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营养学实习报告

植物营养学实习报告

《植物营养学》






姓名:天富
班级:10—4班
学号:1017104098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指导老师:叶优良
省桐柏县农户施肥调查与分析
一、摘要
通过调查了解桐柏县地区粮食施肥状况,并结合自己的所学知识给农户提供一个合理的施肥计划。

经调查发现该地区的施肥状况基本上是底肥外加追肥一次,这样就不能满足农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理需要,进而导致农作物不能达到理想的产量,如果结合农作物的生长规律而制定一个合理的施肥计划如:控释氮肥、增施钾肥、磷肥以及有机肥达到能满足作物需要,进而达到优质高产。

二、关键词
施肥有机肥复施肥建议小麦
三、引言
肥料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也是投入最多的生产资料。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和消费肥料最多的国家,每年化肥生产和消费都在 5500 万吨(纯养分)以上。

我国也是因肥料使用不当引起资源浪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最突出的国家。

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肥料养分的利用率太低。

近 30 年来,化肥用量增加了 5 倍,其中用于粮食作物的部分增加近 2 倍,其它增加量主要流向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等) 。

化肥在主要粮食作物上的当季利用率低 (N 30%-35%,P 10%-20%,K 35%-50%),单位养分产量下降了 1 倍,经济作物的养分利用率更低,每年氮素直接损失达 400 亿元以上。

福锁等总结了2001-2005年在全国粮食主产区进行的1333个田间试验结果, 分析了目前条件下中国玉米的氮肥农学效率为 9.8kg/kg;氮肥利用率26.1%, 远低于国际水平。

挖掘作物高产高效生物学潜力,最大限度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施肥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农田粮食生产能力,是全球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当前及今后的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命题。

全省化肥用量630万吨,其中氮肥占39.5%,磷肥占18%,钾肥占8.5%,复占34%。

亩均年化肥投入58.3kg,化肥总量居全国之首,亩均投入量占全国第四。

而针对桐柏县的具体情况还没有单独的调查,桐柏是一个山地丘陵地带的地区,处于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岭—淮河地带,年降雨量丰富,气候适宜,适合大多数作物生长。

因此,做好此地的肥料使用调查状况、提高作物的单产和减少环境污染有更重要的意义。

同时给农民一个合理的施肥计划,使农民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有重要作用。

所以我将对该地区进行调查。

四、材料与方法
1、材料:由老师统一发放的作物施肥与生产的调查问卷若干份,在桐柏县各个乡镇进行调查问卷。

调查容包括种植面积、种类、种植年限、产量、施肥种类、施肥量、施肥方式和施肥时间。

2、方法:利用暑假时间,进行下乡走访调查问卷,同时要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农户所提出的问题给农户提出一个合理的施肥计划,并帮助农户解决他们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解释作物出现不良状况的真正原因。

如果不能及时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就现在记录本上记下,然后回去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还不行的话,也可以直接向我们的老师和师兄联系,然后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此步骤的关键是要记录好数据
3、数据处理:根据调查的数据,计算小麦氮、磷、钾肥的用量及比例、氮肥偏生产力等,并对氮、磷、钾肥施用情况进行评价。

肥料利用率有多种表达方式,其中肥料偏生产力(PFP)是指施用某一特定肥料下的作物产量与施肥量的比值。

它是反映当地土壤基础养分水平和化肥施用量综合效应的重要指标,即PFP=Y / F,单位为kg /kg,其中,Y 为施用某一特定肥料作物的产量,单位为kg / hm2;F 为特定肥料纯养
分(N、P2O5和K2O)的投入量,单位为kg / hm2。

由于它不需要通过计算空白区产量和养分吸收量,简便易行,非常适合于用农户抽样调研数据分析化肥利用率,因而被国际农学界广泛应用,也适合我国目前土壤和环境养分供应量大、化肥增产效益下降的现实。

农户施用的化肥由实物量折算为纯养分时,复养分含量按包装袋上标识的含量折算,其他化肥按标准含量折算,有机肥养分含量参考《中国有机肥料养分志》提供的数值折算。

调查数据用Excel 进行计算处理。

五、结果与分析
1. 施肥现状施肥种类和施肥量有机肥: 投入不足。

调查表明,施用有机肥的农户有2 户,占20%,有80% 以上的农户不施有机肥。

有机肥营养元素全面,肥效迟缓而持久,而化肥成分单纯,养分含量高,肥效快,有机肥与速效性化肥配合施用可缓急相济,互补长短,同时,有机质分解产生的腐殖质有吸附铵、钾、镁、钙、铁等离子的能力,从而减少化肥的损失,增进肥效。

