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比例综合教案设计

反比例综合教案设计

教师姓名学生姓名填写时间2012.1.15学科数学年级九年级上课时间15:00-17:00课时计划2小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反比例、二次函数复习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注重二次函数的数形结合分析,培养分类讨论思想教学重点、难点1、反比例函数增减性的理解。

2、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以及探索二次函数性质是教学的难点。

3、正确理解二次函数y=ax2+b的性质,理解抛物线y=ax2+b与抛物线y=ax2的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章反比例函数复习〖教学目标〗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会根据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会画出它们的图象,以及根据图象指出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变化的情况。

3、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一、基础知识回顾二、典型例题分析1.(2010四川凉山)已知函数25(1)my m x-=+是反比例函数,且图像在第二、四象限内,则m的值是12.(2010 浙江台州市)反比例函数xy 6=图象上有三个点)(11y x ,,)(22y x ,,)(33y x ,,其中3210x x x <<<,则1y ,2y ,3y 的大小关系是( )A .321y y y <<B .312y y y <<C .213y y y <<D .123y y y << 3.(2010四川眉山)如图,已知双曲线(0)ky k x=<经过直角三角形OAB 斜边OA 的中点D ,且与直角边AB 相交于点C .若点A 的坐标为(6-,4),则△AOC 的面积为A .12B .9C .6D .4DBAyxOC4.(2010山东聊城)函数y 1=x (x ≥0),y 2=4x(x>0)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两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为A (2,2); ②当x >2时,y 2>y 1;③直线x =1分别与两函数图象相交于B 、C 两点,则线段BC 的长为3; ④当x 逐渐增大时,y 1的值随x 的增大而增大,y 2的值随x 的增大减少. 其中正确的是( )A .只有①②B .只有①③C .只有②④D .只有①③④5.(2010江西)反例函数4y x=图象的对称轴的条数是( ) A .0 B .1 C .2 D .36(2010四川广安)如右图,若反比例函数8y x=-与一次函数2y mx =-的图象都经过点(,2)A a . (1) 求A 点的坐标及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 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另一交点为B ,求B 点坐标,并利用函数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yy 1=xy 2=4xx 第4题图yOBCD 1M x24A acx x a b x x =⋅-=+2121,()()a a acb ac a b x x x x x x x x AB ∆=-=-⎪⎭⎫⎝⎛-=--=-=-=444222122122121三、典型例题分析【例1】(2008年泰州市)二次函数342++=x x y 的图像可以由二次函数2x y =的图像平移而得到,下列平移正确的是( )A .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B .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C .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D .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例2】(2010年安徽省芜湖市)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反比例函数y = a x与正比例函数y =(b +c )x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A .B .C .D .【例3】(2010年浙江省东阳县)如图,足球场上守门员在O 处开出一高球,球从离地面1米的A 处飞出(A 在y 轴上),运动员乙在距O 点6米的B 处发现球在自己头的正上方达到最高点M ,距地面约4米高,球落地后又一次弹起.据实验测算,足球在草坪上弹起后的抛物线与原来的抛物线形状相同,最大高度减少到原来最大高度的一半.(1)求足球开始飞出到第一次落地时,该抛物线的表达式. (2)足球第一次落地点C 距守门员多少米?(取734≈)(3)运动员乙要抢到第二个落点D ,他应再向前跑多少米?(取562≈)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2010年日照市)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的一部分,其对称轴为直线x=1,若其与x轴一交点为A(3,0),则由图象可知,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是.2、(2010年湖北黄冈市)若函数22(2)2x xyx⎧+=⎨⎩ ≤ (x>2),则当函数值y=8时,自变量x的值是()A .±6B .4C .±6或4D .4或-63、(2010江苏泰州,27,12分)如图,二次函数c x y +-=221的图象经过点D ⎪⎭⎫ ⎝⎛-29,3,与x 轴交于A 、B 两点.⑴求c 的值;⑵如图①,设点C 为该二次函数的图象在x 轴上方的一点,直线AC 将四边形ABCD 的面积二等分,试证明线段BD 被直线AC 平分,并求此时直线AC 的函数解析式;*⑶设点P 、Q 为该二次函数的图象在x 轴上方的两个动点,试猜想: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Q ,使△AQP ≌△ABP ?如果存在,请举例验证你的猜想;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②供选用)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 (2010年兰州市)二次函数2365y x x=--+的图像的顶点坐标是A.(-1,8) B.(1,8) C.(-1,2) D.(1,-4)2、 (2010年兰州市)抛物线cbxxy++=2图像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图像的解析式为322--=xxy,则b、c的值为A . b=2, c=2 B. b=2,c=0C . b= -2,c=-1 D. b= -3, c=23、(2010年北京崇文区) 函数y=x2-2x-2的图象如右图所示,根据其中提供的信息,可求得使y≥1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A.31≤≤-x B.31<<-xC.31>-<xx或 D.31≥-≤xx或21y x=-与4、(2010年山东省济南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x轴的交点的个数是()A.3 B.2 C.1 D.05、二次函数cbxxy++=2的图象上有两点(3,-8)和(-5,-8),则此拋物线的对称轴是() A.x=4 B. x=3 C. x=-5 D. x=-1。

