、自尊心强; 情绪反应强且不稳定:抱怨、攻击、焦虑、
冷漠、妥协、依恋; 富有同情心; 对外界有较强的防御心理
14
不同类型残疾人的性格特征 视障残疾人通常性格内向,温文尔雅,
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情感体验深沉而 含蓄。喜欢思考问题,探索问题。抽 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比较发达,言语听 觉能力发达,记忆力比较好。
中国公安部2002年颁布了《道路交通事故受 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
中国民政部等部门2004 年颁布了《军人残疾 等级评定标准(试行)》。
6
残疾标准
《残疾评定标准》(1987年中国第一次全国残 疾人抽样调查):即五类残疾分类,视力残疾、 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 疾。
《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试用)》(1995 年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 法》),即六类残疾标准,视力残疾、听力残 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 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