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运用。

[47分]
1.选择。

[17分]
[1]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书藉含糊恐怖残暴
B.拘留哀思憧憬焦急
C.审阅陈设思索幼稚
D.剧烈严峻鸿毛隔壁
[2]下面各组词中,完全能搭配的一组是[ ]。

A.磨练——意志珍爱——粮食坚持——真理提高——效率
B.改进——方法改善——生活改正——缺点改变——面貌
C.发扬——传统精致——表演发生——冲突发展——生产
D.感情——深厚爱护——老人声音——低沉爱戴——儿童
[3]依次填入括号里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这个人经常[ ],想到什么就谈什么。

②这样的计划给人以[ ]的感觉,好像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

③老张定计划.做决定,很少调查研究,常常[],还自夸“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④学习或者做事,如果[ ],随心所欲,那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A.信口开河虚无缥缈无的放矢闭门造车
B.闭门造车无的放矢信口开河虚无缥缈
C.无的放矢闭门造车虚无缥缈信口开河
D.信口开河虚无缥缈闭门造车无的放矢
[4]按要求填词写句。

①填上含有“严”字的两字词。

望着父亲[ ]脸庞,我知道遭受[]的批评是免不了了。

②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

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用一个词语概括句子中画线部分的意思。

[]
③如果你是记者,你想怎样发表“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的消息;______________。

[5]朗读.说话都要注意语句的语气,请选出语气最重的一句[ ]。

A.这件事,我经常对你说。

B.这件事,我不是经常对你说吗?
C.这件事,我不是没有对你说过。

D.这件事,我经常对你说过啊!
[6]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A.人总是要死的,但有的人死得不值得。

B.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

C.人总是要死的,但有的人死得有价值。

②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
A.这句话是说我们的干部应该关心战士。

B.这句话是说只有干部关心战士,关心百姓,队伍才会兴旺。

C.这句话是说我们应该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

2.填字组成成语,并解释所填的字。

[8分]
精兵[ ]政;_________ 同心[ ]力;_________
千[ ]一发;_________ 理[ ]气壮;_________
3.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词语。

[6分]
[1]晌午黎明午夜黄昏
[2]国庆节劳动节教师节妇女节儿童节
4.按要求改写句子。

[6分]
[1]缩句;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

[2]扩句;父亲整理书籍和文件。

5.按课文内容填空,再按要求作答。

[10分]
[1][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 ]是什么人,谁向我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们指出[]行。

[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

请引用名言.警句或谚语来说明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 ],或[ ],或[ ]。

为人民利益而死,[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 ]是为[ ]而死的,他的死是[ ]。

①用自己的话写出司马迁说的话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毛泽东的论述,请你用了解或熟悉的人物的事例来说明,各举一个例子。

A.死得其所的人;__________________
B.死得毫无价值的人;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23分][一]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给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4分]
2.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重于”“轻于”的意思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把画“”的句子改成因果关系的句子。

[1分]
5.读了这段话,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6.毛泽东引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出白_________朝著名的
_________._________,他所著的《_________》是优秀的史学和文学作品。

他受到当时严厉的刑法之后,忍辱负重,写出了这一史学巨著。

[4分]
[二]李大钊坚信共产主义
1927年4月6日清晨,李大钊不幸落入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魔掌。

他被捕后,遭受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

教育界名流.学者和广大学生得知后都纷纷想方设法营救他,北方铁路工人还组织了劫狱队,准备劫狱。

李大钊在狱中分析了当时各方面的情况,认为营救不可能成功。

于是秘密通过有关方面。

劝阻革命同志说;“我个人为革命为党而牺牲,是光荣而应当的,但已经是党的损失,已经是我的罪过,我不能再要同志们冒险,而来耗费革命力量,现在你们应当保存我们的力量!”在狱中,他继续领导党的工作,大力宣传共产主义。

1927年4月28日上午10点,敌人把李大钊等20位革命志士带到一处秘密的“特别法庭”,突然宣判他们死刑。

敌人由于害怕社会舆论的压力,宣判是偷偷摸摸地在警察局的一间客厅里匆匆进行的。

下午两点钟左右,军阀张作霖的士兵全副武装,分乘几辆汽车,把20名革命者押送到北京西郊民巷京师看守所后院的绞刑架下,进行秘密杀害。

从囚车上被推了下来的李大钊和他的战友们,面对敌人的迫害,个个昂首挺胸.面不改色。

李大钊脸带鄙视敌人的怒容,第一个走上了绞刑台。

他那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使刽子手们惊恐万状.目瞪口呆。

就在这时,李大钊忽然转过身来,发表了他那举世闻名的最后一次演说;“你们好像热锅里的游鱼一样,还想昏头晕脑地来演丑戏。

”“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1.按要求摘抄文中的四字词语。

[4分]
[1]描写李大钊品质.神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敌人神态.动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_”画出最使你感动的地方,并谈谈为什么使你感动。

[2分]
3.通过上下文,解释句子的含义。

[3分]
“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
三.习作。

[请另附纸][30分]
题目;_________发生的事
要求;1.可在“突然”“不该”“晚上”“学校”“冬天”“同学之间”……中任选一项,填在“_________”处;
2.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3.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
一.1.[1]A [2]B [3]D
[4][1]缩句;父亲取出手枪。

[2]扩句;忙碌的父亲认真地整理书籍和文件。

[5]B [6]①B ②C
二.[一]
1.;,,。

,;,,。

2.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3.比……还重比……还轻
4.因为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所以,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5.要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史记
[二]1.敌人的神态.动作是;惊恐万状目瞪口呆昏头昏脑偷偷摸摸
李大钊的神态.品质是;昂首挺胸面不改色视死如归坚贞不屈
2最感动的地方就是他对革命十分忠诚,因为在敌人对他用酷刑威逼时,也没有向敌人透露半点情报。

3共产主义终将会胜利,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

革命前仆后继,将革命进行到底,革命的火种要燃遍全中国,彻底烧毁黑暗的社会。

三.作文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