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编号:DHTHX-03受控状态:受控XXX港口码头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文件北京XX咨询有限公司2019年9月16日目录第一部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6)第1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 (7)1.1 分级管控目的 (7)1.2 分级管控的依据 (7)1.2.1 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 (7)1.2.2 企业安全生产资料 (8)1.3 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 (8)1.4 名词解释 (8)1.4.1 风险 (8)1.4.2 可接受风险 (9)1.4.3 重大风险 (9)1.4.4 危险源 (9)1.4.5 风险点 (9)1.4.6 危险源辨识 (10)1.4.7 风险评价 (10)1.4.8 风险分级 (10)1.4.9 风险分级管控 (10)1.4.10 风险控制措施 (10)1.4.11 风险信息 (10)1.4.12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0)1.5 码头概况 (10)1.6 职责 (10)1.6.1 总经理职责 (11)1.6.2 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 (11)1.6.3 生产管理部门(公司办公室) (11)1.6.4 各货物集散区 (11)1.7 工作程序和内容 (12)1.7.1 工作程序 (12)1.7.2 准备阶段 (12)1.7.3 制定风险判定准则 (13)1.7.4 风险点确定 (15)1.7.5 危险源辨识 (16)1.7.6 风险评价 (18)1.7.7 风险控制措施 (21)1.7.8 风险分级管控 (23)1.8 文件管理 (24)1.9 绩效考核 (24)1.9.1 成果 (24)1.9.2 效果 (25)1.9.3 绩效考核 (25)1.10 持续改进 (25)1.10.1 评审 (25)1.10.2 更新 (25)1.10.3 沟通 (26)第2章安全总则 (28)2.1 编制目的 (28)2.2 编制依据 (29)2.3 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29)2.4 适用范围 (30)2.5 职责分工 (30)2.6 单位基本情况 (30)第3章安全风险评价 (32)3.1 评价方法 (32)3.2 港口码头危险源(风险点)统计标准 (33)3.3 XX集装箱有限责任公司作业岗位清单 (40)3.4 工作危害分析(JHA)及风险评价表 (43)3.5 港口码头风险评价工作表 (64)第4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14)4.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制 (114)4.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 (114)4.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115)4.4 安全风险管控流程 (116)4.5 安全风险辨识管理制度 (118)4.6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120)4.7 重大安全风险公示制度 (123)4.8 安全风险变更管理制度 (124)4.9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档案管理制度 (126)4.10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监督考核及奖惩制度 (127)4.1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信息沟通制度 (128)4.1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教育培训制度 (130)4.1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检查与考核制度 (133)第5章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 (136)5.1 风险管理培训教材 (136)5.1.1 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136)5.1.2 风险管理的内容 (137)5.1.3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 (160)5.2 风险管理培训记录 (162)5.3 风险告知培训记录 (198)5.4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题库及答案 (222)第6章附表 (246)6.1 设备设施清单 (246)6.2 作业活动清单 (247)6.3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样表) (249)6.4 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样表) (250)6.5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样表) (251)6.6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样表) (256)第7章风险告知卡 (258)第二部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281)第1章总则 (282)1.1 编制目的 (282)1.2 术语及定义 (282)1.3 编制依据 (283)1.4 基本要求 (286)1.4.1 健全机构 (286)1.4.2 完善制度 (286)1.4.3 组织培训 (286)1.4.4 落实责任 (286)第2章工作任务及实施 (287)2.1 成立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287)2.2 责任及职责划分 (287)2.3 隐患排查 (288)2.4 隐患排查结果的处理 (290)2.4.1 隐患分级 (290)2.4.2 隐患的判定标准 (291)2.4.3 隐患级别的确定 (291)2.4.4 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报 (292)2.5 隐患分级治理 (292)2.5.1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
(292)2.5.2 一般隐患的整改 (292)2.5.3 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293)2.5.4 整改期间的防范要求 (293)2.5.5 完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93)2.5.6 隐患治理验收 (297)2.6 制度管理 (298)2.6.1 隐患排查制度 (298)2.6.2 隐患整改制度 (299)2.6.3 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 (302)2.6.4 事故隐患监控制度 (303)2.6.5 事故隐患档案管理制度 (305)2.7 档案管理 (306)2.8 评审与更新 (306)第3章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308)3.1 基础管理类 (308)3.2 生产现场类 (310)第4章隐患排查台账 (316)4.1 隐患排查台账 (316)4.2 港口码头安全生产隐患自查标准参照 (362)4.3 港口码头安全生产检查表 (465)4.4 职业健康安全隐患检查表 (474)4.5 隐患整改通知单 (475)4.6 安全生产隐患通知单(排查) (477)4.7 安全生产隐患验收单(治理和验收) (479)第5章附录样表 (480)5.1 表1: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样表 (480)5.2 表2:隐患排查治理记录样表 (482)5.3 表3:隐患排查治理公示样表 (483)5.4 表4: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样表 (485)5.5 表5: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样表 (486)5.6 表6: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 (487)5.7 表7:事故隐患分类汇总表 (489)5.8 表8:事故隐患信息表 (489)5.9 表9: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表[季度] (490)5.10 表10: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表[年度] (491)5.11 表11: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报表 (493)第一部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第1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1.1分级管控目的结合本码头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企业风险实施标准化管控。
通过体系建设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码头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1.2分级管控的依据1.2.1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 23694 风险管理术语GB/T 24353 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GB/T 27921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6441 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T33000-201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2883—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工贸行业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意见》(安监总管四〔2016〕6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4)4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的决定》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03号1.2.2企业安全生产资料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内部安全操作规程企业组织机构划分图码头区域布置图1.3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经过对本公司工作场所的现场调查分析,同时对企业现有的风险防控措施进行适应性分析,确定本次企业安全生产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见表1。
1.4名词解释DB37/T 2882-2016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4.1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注:改写GB/T23694—2013,定义2.1。
1.4.2可接受风险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1.4.3重大风险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1.4.4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注: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1.4.5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1.4.6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1.4.7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1.4.8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1.4.9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1.4.10风险控制措施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1.4.11风险信息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