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及方案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及方案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一、专业名称:电子商务二、基本学制与招生对象修业年限为三年,招收对象为普通高中毕业生、中专生和同等学历生。

三、设计依据(一)专业社会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

总书记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指出,信息技术成为率先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先导技术,将促进以物质生产、物质服务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以信息生产、信息服务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

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强调电子商务已成为就业新的增长点,要求继续加大相关工作力度,制定相应配套措施,促进电子商务加速发展,培育经济新动力,打造经济新的“发动机”。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工作任务。

电子商务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汇孕育出的商业新模式,具有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已经并将进一步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发展速度十分迅猛,成长空间极其广阔。

李克强总理多次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互联网+”带来的新经济下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高效途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极大推动了创业和创业就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兴的工作机会,同时也凸显了电子商务人才的短缺,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电子商务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2016年国家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互联网+”来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从中央到地方,电商已成发展之重点。

《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中指出,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2.97万亿元,同比增长25.5%。

网络零售市场规模5.3万亿元,同比增长39.1%。

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12月,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305万人,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2200万人。

直接就业人员上,随着电商的规模化发展以及不断向农村市场下沉,更多的传统企业加入到电商的行列,带动了电商从业人员的不断攀升。

调查显示,电子商务成为女生最青睐职业。

间接带动就业人员上,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迅猛发展,通过其衍生出来的新职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如网络模特、店铺装修师、淘宝文案、电商主播、买手、试客等。

这些新兴职业日益成为传统就业模式的补充,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选择。

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广阔,人才需求十分旺盛。

(二)生源分析本专业主要招收普通高考统招生、职业高中对口升学学生和单独招生学生。

其中高考统招生和职高对口生大概占总数的30%左右,单独招生学生占70%左右。

统招生学生文化基础课程稍强于对口生和单独招生学生,经过三年高中生活的历练,主动学习能力和团队意识较强一些,但没有电子商务的专业基础;职高对口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但也只是学过一些简单的课程;单招学生既有普高生也有职高生,这些学生的共同特点是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组织纪律性不强,学习兴趣不浓,但思维比较活跃,动手能力较强,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比较突出。

根据学生的特点,按照入学成绩,选拔成绩突出的30名学生组成精英班,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提高专业技能,增强专业能力培养,打造专业特色,满足社会对较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四、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商务建设与管理和电子商务运营与推广职业领域管理与服务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从事本职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商务设计与维护、SEO与SEM、界面设计、店铺视觉设计、电子商务运营与推广、客户服务等职业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专门人才。

(二)就业岗位分析1.就业领域: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商务建设与管理、电子商务运营与推广职业领域企业管理与服务第一线,从事商务设计与维护、SEO(搜索引擎优化)与SEM(搜索引擎营销)、界面设计、店铺视觉设计、运营与推广、客户服务等工作。

2.就业岗位(群):主要工作岗位:商务设计与维护、SEO与SEM、界面设计、店铺视觉设计、运营与推广、客户服务。

相关工作岗位:商品摄影、平面设计、数据库维护发展工作岗位:开发、运营主管、客户经理(三)培养规格通过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1.培养规格:职业道德:具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具备吃苦耐劳、诚实守信、不屈不挠、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具备从事商务的设计与维护、管理的能力;具备利用搜索引擎对进行优化和营销的能力;具备对商务和网店进行视觉设计的能力;具备运营和推广的能力;具备针对不同客户做好服务的能力;方法能力:具备搜索、整理、使用信息的能力;具备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能力;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具备与人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等各方面的社会能力。

3.学分制度本专业毕业生应取得157学分。

参加XX省电子商务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以上奖励的学生可以置换《客户服务》课程学分;参加全国电子商务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以上奖励的学生可以置换《网络营销与策划》课程学分;参加百度全国高校搜索营销大赛获得二等奖(含XX赛区)以上奖励的学生可以置换《SEO与SEM》课程学分;开网店进行创业的学生,根据经营业绩可以置换《店铺运营》课程学分。

