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眼中的孔子初中作文800字

我眼中的孔子初中作文800字

我眼中的孔子初中作文 800 字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万世师表, 创造了许多至今仍不失智慧光芒 的教育理论。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我眼中的孔子初中作文 800 字,欢迎阅读。

篇一:我眼中的孔子 在我眼中,孔子是个太老太老的老头了。

他用尽毕生的精力周游列国,四处 讲学,从事教学研究,成为我国从古至今都影响颇深的教育家和哲人,他的许多 言论及思想一直都在被后人沿用并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他老人家说过许多至今都仍然适用的经典名言 。

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等等。

我们在他的教诲下不仅认识到了很多为 人、为学、为政的道理,也可以从中看出其本人有着怎样高超的道德修养。

孔子 的儒家文化在中国和世界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 任何事情也都是没有绝对的! 就好比生产美味食物的饭店和香气扑鼻的香水工厂, 这些地方都会生产出脏臭的 废物垃圾一样。

所以, 从某种程度上讲, 对于孔夫子及其言论有时还得辩证地看。

举个例子,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之人,唯女子与小人难 养也。

”意思就是说:普天下的人,女子和小人是最难养的。

养在这里泛 指教育、相处、德操等。

这句话,乍一听似乎没有什么不对之理,可是仔细推敲 之后就会发现,有这样两点令人不能诚服。

首先,怎能将女子与小人相提并论? 女子,从古至今有不少都是人们一直学习赞颂的榜样: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安邦 治国的杨门女将等等;女子,也是多少美好事物的象征,要不然古人在造字时怎 会把许多寓意美好的字与“女”字联系起来, 诸如“好”、 “妙”之类。

这些许许多多的事例都可以例证孔子这一观点的某些偏 颇与谬误。

也许他老人家只是一时兴起的笑谈,但他忽视了真理却是事实。

这样 的笑谈是可以贻误后世的。

纵观人世间千百年来的沉沉浮浮, 多少生死攸关的时 刻都是弱女子救国:貂蝉、西施、王昭君等,不胜枚举。

当今社会,妇女更是人 类繁育和社会发展所不能缺少的, 因为女性是人类的母亲, 而像居里夫人这样优 秀的科学家更是让多少男人望尘莫及。

而且,从另一方面而言,有多少成功的男 士身边也都是因为有了一位优秀的女性才成为人类的精英。

比如, 美国前总统克 林顿、法国总统希拉克、德国总统施罗德,他们都是因为自己有着卓尔不群的好 女儿,而在竞选时为自己赢得了更多选民的拥戴,才成为国家元首,走上了人生 成功的顶峰。

可是,小人却大不一样了。

他们为人奸诈、心胸狭窄、祸国殃民,1/7诸如秦桧之流。

他们时常躲在暗处,利用奸计谋害他人,居心叵测。

如果身边有 了这样的人,可以想象,一定会大厦将倾,永无宁日。

所以老话常说:宁可得罪 君子,也别招惹小人。

可见,不论如何辩解,将女子与小人相提并论,这一点显 然是不合理、不恰当的,更缺少人情味儿。

所以,当初孔夫子在说这句话时看来 是欠考虑了。

今天,若他老人家健在,这历历在目的事实也会让他悔之晚矣。

孔子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这是他对人生的体会 ,是东方人生哲学的安身立命之本,我不知道他老人家是先说了这一句,还 是先说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也许他老人家忘了, 在他的一生 中遇到过许多像南子一样,令他心旷神怡,使他说出“秀色可餐” 的妙女子。

由此可见,再了不起的人也会犯错误,而孔子的错误是圣人的错误。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 我们再来探讨他的错误是毫无意义的, 姑且写到这里算做笑 谈吧!但我们可以从他的错误中总结人生,修正自我,别再犯孔子这样不该犯的 错误。

常言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但愿我们能光大孔子学说好的 一面,摒弃孔子的偏见。

哎!孔子就是孔子,而不是圣人。

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 点,在我眼中,孔子还是个老头而已,一个很会讲道理,当然有时也会说错话的 老头。

篇二:我眼中的孔子 你可曾听说过一个人, 他愿意将一生都耗在宣扬一项没有一个君王认可的学 说之上;你可曾听说过一个人, 他的学问可以经受 2500 年的历史洗涤, 非但没有 消沉而日渐弥新,这个人就是我可亲可敬的孔圣人。

人们都说时间会淡化一切, 但孔子的学说却可以突破时间的捆锁而独立存在, 我想其中必有其“永恒”的东西存在, 这永恒归其原因有孔子的智慧, 亦有孔子永不言弃的精神。

