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九章含氮有机化合物Tt整理.ppt
第九章含氮有机化合物Tt整理.ppt
R
可用于鉴定伯胺和仲胺。在药物合成中常利用
酰基化反应来保护氨基、亚氨基等。
2020/5/26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154.磺酰化反应 NhomakorabeaSO2Cl+ RNH2 NaOH
SO2NHR
苯磺酰氯
伯胺
苯磺酰胺(可溶碱)
NaOH
SO2NRNa
苯磺酰胺钠盐(可溶水)
SO2Cl+ R2NH NaOH
SO2NR2
苯磺酰氯
对甲苯胺>苯胺>对氯苯胺>对硝基苯胺
2020/5/26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12
(2)成盐及应用
NH2 HBr
NH3Br NaOH
不溶于水
溶于水
不溶于水
NH2
利用这一性质可分离、提纯和鉴别不溶于水的胺类化合物。
由于铵盐的水溶性较大,所以含有氨基、亚
氨基或取代氨基的药物常以铵盐的形式供用。
2020/5/26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28
重氮盐反应的分类
• 重氮盐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化合物,可 发生多种反应,生成多种化合物,在 有机合成上非常有用。归纳起来,主 要反应为两类
2020/5/26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29
三、重氮盐的性质 及其在合成中的应用
1.取代反应
⑴ 被羟基取代(水解反应)
NH2 NaNO2/H2SO4 0~5℃
发烟混酸
NO2
NH2
H2/ Ni
NaNO2/HBr
NO2
NH2 0~5 ℃
N2Br
Cu2Br2/HBr
N2Br
Br Br
2020/5/26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33
例2 间硝基苯的酚制备
NO2
NH2
N2HSO4
混酸
(NH4)2S
NO2
NaNO2/H2SO4
NO2 0~5℃
H2O
NO2
NO2 OH+ N2↑
三苯 胺
三甲 胺
2020/5/26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9
(2)复杂胺的命名法
复杂的胺命名时是以烃为母体,氨基及取代 氨基作为取代基。
CH3CH2CHCH2CHCH2CH3
NH2 CH3 3-甲基-5-氨基庚烷
CH3CH2CHCH2CHCH3 (H3C)2N CH3 2-甲基- 4- 二甲氨基己烷
2020/5/26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24
一、重氮化反应
芳伯胺与亚硝酸在低温、强酸溶液中作用 生成重氮盐的反应叫做重氮化反应。
2020/5/26
N H 2 NaNO2/HI
N 2I
0 ~5 ℃
碘化重氮苯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25
NH2
+ NaNO2 + 2HCl
+-
N2Cl
+ NaCl + 2H2O
2020/5/26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34
例3 1,3,5-三溴苯制备
NO2
NH2
NH2
混酸
H2/ Ni
Br2 Br
Br ① NaNO2 /HBr 0~5 ℃ Br
Br
② H3PO2
Br
Br
结论: 在药物和有机合成中可利用硝基或氨基
的定位将所需基团引入特定位置,然后将硝基或氨基 除去或转化为所需基团,来合成不能由芳环直接取代 法合成的化合物。
[(CH3)4N] X
季铵盐
[(CH3)4N] OH [(CH3)2NH] X
季铵碱
胺盐
2020/5/26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7
2、胺的命名
(1)简单胺的命名法
以胺为母体,在烃基名称后面加“胺”字,称为“某 胺”。
(CH3)3CNH2
CH2NH2
NH2
叔丁胺
苯甲胺(苄胺)
环已胺
2020/5/26
α-重氮萘的盐酸盐
2020/5/26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26
发生重氮化反应的要点
• 1°重氮化反应必须在低温下进行 (温度高重氮盐易分解)。 2°亚硝酸不能过量(亚硝酸有氧化 性,不利于重氮盐的稳定)。 3°重氮化反应必须保持强酸性条件 (弱酸条件下易发生副反应)。
2020/5/26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2020/5/26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F OH
+
N2↑
31
⑶被氰基取代
N2HSO4 Cu2CN2/KCN
CN + N2↑
苯甲腈
⑷被氢原子取代 (去氨基反应)
N2HSO4 H3PO2 或 CH3CH2OH
+ N2↑
2020/5/26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32
(5)在合成中的应用
例1 间二溴苯的制备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22
—N2—基团以 N N 的形式两 端都与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叫做偶氮化 合物。
NN 偶氮苯
N N CH3
甲偶氮苯
NN
OH
对羟基偶氮苯