选修课可替代经补考不及格的公共课。

(四)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双向双成,训、创、赛三维一体,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1.双向双成:双向,按照商务建设与管理、电子商务运营与推广两个职业领域构建两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双成,分别构建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成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成人教育主题活动方案,并将成人教育融入到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训、创、赛三维一体:一是实训与创业相结合。

结合实训学生进行自主创业,通过第一学期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第二学期开设的《市场营销》等专业基础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创业认知训练,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的意识;第二学期至第五学期结合在淘宝、京东等平台开设网店、商务构建、搜索引擎优化等实训项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组建学生创业团队,指导学生运营真实的电子商务公司,真正体现了实训与创业一体化,第六学期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实现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将创新精神与创业教育融入了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二是实训与技能大赛相结合。

《网络营销与策划》、《店铺运营》、《图形图像处理》、《视觉设计》、《客户服务》等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电子商务技能大赛的内容相匹配,课内实训、专业技能训练与电子商务技能大赛相结合,实现了以赛促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了职业能力;三是创业与竞赛相结合。

组建学生创业团队,建立创业项目库,指导学生参加学院、市、省及全国性的大学生创业竞赛,通过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灵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以后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校企双主体育人:引企入校,与京东合作建立了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基地,引入京东自营店铺,由京东讲师带领学生全程实操店铺运营的全过程;与XX纬创公司合作建立了纬创电子商务众创空间实训基地,引入企业项目,指导学生自主创业。

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企业文化、企业岗位职责及企业的管理运作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训与创业的结合,真正践行了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校企双主体育人。

(五)课程体系的构建本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专业核心课程开发,构建系统的基础知识学习的理论教学体系和系统的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既满足“岗位人”、“职业人”的需要,又满足“社会人”、“国际人”的要求。

1.专业课程的开发(1)成立课程开发小组本着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的原则,成立了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专业带头人为组长。

(2)专业课程开发过程课程开发小组通过深入、广泛的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依据电子商务的实际业务流程,明确了商务建设与管理和电子商务运营与推广两大职业领域,确定了商务设计与维护、SEO与SEM、界面设计、店铺视觉设计、运营与推广、客户服务等主要工作岗位,依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分析岗位工作任务,从技能、知识、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总结归纳所需职业能力,并对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重新整理、分类,转化为教学单元,将职业能力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将相关知识、技能转化为具体的学习、训练内容;并根据职责和工作任务在实际职业工作中出现的频度、内容的难度和要求掌握的程度进行排序,开发专业课程。

电子商务专业职业岗位分析见图1所示。

电子商务专业主要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见表1。

图1 电子商务专业职业岗位分析表1 主要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3、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表说明:1 .表中前面有★的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

2. 总学分为157学分。

3.《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准备》为必修课,总课时数为30课时(第一学期安排8周,第四学期7周,均在正式行课后第二周起开课,),第五学期开设专题讲座。

4.《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军事理论》课程为必修课,以讲座的形式开课,不计入总课时。

其中《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在校期间须累计完成60学时,计2学分,《军事理论》为36学时,军事技能训练为90学时,计3学分。

5.《成人教育主题活动》,每学期周2课时,开设3学期,共计6学分,由辅导员负责实施与统计,不计入总课时。

6.教学集中实训共10周:第二学期《财务基础》1周(40学时);《图形图像处理》1周(40学时);第三学期:《专业技能实训》2周(80学时);第四学期:《网页设计与制作》1周(40学时);第五学期:《商务构建技术与应用》1周(40学时)。

《店铺运营(京东)》为校企业合作课程,由京东讲师来校授课,第四学期期末集中实训4周,共计160学时,记4学分。

7.学院设置足够的公共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

课程总数不少于40门,每门课程的课时数一般在30课时左右。

公共选修课学分可替代补考后未及格的公共基础课学分。

选修课门数不做限制。

(六)专业核心课介绍(八)学时分配(九)专业教学保障条件1.师资配置(1)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教学团队以高水平“双师”素质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核心,以聘任企业优秀兼职教师、强化教师实践能力为重点。

具备“双师”素质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2%,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比例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