小麦生长周期中,有机、无机氮素按一定的比例配合施用,采用这种方法施肥不仅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改土培肥的良好作用,而且能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促进植株正常生长发育。

氮肥: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小麦施氮( N) 水平在16~19千克 /亩。

氮肥用量过大不仅不利于籽粒品质而且对于环境不利。

施氮量过高易造成氮在土壤剖面积累,对于土层较薄,坡度大,降水量、灌水量大,土质偏轻的立地环境条件,很易造成硝态氮的淋洗损失,对环境构成威胁。

土壤氮肥施用量偏高是造成营养元素吸收失衡、微量元素根际积累、生理缺素、生理病害及小麦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磷肥: 近年来,该地区小麦磷肥投入总体处于较高水平。

从表1 可以看出,该地区磷肥( P2O5 ) 投入量平均在4~7千克/亩,远远高于国外最大推荐量,这是目前土壤磷普遍偏高的主要原因。

磷钾肥用量过高,造成土壤磷的富集,引发土壤养分不平衡,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氮磷钾施用比例: 由表可知氮所占的比例较高,磷钾的比例稍低,应增施磷钾肥。

2. 化肥种类
调查结果表明,有88. 5% 的农户施用复,23. 1% 的农户施用有机无机复,只有35. 9%的农户施用单质化肥。

3.施肥时期
调查结果表明,一次性施肥的农户仅占15%,两次施肥的农户占65%,三次及三次以上
施肥的农户比例占20%,表明农民在施肥时期上已经开始改变过去冬季一次性施肥的习惯,开始重视春施肥和在收获前期的施肥。

4.施肥建议
1)配方施肥
通过对该地区土壤进行检测,依据小麦的需肥规律,确定各种养分的丰缺指标,科学制定分区施肥指导方案; 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土壤中所缺少的营养元素,从而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小麦的正常需要,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节支增效。

调查中发现,多数农民在施肥时期、施肥量及施肥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肥料的浪费。

农户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后,将会进一步增强其科学施肥的意识和施肥水平。

2)重视水肥一体化技术
改变传统的施肥方式,小麦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定点定量供肥,可以防止肥料的无效化,最大限度地改善土地的水肥供应条件,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3)控释氮肥,增施有机肥
施肥中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有机肥与无机肥比例严重失衡,只有极少数农户施用有机肥,这与有机肥肥源缺少有很大关系;氮肥施用量偏高,绝大多数农户将氮肥以基肥或基肥与分蘖期追肥施入,追肥次数少且多在分蘖期;钾肥施用量尽管提高幅度很大,依然普遍不足,有相当多的农户不施用钾肥,并且不注重追施钾肥;氮、磷、钾比例以及基肥追肥比例不协调;同一地区农户之间肥料施用不平衡,同时存在过量施肥和施肥不足的现象;施肥不合理以及施肥方法不当导致肥料利用率较低。

总之,简单以下几点:①依据土壤肥力和产量水平,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和微肥,主要是调整、降低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特别是增施钾肥,通过科技人员下乡进一步推广微肥施用,如锌肥和硅肥;②积极推广有机肥施用,充分利用当地有机肥源以及冬闲田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培肥地力;③增加追肥次数,适当增施穂肥和粒肥;④前氮后移及钾肥分次施用,优化基肥追肥比例,提高肥料利用率;⑤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和肥料试验确定合理的肥料用量和氮、磷、钾比例,生产相应的水稻专用复;⑥印发简易操作手册或技术规程,加强技术的宣传和扩散,提高农民对科学施肥的认识;⑦良种良法配套推广与使用,提高产量,增加农户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其信 .麦类作物学报 , 2012,32(6):1102—1106 32(5):923
—925
[2]广粉中国农业信息,2012,8,9
[3]申日照肥料技术发展与现代农业 . 中华合作时报2012.3.3
[4]高海英等硝态氮对土壤化学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31(10):1948—1955
[5]文启孝. 我国土壤有机质和有机肥料研究现状[J]. 土壤
学报,1989 ,26( 3) : 255 - 261.
[6]广桂韦林洪等化肥污染防治对策农业环境与发展,2012,29(135):63—66
[7]赖力黄贤金等,中国化肥施用的环境成本估算[J]土壤学报,2009,46(1):63—69
[8]郭天财朱云集等,省小麦超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4(4):26—2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