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师范生教育见习手册

师范生教育见习手册

目录第一部分教育见习文件 (1)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教育见习管理办法 (2)教育见习指南 (6)教育见习简介 (7)怎样听好见习课 (9)教育见习相关表格 (11)表格填写说明 (12)教育见习听课记录表1 (13)教育见习听课记录表2 (17)教育见习听课记录表3 (21)教育见习听课记录表4 (25)教育见习听课记录表5 (29)教育见习听课记录表6 (33)教育见习听课记录表7 (37)教育见习听课记录表8 (41)教育见习听课记录表9 (45)教育见习听课记录表10 (49)教育见习总结表 (53)教育见习成果统计表 (54)附件 (55)教育见习听课记录范例1(汉语言文学专业) (56)教育见习听课记录范例2(化学专业) (59)第一部分教育见习文件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教育见习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教育见习是我校免费师范生(以下简称师范生)必修的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旨在使师范生获得初步的教学实践经验,促进教育理论的学习,拓展专业知识的应用渠道,理解教师的职责和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为教育实习做好准备。

第二条为保障教育见习顺利实施,保证教育见习质量,依据《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教育部《师范生教育实习规定》(征求意见稿)及《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建设纲要》(试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目标、内容与要求第三条师范生经过教育见习,应达到以下两方面的基本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1.初步了解见习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2.初步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3.积累课堂教学方面的感性认识;4.提高应用教育理论,分析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5.加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目标1.养成守法、守纪、守信、守时的好习惯;2.体验教师角色,理解教师职责,热爱教育教学工作;3.尊重见习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

第四条教育见习1学分,32学时。

第五条教育见习包括动员、校内见习、现场见习和总结四个阶段。

其中,除现场见习阶段活动需在见习学校开展,其他阶段活动均在校内进行。

第六条动员阶段的教学时数为4~6学时。

部院系在教育见习正式开始前对师范生进行见习动员,向师范生介绍教育见习意义、内容,布置见习任务,明确见习要求与考核办法。

第七条校内见习阶段的教学时数为14~18学时。

师范生在校内观摩课堂教学视频,并在指导教师的组织下开展学习、交流与讨论等见习活动,具体任务包括:1.观摩课堂教学:师范生观摩优秀教学视频课程不少于8学时,包含视频听课(网络点播和观摩教学录像)、远程听课两种形式。

2.交流:观摩结束后,安排6~10学时的指导教师讲解和师范生交流环节。

第八条现场见习阶段的教学时数为8~10学时。

师范生到见习学校现场听课,并参加其他相关实践活动,具体任务包括:1.了解见习学校:师范生进入见习学校后,通过查阅资料、听取见习学校介绍等途径了解见习学校基本情况和相关规章制度。

2.观摩课堂教学:师范生在见习学校现场观摩本学科课程不少于8学时(不含平行课)。

3.其他见习任务:鼓励师范生参与其他教育教学工作,包括参加教研室活动或集体备课、协助教师批改作业或辅导学生、协助实验室教师工作、协助批改试卷及分析试卷等。

第九条总结阶段的教学时数为2~4学时。

部院系组织师范生进行见习总结与交流,具体任务包括:1.总结:师范生整理个人的见习听课记录,完成见习总结报告。

2.交流:见习小组交流听课情况,开展研讨、自评与小组评价。

第三章组织与管理第十条第六学期,师范生在统一时间开展校内见习。

校内见习原则上从第六学期的第3教学周开始,四月底前结束,时长为5~6周。

师范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见习活动,每个班级配备至少一名指导教师,集中组织师范生采用视频听课(网络点播和观摩教学录像)或远程听课等多种方式听课,结合指导教师讲解,开展教育见习。

第十一条第七学期,师范生在统一时间进入见习学校开展现场见习,时长为1~2周,具体入校时间根据当年情况而定。

我校将师范生现场见习与教育实习安排在同一所学校。

在同一所学校开展现场见习与教育实习的所有师范生为一大组,大组内每个专业为一小组。

学校为每个大组配备一名总领队,部院系按专业为每个小组配备一名指导教师。

第十二条教务处职责1. 统筹协调全校师范生教育见习工作;2. 制定教育见习的相关管理办法;3. 制定教育见习经费标准,审批、划拨见习经费;4. 组织部院系开展教育见习课程建设与实施等。

第十三条部院系职责1. 统筹协调本部院系师范生教育见习工作;2. 组建教育见习实习领导小组;3. 按专业安排教育见习课程负责人;4. 按班级安排校内见习指导教师;5. 组织开展教育见习动员和总结工作;6. 安排专人负责教育见习的日常组织管理及档案建设等工作。

