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区域的主要交通问题
市中心区域一直是上海人流、车流最为繁忙的地区。
人民广场、淮海中路等中央商务区高楼林立,上班族工作日高峰时间乘坐各类运输工具来往于这些中心区域办公楼,交通潮汐现象明显。
到了周末,大量消费者前往中心区:内的淮海路、南京路等商业街休闲。
加上车辆又布满了这个区域内的大街小巷,长期以来,市中心始终保持着很大的交通吸引量,是上海城市交通心脏地区。
延安路高架和南北高架两条快速道路和许多城市主、次干道在这里纵横交错,一条建成十几年的越江隧道连接这个特大城市浦西与浦东的心脏地区,众多公交和地铁换乘枢纽汇聚于此,部分连接城市与郊县的运营车辆也把终点站设在此区域内,交通地位不言而喻。
卢浦大桥的开通,对南浦大桥和打浦路隧道的交通量起到了较大的分流作用。
但受到诱增交通量的影响,作为对陔区域交通影响最为直接的延安东路隧道的交通量不降反升,导致了延安路高架与地面道路由西向东交通问题的加剧。
延安路高架车辆流入该区域地面的流量很大,这些车辆受地面信号灯限制无法迅速消散,而且延安东路隧道在高峰时间的通行能力已经不能满足交通量需求,它的延误直接影响延安路高架和地面的交通,致使高架道路车辆快速囤积。
高架上的拥堵点主要是成都路高架北向东进入延安路高架匝道、延安路高架西藏路刀;匝道并板段以及延安路高架隧道入口处下匝道。
此外,由于高架车辆的蜂拥而至,使地面交叉口承担很大的交通负荷,隧道入门和隧道出口处周边道路尤其严重。
改善市中心区拥堵状况的对策建议
我们通过对流量的调查分析以及对道路交通情况现状的研究后,从交通工程的角度出发,拟定了一些交通管理性措施。
从制定措施的出发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拥堵交叉口的改善研究
主要措施有:对—‘些不合理的进口道车道功能进行重新划分;根据实测流量对交叉口信号灯进行重新配时;在部分进口道设置禁止转向标志;对部分有条件的路口增设左转待转区等。
例如,我们在排堵保畅过程中发现:延安东路高架西藏路厂匝道的拥堵情况严重,这其中有延安路西藏路交叉口西进口饱和度大的因素,另—方面,该路口西进口的车道划分不合理,阻碍了下匝道车辆的畅通,致使车辆经常排队到高架上的情况。
在对该路口的改善措施中,首先在西进门设置禁止左转标志,全天禁止延安路高架地面道路山西向东的机动车,至延安路西藏路口由西向北左转,地面左转车辆改由延安路、黄陂路提前左转至黄陂路至人民大道转入西藏路行驶(相关交叉口连带改善方案见后)。
改进后路口形式如图l所示:形成高架下匝道左转二车道,直行车辆可同时在左转车道两侧直行车道行驶,最大限度地提高进口车道利用率。
此外,我们充分利用延安东路的道路宽度,在西藏路南进口设置左转待转区,有效提供蓄车空间,减少了车辆的排队时间。
该路口的交通问题一直得到交通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经过严密的探讨与推究,我们制定的上述措施将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延安路西进口两条左转车道饱和度明显降低,排队长度明显下降,原先排在左转车道的大量车辆将不会影响下匝道的直行车辆,而当南侧的直行车道饱和时,下匝道的直行车辆也可以借用北侧的直行车
道。
车流量在车道上的分配更为均匀,不会再出现北侧直行车道空闲而南侧左转和直行道堵塞的情况。
此外,该方案减少了地面车辆与下匝道车辆的冲突点,使高架车辆下匝道后能够快速通过路口,再对信号配时加以适当调整,则交叉口对高架道路的影响降至最低,充分体现城市快速道路的功能。
2。
对局部路段交通流量的分流控制
为了从多种角度解决市中心区域的交通拥堵问题,我们引进了交通需求管理的思想。
对一些严重拥堵的路段,从交通量的源头着手,将交通流量控制在现有交通设施能够提供的服务水平之内。
为了保证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的畅通,必须将交通量控制在这些主要道路所能承受的范围。
目前,我们主要采取三类交通分流管理措施:一是交叉口流向调整;二是分时段限制拥堵路段交通:三是根据不同路段交通状况,组织车种行驶。
例如,延安路高架南侧在早高峰时间非常拥堵,在排堵过程中,我们提出延安路高架西藏路并板处推迟30分钟开放,因为9:30分后延安路高架西向东主通道(茂名路—西藏路)的车流量仍然居高不下,实测流量显示,9:30分之后半小时的流量要比之前半小时高出20%。
而延安东路地面道路相对较空。
在9:30~10:00之间,原来由西藏路下高架的车辆仍由茂名路匝道下,走地面道路。
实施上述措施后,延安路高架西藏路处的交通拥堵状况能够得到很大缓解,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地面道路的空间。
阳委和早泻这病不是一天得的,想康复要持之以恒,现在大家想快点好,乱投医往往适得其反,越治越差,病不仅没好,整天乱吃药,天天拉稀,导致肠道疾病伤了脾胃。
还不如不治疗!有得治了十几年身体越来越差,最后一无所有。
如果路子对了几天就会感到效果。
想要找对路子可以+卫|星msdf003找中医咨询。
3.均衡交通量在区域路网的分布
城市道路主要有: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
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在城市交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城市次干道和一些支路也在城市交通运行中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城市次干道能够有效分流快速路和主干道的车辆,而支路则是连接干道与生活区以及商务区的通道。
但在实地踏勘和现场调查时,我们发现市中心区域内的次干道和支路并没有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车辆过于拥堵在高架道路以及主干道上,造成路网交通量很不均衡。
针对上述情况,主要采取三类交通分流管理措施:
①充分利用次干道和支路分流主干道交通;
②开放个别路口左转,引导交通分流;
③提前分流部分高架道路流量到地面。
例如,市中心区域内有南北高架路和延安高架路两条城市快速道路。
但在高峰时间经常发生非常严重的拥堵情况,车辆大量囤积于高架道路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延安东路立交、延安东路高架南侧和南北高架北侧这三段高架道路。
对南北高架西侧的拥堵问题,我们经过仔细的分析研究后,发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高峰时间延中立交北向东匝道的流量大于2000pcu/h,远远超过1条高架车道的最大通行能力。
南北高架北向东4条车道的高峰流量已经达到7000pcu/h(饱和度达到0.97),再加上延安东路高架的拥堵和延中立交北向东匝
道的不畅,导致了南北高架从新闸路至延安路段北向南的持续拥堵现象。
同时,南北高架车辆不能及时疏散到地面也是造成高架上车辆拥阻的原因。
由于地面只有南京路一处可以左转,南北高架车辆大多选择在延安路高架的西藏路下匝道进入市中心地区(尤其是淮海路中央商务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增设重庆路金陵路交叉口北向东左转车道。
重庆路金陵路口开放北向东左转后,有以下优点:通过流量分析,在高峰期间,原先南北高架和延安东路高架立交处北向东匝道的车流将有20%可以从威海路下匝道驶入地面,经金陵路左转后驶入。
延东立交北向东通道的高峰小时交通量可以降低到1500pcu/h,交通拥堵状况有一定程度地缓解。
同时,金陵路、延安路地面道路在高峰时间流量并未饱和,如果将高架道路的车辆能够有效分流到地面的一些次干道上,将能够提高路网的运行效率,使交通量在路网上的分配达到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