6、直角坐标平面上将二次函数y=-2(x-1)2-2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则其顶点为()A.(0,0)B.(1,-2)C.(0,-1)D.(-2,1)7、已知二次函数bxay+-=2)1(有最小值–1,则a与b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a<b B.a=b C.a>b D.不能确定二填空1、抛物线y=(k+1)x2+k2-9开口向下,且经过原点,则k=2、 (2010年兰州市)如图,小明的父亲在相距2米的两棵树间拴了一根绳子,给小明做了一个简易的秋千.拴绳子的地方距地面高都是2.5米,绳子自然下垂呈抛物线状,身高1米的小明距较近的那棵树0.5米时,头部刚好接触到绳子,则绳子的最低点距地面的距离为米.3、顶点为(-2,-5)且过点(1,-14)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当x=1时,y有最大值为5,且它的图象经过点(2,3),求这个函数的关系式5、(2011•湖州)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经过点(0,﹣3),请你确定一个b的值,使该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在(1,0)和(3,0)之间.你确定的b的值是.xy O x =1 A B3、(2010年北京崇文区) 已知P (3,m -)和Q (1,m )是抛物线221y x bx =++上的两点.(1)求b 的值;(2)判断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x bx ++=0是否有实数根,若有,求出它的实数根;若没有,请说明理由;(3)将抛物线221y x bx =++的图象向上平移k (k 是正整数)个单位,使平移后的图象与x 轴无交点,求k 的最小值.4、(2011•湖州)如图1,已知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2,顶点A 、C 分别在x 、y 轴的正半轴上,M 是BC 的中点.P (0,m )是线段OC 上一动点(C 点除外),直线PM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D .(1)求点D 的坐标(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2)当△APD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m 的值;(3)设过P 、M 、B 三点的抛物线与x 轴正半轴交于点E ,过点O 作直线ME 的垂线,垂足为H (如图2),当点P 从点O 向点C 运动时,点H 也随之运动.请直接写出点H 所经过的路径长.(不必写解答过程)∵M 是BD 的中点 ∴M (49,23) 设AC 的解析式为y =kx +b ,经过A 、M 点∴⎪⎩⎪⎨⎧=+=+-4923032b k b k 解得⎪⎪⎩⎪⎪⎨⎧==591033b k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591033+=x y . ⑶存在.设抛物线顶点为N (0,6),在Rt △AQN 中,易得AN =43,于是以A 点为圆心,AB =43为半径作圆与抛物线在x 上方一定有交点Q ,连接AQ ,再作∠QAB 平分线AP 交抛物线于P ,连接BP 、PQ ,此时由“边角边”易得△AQP ≌△ABP .课后作业答案1.A2.B3.D4.B5.D6.C7.C填空1.-3 2.1/2 3. 4.5 解答:解:把(0,﹣3)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c=﹣3,∴y=x2+bx ﹣3,∵确定一个b 的值,使该抛物线与x 轴的一个交点在(1,0)和(3,0)之间,假如过(2,0),代入得:0=4+2b ﹣3,∴b=﹣.解答1.解:(1)322--=x x y =31122--+-x x =4)1(2--x∴ (1,-4);(2)由抛物线322--=x x y 和直线3y x =-+可求得:A (-1,0)、B (3,0)、C (0,-3)、D (0,3)∴OB=OC=OD=3∴∠OBD=∠OBC=450又∵∠OBD=∠AFE ,∠OBC=∠AEF∴∠AFE=∠AEF=450∴∠EAF=900,AE=AF∴△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答案】⑴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x 2+bx +c ,则有:⎪⎪⎩⎪⎪⎨⎧=--==+-1230ab c c b a 解得:⎪⎩⎪⎨⎧-=-==321c b a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2x -3. ⑵令x 2-2x -3=0,解得x 1=-1,x 2=3,所以B 点坐标为(3,0).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kx 2+b,则⎩⎨⎧-==+303b b k ,解得⎩⎨⎧-==31b k ,所以直线解析式是y =x -3. 当x =1时,y =-2.所以M 点的坐标为(1,-2).⑶方法一:要使∠PBC =90°,则直线PC 过点C ,且与BC 垂直,又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x -3,所以直线PC 的解析式为y =-x -3,当x =1时,y =-4,所以P 点坐标为(1,-4).方法二:设P 点坐标为(1,y ),则PC 2=12+(-3-y )2,BC 2=32+32;PB 2=22+y 2由∠PBC =90°可知△PBC 是直角三角形,且PB 为斜边,则有PC 2+BC 2=PB 2.所以:[12+(-3-y )2]+[32+32]=22+y 2;解得y =-4,所以P 点坐标为(1,-4).3.【答案】解:(1)因为点P 、Q 在抛物线上且纵坐标相同,所以P 、Q 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并且到对称轴距离相等.所以,抛物线对称轴3142b x -+=-=,所以,4b =. (2)由(1)可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为2241x x ++=0.因为,24b ac =-=16-8=8>0.所以,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分别是12122b x a -+==-+,22122b x a --==--. (3)由(1)可知,抛物线2241y x x =++的图象向上平移k (k 是正整数)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2241y x x k =+++.若使抛物线2241y x x k =+++的图象与x 轴无交点,只需22410x x k +++= 无实数解即可.由24b ac =-=168(1)k -+=88k -<0,得1k >又k 是正整数,所以k 得最小值为2.4.解答:解:(1)由题意得CM=BM ,∵∠PMC=∠DMB ,∴Rt △PMC ≌Rt △DMB ,(2分)∴DB=PC ,∴DB=2﹣m ,AD=4﹣m ,(1分)∴点D 的坐标为(2,4﹣m ).(1分)(2)分三种情况①若AP=AD ,则4+m 2=(4﹣m )2,解得(2分)②若PD=PA过P作PF⊥AB于点F(如图),则AF=FD=AD=(4﹣m)又OP=AF,∴(2分)③若PD=DA,∵△PMC≌△DMB,∴PM=PD=AD=(4﹣m),∵PC2+CM2=PM2,∴,解得(舍去).(2分)综上所述,当△APD是等腰三角形时,m的值为或或(3)点H所经过的路径长为(2分)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型,其中涉及的到大知识点有抛物线的顶点公式和三角形的面积求法.在求有关动点问题时要注意分析题意分情况讨论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