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机安全监理

农机安全监理

农机安全监理站职能一、贯彻执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列》和《农业部农用拖拉机及驾驶员安全监理规定》。

二、进行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实施农机安全检查、纠正违章。

三、组织进行农业机械及驾驶操作人员年检、年审工作。

四、负责组织农业机械的初次检验和驾驶员考核,办理农业机械报户、变更、异动、转籍、报废手续及驾驶员报考、实习转正、异动、转籍手续。

五、协助搞好驾驶员培训工作,保证培训质量。

六、负责勘察、鉴定、处理农机事故。

七、负责向省、地农机监理机关和当地政府报告重大农机事故。

八、负责农机作业质量监督检查和夏收安全防火检查,调解农机作业质量纠纷。

九、负责农机监理规费的收缴工作。

一十、承办上级农机监理机关和农机局交办的其它工作。

新疆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探究20多年来,新疆自治区各级农机监理机构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握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重点,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强化源头管理,深入开展各项农机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和田检路查力度,有效遏制事故多发的势头,全疆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2006年,全区在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45万多台,应检39.9万多台,实检36万多台,检验率91%,上牌率99%。

在册驾驶操作人员35万多人,持证率90%。

全区共发生农机事故68起,死亡41人,重伤36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9.29万元,与2005年相比,农机事故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下降18%和57.4%,事故起数、重伤人数上升1.5%和71.4%。

一、全区农机监理机构的运行、发展和完善新疆自治区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是随着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产生并逐步发展的。

1984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个人或联户购置机动车船和拖拉机经营运输业的若干规定》,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根据自治区编制委员会《关于设立自治区各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批复》(新编字〔1984〕135号),各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于1984年正式成立。

随着农机安全监理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体系和网络建设日趋完善,工作不断创新,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农机化事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建立健全了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体系1.农机监理机构体系建设。

1999年1月2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新疆自治区县级以上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资格属性由“行政机关委托的事业组织”调整为“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进入二十一世纪,安全生产问题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自治区推行国家公务员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同意自治区农机安全监理总站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批复》,自治区农机安全监理总站开始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全区各地也依据此规定,陆续将农机监理机构纳入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轨道,目前,全区各级农机监理机构性质除少数单位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外,90%以上的单位是参照公务员进行管理。

2002年,农机局成为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农机事故死亡控制指标同交通事故、煤矿事故、消防事故、非煤矿山事故一起纳入政府安全生产考核范围,每年年底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委派,农机、公安、安监、消防、煤炭五个部门分别带队对各地(州)市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考核,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同年,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乡(镇)农机监理人员的编制收归县(市)农机监理站统一管理,目前,约有70%的乡、镇监理员已收回。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新疆自治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安全监理与技术服务相结合、管理体制与农机量大面广、经营分散的特点相适应,上下统一的农机安全监理网络。

2.机构、人员及分站建设与完善。

为不断适应当前农业机械发展和改革形势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提高农机安全执法和服务水平,各地从2002年起相继在县级农机监理机构下设农机监理分站。

喀什地区在开展此项工作中尤为突出,2004年,喀什地区行政公署下发了文件,投入210万元在全地区组建了42个县农机监理分站,并为每个分站划拨办公场所,配备一辆微型执法专用车及一些必备的监理仪器,以集中执法的方式改变基层一人执法的形式,切实加大了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的力度,从根本上扭转了农机事故居高不下的局面。

目前,全区在县(市)级农机安全监理站共下设126个农机监理分站。

3.农机监理装备建设与发展。

1984年,农机监理机构成立后,因各地财政支持力度较小,大部分农机监理机构无执法专用的车辆,农机监理工作开展极为困难。

农机局针对此问题,与自治区有关部门多次协商,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及各级政府部门和地方财政的扶持,截止目前,全区共有农机监理专用车280多辆,其中使用装备资金购置的农机监理专用车87辆。

2003年,农机局积极同公安厅、交通厅等部门协商并发文明确,统一了全区农机监理专用车的标志和警灯警报,并对5座以下(含5座)的农机监理车辆全部免征机动车养路费,5座以上的征收一半养路费。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统一着装的通知》下发后,停止全区各级农机监理人员着装,严重影响到全区田检路查及事故处理等工作。

为使全区农机监理工作能正常开展,农机局积极向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领导汇报着装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因自治区政府无权批准着装范围,不能下发正式文件,由自治区人民政府钱智副主席口头答应农机监理人员在执法检查时可穿农机监理服,并要求各县参照此模式着装。

