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365便民服务中心于2010年12月20日搬迁至望道路300号新大楼办公,并正式更名为“义乌市行政服务中心”(简称“中心”),成立于2002年10月8日,是市政府集中多个职能部门,以窗口服务方式受理,履行相关行政许可职能和提供行政服务的办事机构,分综合管理层和窗口服务层两个层次设置。
综合管理层为义乌市365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是市政府派出机构,主要对“中心”各窗口的办事项目及工作人员进行协调、监督、管理和服务;内设办公室、业务科、督查科三个科室;下辖义乌市365便民服务中心管委会服务处、义乌市政府采购中心、义乌市工程招投标交易中心三个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中心”充分贯彻“公开、公平、公正、效益”的原则,实施货物、工程、服务三大类项目的政府采购和全市建设工程的招投标交易。
“中心”各类办事项目实行“七公开、五制办理、五件管理”运行机制。
“七公开”即服务内容、申报材料、办事程序、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办事依据、办事结果“七公开”;“五制办理”即一般事项的直接办理制,特殊事项的承诺办理制,上报事项的负责办理制,重大事项的并联办理制,控制事项的明确答复制;“五件”管理即按即办件、承诺件、联办件、补办件和退回件等五种形式管理。
“中心”设立网站和语音电话,提供服务指南、办件结果短信告知等服务,建立群众评议机制。
设立投诉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中心”实行365天工作制。
工作日正常上班,双休日实行值班制,部分窗口能办理业务;法定节假日特殊窗口实行值班制,正常受理、办理有关业务。
“中心”宗旨:依法行政、规范服务、优化环境、发展经济。
“中心”承诺:让方便留给群众,把麻烦留给自己;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当好政府“形象大使”。
行政服务中心作息时间调整为:上午9:00-11:30,下午13:00-17:00,全年保持不变。
行政服务中心进驻35个窗口单位,除原365便民服务中心各窗口外,还包括人劳社保局社保和医保办事大厅、国税局办税大厅、住房公积金办事大厅、运管分中心等。
详情请登录查询。
义乌市新行政服务中心今天正式启用本报讯经过一周的试运行,义乌市行政服务中心今天正式启用。
义乌市行政服务中心位于北苑街道望道路300号的行政六号楼,其前身是义乌市365便民服务中心。
新行政服务中心于2009年3月开工建设,今年11月全面竣工。
新中心占地约30亩,总建筑面积64588万平方米。
一到三层为服务大厅,四层为政府采购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新中心的启用,完成了35个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科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全市涉民涉企、办事频率高的事项均入驻中心,占全市审批项目总数的82.7%。
便民服务大厅以窗口化受理方式,提供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
共设立窗口291个,集中办理许可类和服务类项目726项。
中心还设立了房产、评估、会计、税务等中介窗口24个,与相关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形成良好的互补。
新行政服务中心新增服务项目319项。
几乎义乌所有拥有审批权限的部门都在此集中办公,和365便民服务中心不同的是,这次甚至连恒风交运都在拥有办事服务窗口,市民可以在新的行政中心购买公交IC卡和长途汽车票。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义乌市行政服务中心党委以创建国内“环境一流”、“服务一流”、“效率一流”的政务服务平台为目标,努力改善服务环境、理顺审批机制、提高审批效率,优化服务水平,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抓发展,建成功能齐全的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
去年12月27日,新的义乌市行政服务中心正式启用。
该中心是设施设备国内一流的办事大厅,集合了更多服务功能,项目、人员、授权更加到位,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的审批服务、“快捷式”的便民服务,实现了公共资源的统一配置、行政审批的效能监察、政务信息的公开共享、市民与政府间的互动等功能,初步建成了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资源配置、效能监察、市民互动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引领政府服务的“五大突破”,为优化政务服务软环境打好坚实的基础。
“中心”展现给群众的,是宽敞明亮、舒适温馨的大厅,是便捷周到、人性细致的服务和人来人往、繁忙有序的场景。
二、抓效能,进一步理顺审批和便民服务机制。
行政服务中心启用之际,完成了35个部门的行政审批科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全市面向企业、公众服务的审批项目一律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外部的表现在于进驻“中心”的项目与人员增多,设立窗口291个,进驻工作人员505名,集中办理许可类和服务类项目726项,占全市项目数的82.7%。
而更实质上的意义,在于行政审批科的整体进驻,行政许可职能归并改革的进一步到位,行政审批运行管理机制的进一步理顺,基本实现“职能到位”、“人员到位”、“授权到位”。
群众只要跑“中心”一个门,就能解决需办理的事项,实现行政审批的“一站式”服务。
此外“中心”把绝大多数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便民服务内容置入其中,如,社会保障、行政处罚、税费征收、法律服务、住房公积金、供水供电、数字电视、公交石化、金融商务等内容,按“便民”的原则和“中心”的服务标准,在统一的系统平台上为公众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实现“快捷式”的便民服务。
三、抓效率,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水平。