说到孔子的智慧,我想首先是他学识上的渊博,面对他高深的学问,颜渊曾 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试想,这 是怎样的一种学问能让这位孔子最欣赏, 最器重的学生发出如此深刻的感叹。

当 然,孔子作为一位老师,他的智慧也体现在他的教育之中,“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原来 2500 年前的孔子早已指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纵然孔 子是诲人不倦的, 但这一份“不倦”却是建立在一个学生对学问痴心 向往却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诚然,细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他自身就不想学, 那么硬逼着他又能有什么大的效果呢?都说言教重于身教,孔子用它自身良好的 品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在观看《孔子》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们都能注意到 一个细节:每次孔子面见君上,他都要在殿外行一个大礼,这时一旁的太监就会 告诉他那是周礼, 现在不需要了, 但孔子照做不误……就是这样一 位极力推行周礼的“固执”的老师教育出了一批批懂礼知礼守礼的2/7学生。

转眼半个学期也就过去了, 《论语》选读也就要学完了,但在我脑中留下深 刻印象的不是别的,是孔子那一股“倔脾气”“知其不可为而 为之”这有多难啊,人们常说“三人成虎”,三个人说街上有 虎,就会有人相信真有老虎,这是多么荒谬的言论,但你试推想一下,当孔子带 着弟子周游列国,极力推讲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无人认同,他难道不会怀疑自己 的学说吗, 他难道不会陷入到矛盾与挣扎之中吗, 然而我们会敬佩他精神的顽强, 却有否体会他在挣扎中的痛楚呢,也许在 2500 年前的无数夜晚中,孔子也在仰 望星空, 质问苍穹, 也许是上天指引了他, 让他不断的坚持了下来, 纵然是“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这是多么美,多么惬意的画面,然而观其孔子一生,至死也未曾 感受到过“三月之风”, 就孔子自身而言, 我想他应该是再悲哀不过 了,在死前,孔子曾歌曰:‘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 涕下。

”就在生命将要走到尽头的时候,满脸纵横的眼泪到底是哭死去的 儿子孔鲤还是哭心爱的弟子颜回和子路, 是哭百姓水深火热还是哭自己壮志难酬, 我想我们都很难解读清楚了,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孔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陷入痛 苦,不能自拔,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已深深刺痛了孔子的心…… 其实恍惚间我觉得孔子离我们并不遥远, 他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生活当 中,但我想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些,我们可以让孔子的仁爱播洒人间,可以让三月 的风在你我心中吹拂。

篇三:我眼中的孔子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万世师表, 创造了许多至今仍不失智慧光芒 的教育理论。

相比老子的高深莫测, 庄子的漂渺遁世, 只有勇于入世、 至情至性、 在黑暗的世界里坚持为理想而奋争的孔子最为可亲可敬。

通过 《论语》 、 《史记》 的记载,可以看到一个真实鲜活的孔子,看到他的豁达、风趣、积极、率性、无 私,看到一个真性情的不朽的孔子。

但是,最值得我们所关注的,无疑是其教育 思想。

也正因为如此,使我对孔子崇敬与热爱。

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教育者对受 教育者不分等级、贫富贵贱、善恶、智愚,应一视同仁,均应给予教育,人人都 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并首先创办私学、招收平民学生。

在孔子的弟子中,有极贫 穷的,如颜回;有父亲被看作是“贱人,品行不好”的,如仲弓,他 都尽心教诲,成为后世的楷模。

孔 子 很 注 意 了 解 自 己 的 学 生 , “ 由 也 果 ”“ 赐 也 达 ”“求也艺”(《论语.雍也》),并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冉 求办事畏怯, 所以要鼓励他;仲由胆大过人, 自以为是, 所以要故意抑制他。

“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柴也愚, 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论语.先进》)针对高柴智力较差、曾参较3/7迟钝、子张较偏激、子路行为粗俗的特点实施教育。

《论语.为政》篇载:针对 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四人的不同情况,同是关于“孝”的提 问,孔子给予不同的回答。

《论语.颜渊》篇还载:针对颜渊、仲弓、司马牛的 不同情况,同是向孔子请教“仁”,孔子给的答案也各不相同。

孔子 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给予切合实际的指导、 教育, 为后人树立了因材施教的 典范。

子曰: “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 《论语.述而》 )“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孔子认为教师要努力学习,不断提 高自己的学问,要忠于职守,勤于教导学生,不辞辛苦。

孔子在他的教师生涯中,真真正正地实践了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 厌、 诲人不倦等教育思想, 在教育思想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学习榜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