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2OD.可用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条的质量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B.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D.12 g碳和16 g氧气反应,可生成28 g二氧化碳3.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共有3种分子B.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4.将铜投入浓硝酸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为()A.二氧化碳B.氢气C.氯化氢D.二氧化氮5.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B.反应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后分子数增多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6.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 C.图示中x的数值为4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7.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值为36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8.某金属单质 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
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X的用量/g Y的用量/g生成X2Y的质量/g17.4 1.68.029.6 3.212.0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 )A.4:1 B.3:1 C.2:1 D.37:89.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10.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
“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
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 的化学式为 SO2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C.Na2SO3 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D.Na2S2O4 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11.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 C2H2O 表示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1:1 12.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是()A.B.C.D.13.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A.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B.化学反应的快慢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14.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461114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15084依据上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待测值为22C.生成A和B的质量比为22:9D.D物质是该反应的反应物1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3个硝酸根离子:3NO3-B.2个铝原子:Al2C.五氧化二磷分子:O2P5D.标出氯化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2Mg Cl2 16.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 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 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A.4∶9 B.8∶1 C.10∶11 D.31∶4417.FeS2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X+8SO2,则X的化学式为()A.FeO B.Fe2O3C.Fe3O4D.FeSO418.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其吸水性是棉花或纸张的数十倍。
它是由丙烯酸(C3H4O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复杂反应制得的。
下列有关丙烯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B.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2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D.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19.乙酸乙酯(分子结构式如图)是制药工业重要原料,下列有关乙酸乙酯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B.乙酸乙酯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C.乙酸乙酯中含有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4:1D.乙酸乙酯分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20.科学家发现亚硝酸氮是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亚硝酸氮的化学式为N(NO2)3,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错误的是()A.N(NO2)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B.N(NO2)3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C.N(NO2)3属于氧化物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8%21.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X 一定条件CO(NH2)2+H2O,X的化学式为()A.NH3B.N2H4C.HNO3D.NH3•H2O22.某纯净物R常温下即可分解,生成NH3、H2O和CO2。
根据这一事实,下列的推理中,不正确的是A.R中一定含有氮元素B.R一定为化合物C.R中一定含有水D.R的化学性质不稳定2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A B C D反应前质量461114反应后质量待测15084A.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化合反应B.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分解反应C.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D.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的质量为24.某固体混合物由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 两种物质组成。
已知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
则该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23% B.46% C.50% D.78%25.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洁燃料丙,微观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丁的化学式为H2O B.丙中C、H、O的质量比为12:3:8 C.该反应中有三种氧化物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是7:126.“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C.甲、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D.乙、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27.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28.过氧化钠(Na2O2)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X,可表示如下:2Na2O2+2CO2=2Na2CO3+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B.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Na2CO3可用于清洗厨房油污D.白磷与X反应生成大量白雾29.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质量/g83254反应后物质质量/g164x24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3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00.3 4.8 2.8反应后质量/g 3.2待测8 6.4A.待测值为0.6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D.甲一定是化合物【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D【解析】【分析】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排除未反应的分子的干扰,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H2CO2。
【详解】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量没有改变,故错误;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反应物中CO2是氧化物,生成物中没有氧化物,故错误;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O2,故错误;D、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可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正确。
故选:D。
2.C【解析】试题分析:A.镁条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和等于它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错误。
B.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是因为其中的C变为CO2气体,其中的H元素变为H2O蒸汽逸出,逸出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错误。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得到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因此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蒸汽。
D.C+O2CO2。
12 g.由方程式可知12g碳和32 g氧气恰好反应,而给出的氧气的质量是16g,不足量,因此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按照氧气来计算。
可生成22g.错误。
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级反应物有一种是过量时的计算的知识。
3.C【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3:2+ 32【详解】A 、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中共有甲、乙、丙3种分子,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3:2,所以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和乙的总质量等于生成丙的总质量,结合分子个数关系可知,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故C 错误,符合题意;D 、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生成物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4.D 【解析】 【详解】浓硝酸中含有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铜中含有铜元素,所以生成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二氧化碳、氢气无味,故选:D 。
5.B 【解析】 【详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A 、由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故A 正确;B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 不正确;C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后分子数增多,故C 正确;D 、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