第十四条教育见习课程负责人人选及其职责教育见习课程负责人应具有副教授(含)以上职称,以及丰富的见习指导经验。

其职责如下:1. 开展教育见习课程建设,包括制定教育见习课程方案,编写教育见习指导教材,开发教育见习课程资源,建设教育见习指导网站,制定教育见习评价标准等。

2. 具体负责本专业师范生教育见习的实施,包括教育见习动员、培训、指导、总结等工作。

第十五条教育见习指导教师资格及其职责教育见习指导教师应具有讲师(含)以上职称,优先考虑本学科教学论方向教师。

其职责如下:1.指导教学观摩。

在观摩内容、方法等方面指导师范生,组织师范生交流汇报观摩情况。

2.掌握听课进度。

检查见习听课记录,督促师范生按时完成见习任务。

3.指导见习总结,并对师范生教育见习成绩进行评价。

第十六条部院系教育见习日常工作负责人工作职责1.教育见习工作数据汇总和档案归档。

2.协助领导小组、教育见习课程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完成相关工作。

第四章见习评价第十七条评价内容1.师范生的学习态度与出勤率。

2.教育见习的质与量。

对师范生见习听课及其他见习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教育见习的总结与反思。

对师范生见习总结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4.师范生自评与小组评价。

考虑师范生自评和小组评价情况。

第十八条评价方式1.根据部院系制定的教育见习评价标准,结合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成绩等,由部院系指导教师对师范生教育见习成绩进行最终评定。

2.考核成绩为百分制,并折算成合格、不合格二级分制。

第十九条教育见习成绩不合格的学生,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应重修该课程。

第五章经费保障第二十条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见习经费标准,教育见习经费由学校统一划拨到见习学校及师范生所在部院系。

第二十一条划拨到见习学校的经费包括教育见习指导费等。

第二十二条划拨到部院系的见习经费包括相关教师和师范生的交通费等。

部院系不得以教育见习的名义向师范生收取任何费用。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三条学前教育专业、特殊教育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心理学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可根据学科特点和见习学校情况,在本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做出有关补充规定,经教务处审批后执行。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部分教育见习指南教育见习简介一、见习流程教育见习包括动员、校内见习、现场见习和总结四个阶段。

其中,除现场见习阶段活动需在见习学校开展,其他阶段活动均在校内进行。

1.师范生在教育见习正式开始前参加部院系组织的见习动员。

2.第六学期,师范生在部院系的组织下在统一时间内开展校内见习。

校内见习原则上从第六学期的第3教学周开始,四月底前结束,时长为5~6周。

师范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见习活动。

3.第七学期,师范生在部院系的组织下统一时间进入见习学校开展现场见习。

现场见习时间原则上安排在教育实习之前,一般在第七学期的第2~3教学周进入见习学校,时长为1~2周。

4.见习结束后,师范生参加由部院系组织的总结与交流。

二、见习准备1.认真学习关于教育见习的相关文件和要求,对教育见习有准确的认识。

2.明确教育见习目标和内容,制定教育见习计划。

3.回想能在教育见习中运用到的知识和方法。

三、关于听课在观摩课堂教学时,认真做好听课记录,积极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探讨,注意教学过程中的以下方面:1.课程的结构设计。

2.课程开始与结束的设计。

3.与学生互动环节的设计。

4.板书的设计。

5.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技能。

6.教师对上课节奏的掌控。

7.教师的授课风格和特点。

8.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在后面《怎样听好见习课》一文中对听课环节进行了详细的指导。

四、关于试讲为了顺利登上讲台,在学校一定要多做试讲和说课练习,练习粉笔字。

建议师范生向部院系借用微格教学设备,并邀请老师和同学模拟课堂情况。

五、关于总结1.在每个见习阶段结束时反思见习过程中得到的收获和发现的不足。

2.多听取来自指导教师和同学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自身的情况积极改进。

3.统计见习成果。

4.用见习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见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想法、疑问以及投身教育见习所学习的东西。

怎样听好见习课一、听课的基本方法听课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字:听、看、想、记、谈。

1、听一听老师怎么讲的,是不是讲到点子上了,重点是否突出,结构是否合理。

二听课讲得是否清楚明白,学生能否听懂。

三听教师启发是否得当。

四听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即学生答题中显露出来的才能和暴露出来的问题。

总的来说,就是听上课老师是怎样复习旧知识的,怎样引入新知识的,怎样讲授新课的,怎样巩固新课知识的,怎样结尾的,怎样布置作业的,还要听学生是怎样回答问题的,怎样提出问题的,怎样讨论问题的。

2、看一看教师。

看教师是否精神饱满,教态是否亲切自然,看教师板书是否合理,看教师运用的教具,特别是现代化教学设备是否熟练,看教法的选择是否得当,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看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处理是否巧妙等等,一句话,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

二看学生。

看整个课堂气氛,是不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和表现;看学生对教材的感知;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跃;看学生练习情况;看学生发言、思考问题情况,看学生活动的时间长短是否合理;看各类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看学生与老师的情感是否交融;看学生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是否养成;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等等,总之,看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

3、想就是想一想这堂课有什么特色,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结构是否科学,教学思想是否端正,难点是否突出,重点是否强调,板书是否合理,教态是否亲切自然,教学手段是否先进,教法是否灵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的调动,寓德育、美育于教学之中是否恰到好处,能力是否得到培养,有哪些突出的优点和较大的失误。

4、记就是记录听课时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主要内容。

一是记听课的日期、节次、班级、学科、教师、课题、课型;二是记教学的主要过程,包括主要的板书要点;三是记本节课在教学思想、德育渗透、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值得思考的要点;四是记学生在课上的活动情况;五是记对这节课的简要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