截止2006年,全区各级农机监理机构已全部争得当地领导的同意,在执法过程中统一着装。

通过以上措施,全区的农机监理执法力度和装备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全面推进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一)结合年度检审验,认真做好换发全国统一拖拉机及驾驶员牌证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按照农业部的要求,本区从2006年4月起,计划利用3年的时间换发全国统一牌证。

为了做好换发牌证工作,自治区监理总站提前做好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测试和各种牌证表册的制作准备,各地也加强人员业务培训,建立拖拉机机型数据库。

同时结合年度检审验,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换发牌证工作方案。

各地在检审验时工作重心下沉,把检审验现场放在乡村为机手办理相关手续,实行“一条龙”服务。

为做好拖拉机驾驶证换证工作,塔城地区各县(市)监理站自带相机和小型复印机,到村队现场办公,审验换发拖拉机驾驶证3.8万多本。

为提高工作效率,昌吉州在换发牌证时将计算机信息录入放到县(市)监理站信息统计,州监理所严格审核把关,极大提高了换发牌证的工作进度。

截至2007年5月1日,全区拖拉机换发号牌、行驶证、登记证书25.1万多台,换发拖拉机驾驶证24.6万多本,换发牌证率为55.7%、69.4%。

农机局计划今年全区换发牌证率达到80%,并于2008年12月31日以前全部换发完毕。

(二)进一步加强农机监理队伍建设和行风建设,切实提高农机监理执法水平。

自治区农机安全监理总站从2005年至今先后举办了事故处理员培训班、检验员培训班、考验员培训班、计算机管理软件培训班和综合执法培训班共十四期,1729名农机监理人员参加了培训学习。

2005年农业部农机监理总站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机监理系统行风评议活动以来,全区各地农机监理机构以优质服务、文明执法、廉洁高效为基本内容,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标本兼治,纠建并举,基本达到“制度完善,业务规范,队伍精干,作风过硬”的要求,成效显著。

2006年自治区农机安全监理总站被评为全国农机监理系统行风评议活动组织先进单位,伊犁州农机监理总站、哈密地区农机监理所、喀什地区农机监理所、昌吉市农机监理站、精河县农机监理站被评为活动先进单位。

(三)继续深化农机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做好安全生产检查。

几年来,全区各地继续认真落实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顿”、“三加强”工作部署,相继开展了创建平安畅通县(市、区)、“黑车非驾”、百日安全生产等专项整治活动。

各地还积极探索加强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新机制、新模式,进一步密切与公安交警、交通、安监等部门的联系和配合,加强合作,协同作战。

哈密地区在2006年开展农机百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期间,在夏收、打草、收瓜、收棉季节,与公安交警联合集中开展路检路查工作,巴里坤县农机监理站还对举报农业机械无牌证行驶、违法载人等行为的,在查证属实后给予50元的奖励。

阿克苏地区农机局连续两年与公安局联合开展农机、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成立了两个部门主要领导和县(市)农机局局长、公安交警大队队长组成的联合领导小组,对各县(市)的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协调督查,集中解决突出问题,通过这些专项整治,全区农机安全生产和道路交通违法违章行为得到有效治理,促进了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

(四)加大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努力营造浓厚的安全舆论氛围。

按照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精神,针对全区农牧民群众安全意识淡薄等特点,各地进一步加大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农机化促进法》、《自治区农机管理条例》和《自治区农机监理条例》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把宣传教育和目标管理相结合,纳入全年目标管理当中,对宣传材料、内容、次数、时间、效果提出了量化要求;二是利用集中检审验和换发牌证的有利时机,向广大农机手发放宣传单,并通过悬挂横幅、出板报、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三是和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相结合,利用田检路查与机手面对面进行宣传教育;四是与相关部门配合,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以“安全发展,国泰民安”为主题,集中办安全宣传板报,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提高全社会农机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

喀什地区莎车县农机局与电视台联合摄制《农机与安全》专题片,连续在县电视台播放,深受农民欢迎;巴楚县农机局在每天的黄金时间,通过县广播电台播放有关农机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并持之以恒。

昌吉州还在昌吉市通过举办由州、市、镇三级联合的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进一步检验各部门处理突发重特大农机事故的能力和预案制定的科学性、正确性,通过演练还扩大了农机安全宣传的影响面。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区各级农机监理部门出动宣传车2475车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116.8万份,全年共出版发行《中国农机安全报(维文版)》24万份,受教育人数达120万人(次)。

(五)在全区范围内积极组织开展了“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主题活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农牧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基本保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