NN
N(CH3)2
对二甲氨基偶氮苯
2020/5/26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23
第二节 芳香族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 一、重氮盐的制备——重氮化反应 • 二、重氮盐的性质 • 三、重氮盐的反应及其在合成上的应用 • 四、偶氮化合物和偶氮染料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4
1、胺的分类
脂伯胺
CH2NH2
脂 胺 脂仲胺 (CH3CH2)2NH
胺
脂叔(胺CH3CH2)3N
芳香伯胺
CH3 NH2
芳香胺 芳香仲胺 HN(C6H5)2
2020/5/26
芳香叔胺 N(C6H5)3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NH2
NH
N CH3
NH2
NHCH3
N(CH3)2
5
据NH3上H原子被取代的数目分类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胺 第二节 芳香族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第三节 腈
2020/5/26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1
学习目标
• 1、了解胺的结构及分类,掌握胺的命名. • 2、了解各类胺的鉴定方法; • 3、掌握与染料的制取有关的几种重要
胺的性质。
2020/5/26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2
第一节 胺
• 一、胺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 二、胺的制法(自学) • 三、胺的物理性质(自学) • 四、胺的化学性质 • 五、几种重要的胺 • 六、季铵类化合物(自学)
2020/5/26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3
胺类是指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 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衍生物。 例如: RNH2、R2NH 、R3N
2020/5/26
• (2)β-萘胺为无色、有光泽的片状晶体,熔点为112℃,不 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乙醇、乙醚中,能随水蒸气挥发,有 毒,有致癌作用。在亚硫酸铵存在下,β-萘胺与氨水经加压、 加热可制得β-萘胺,其主要用于制取染料中间体。
2020/5/26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20
N,N-二甲基苯胺
• (1)物性:常温下为液体,沸点为194℃。 • (2)用途:合成染料的重要中间体。 • (3)制取
N(CH3)2
CH3COONa
0℃
NN
N(CH3)2
2020/5/26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36
(2) 与酚类的偶联反应通常在弱碱性介质 (pH为8∼10)中进行
N NCl +
OH
NaOH
0~5 ℃
OCH3
HO
NN
OCH3
2020/5/26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37
偶联反应的特征
• 偶联反应是亲电取代反应,是重氮阳离子(弱 的亲电试剂)进攻苯环上电子云较大的碳原子 而发生的反应。
NHCH3
2020/5/26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14
3.酰基化反应
酰基化试剂: 酰卤、酸酐或酯
OO NH H + CH3COCCH3
O NH C CH3+ CH3COOH
CH2OCCl +H2NCHCOOH
O
R
CH2OCNHCHCOOH OR
CH3CN NaBH4/( CH3)3SiI
H2NCHCOOH
(或二乙胺盐酸盐) 返回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11
三、胺的化学性质
1.碱性
(1)弱碱性 胺的碱性强弱是电子效应、溶剂化效 应和立体效应综合影响的结果。不同胺的碱性强弱的 一般规律为:
脂胺(仲>伯>叔)>氨>芳香胺(苯胺>二 苯胺>三苯胺)
当芳胺的苯环上连有给电子基时,可使其碱性增 强,而连有吸电子基时,则使其碱性减弱。例如,下 列芳胺的碱性强弱顺序为: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8
若在仲胺或叔胺中,如果氮原子同时连 有环基和烷基,命名时烷基作为取代基并在
烷基的名称前加符号“N”,表示其位置。
(CH3)2CHNHCH3 甲异丙胺
NHCH3
NHC2H5 (CH3)2NH
N-甲基苯胺 N-乙基环己胺 二甲胺
N(CH3)2
(H5C6)3N
(CH3)3N
N,N -二甲基苯胺
• 偶联反应总是优先发生在对位,若对位被占, 则在邻位上反应,间位不能发生偶联反应。
• 与胺偶联反应要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
• 与酚偶联反应要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
2020/5/26
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