从群众需求出发,把方便群众办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不断简化办事流程、不断提高办事效率。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中心开展了两轮审批提速,有33个部门354项服务项目的承诺时限进行了缩减,共压缩承诺时限2415.5天,相对于法定承诺时间提速82.7%。
开展了重大投资项目联办,有61个项目列入联办项目库实施常态管理,在金融商务区世贸中心项目三证一章办理中,创造了3小时办结的“联办速度”,受到了项目业主的高度评价。
窗口层也因地制宜推出了40余项新举措,从缩减材料、减少环节、压缩时间、联合办理、优化政策、利用网络新技术等,到前置服务、延伸服务、延时服务、陪同服务、上门服务等事前、事中、事后相统一的办事体系,窗口的工作不仅在服务上提升了档次,更是在便民效果上得到了提升。
四、抓创新,搭建数字城市平台方便群众生活。
当前,服务中心已基本形成了城市应急(110指挥中心)和非应急(96150平台)协调联动的公共服务体系,数字城市搭建了一个能全天候为市民服务的平台,构建了一张由市民、数字城市和各协同责任单位组成的互动网络,达到了“一号对外”(96150一个号码)、“一个优化”(资源配置的优化)、“两项分离”(受理与执行、监督与管理分离)三个目标。
其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成效逐步显现,实现了城市管理服务高效化、城市设施管理数据化、群众反映问题便捷化、受理问题监督外部化。
市民与政府互动的渠道进一步畅通,政府对城市的管理方式进一步创新,群众的工作生活更加便利。
设置700余个停车位审批时限将提速到82.7% 35个职能部门同台办公,设立300多个窗口市365便民服务中心要搬迁了!不仅如此,乔迁新址后的它将被赋予一个全新的名称——义乌市行政服务中心。
12月7日,市政府召开了搬迁动员会,吹响了打造全国一流“政务超市”的号角——12月20日,市行政服务中心试运行;12月28日将正式启用!以方便群众为首要因素市行政服务中心位于望道路300号(紧邻北苑街道办事处办公楼)。
整个建筑平面布局展现“回”字型。
大楼共八层,其中地下两层共设置700余个停车位,前往办事的市民不必为找不到停车位而发愁了。
大楼一至三层为办事服务大厅。
据工作人员介绍,大楼设计的每个细节都以方便群众为首要因素,把最大空间让给群众:配备多形式的引导、信息发布、叫号评价、群众自助等系统;配备多种便民设施和休闲设施;降低窗台高度,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座式服务,把最优质的服务提供给群众。
可办理许可类和服务项目726项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启用,是今年我市十大民生实事之一。
新中心将增加办事事项:进入新中心的一般行政审批事项原则上采用一审一核制,明确各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查员和核准员;加大集中联合审批的力度,除了确需集体讨论、专家论证或确属特别重要需部门负责人亲自把关决定的事项,对涉及两个和两个以上部门审批的事项,由中心会同有关牵头部门,实行多部门集中联合审查、现场勘查,主推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企业设立、房地产契税“三证联办”等“三条龙”联合办理。
“这里将集中我市35个职能部门,设立290多个窗口,集中办理许可类和服务项目726项,另外还设立中介服务窗口24个。
300多个窗口将在这里共同营造一个充分展现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的现代公共办公空间。
”据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对行政审批职能的归并,让群众从跑“多家门多科室”,到跑中心“一家门一科室”,从而有效地解决以往存在的“项目不到位、人员不到位、授权不到位”等三个困扰行政服务中心发展的难题,真正把方便留给群众。
便民、高效的“政务超市”新中心还将在审批效率上寻求突破。
2009年,我市行政许可职能实行归并改革后,全市有44个部门878项服务项目审批时间压缩4720天,相对法定承诺时限提速54.7%。
在“两创两提”的态势下,我市有关部门自我加压,通过选取省内三个有参照价值的经济强县,进行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对照比较,并结合行政审批效能考核进行激励,今年以来全市又有24个部门共计155项服务项目承诺时限进行了缩减,共压缩承诺时限1426.5天。
在项目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后,各职能部门审批时限将提速到82.7%,可以大大缩短实际办理时间。
昨日,在地处宾王桥头的义乌市365便民服务中心内,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忙着搬运办公用品的身影。
市365便民服务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说,中心下属的市政府采购中心、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等率先搬迁,其他各窗口单位则等到12月18日至19日集中搬迁。
届时,一个国内一流的行政服务环境、“便民、高效”的政务超市即将展现在市民眼前。
正如市领导所说,新行政服务中心的启用,绝不仅仅是一个办公地点的转移,也不仅仅是进驻部门和服务项目的增多,更重要的是部门形象的转变、机关作风的转变。
滁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于2001年12月投入运行。
与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属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为市政府正处级直属机构,位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会峰大厦。
现有编制14名,内设4个科室:办公室、业务一科(行政审批服务业务管理)、业务二科(政务公开办公室业务)、网络管理科。
中心运行以来,通过完善制度、大厅扩容、软件升级、改革创新等,呈现规模不断扩大、项目不断增多、功能不断增强、效率不断提高的态势。
中心现有办事大厅4200平方米,停车检车场10000平方米,进驻部门36个(设43个审批服务窗口),窗口工作人员近250人。
目前办理的各类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达305项(489小项)。
八年多来,共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165万件,集中收取税费11亿多元。
2009年办理35.9万件,其中即办件24.4万件,占68%,集中收取税费2.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