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选择题100题1.“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
远从印度运将来……将一座好神州化作烟世界。
一方好田地,尽把罂粟栽。
一个好人家,尽将烟器摆。
一条好花街,尽把烟馆排。
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
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
”这首民间歌谣反映的社会问题最早出现于()A.清朝前期B.晚清时期C.义和团运动时期D.民国时期2.英国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开放了十余个通商口岸,放弃了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一部。
该时期英国侵华的本质意图应是()A.掠夺中华无所不有的财富,积累原始资本B.打开中国大门,使其成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C.把中国变成英国最大的海外殖民地D.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并使之合法化3.1840—1860年英国连续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动力来自于()A.资本主义制度B.资本主义本质C.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4.清朝一位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和重重勒索。
他气愤地说:“朝廷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通航,不受盘索,而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船为什么就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都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这件事你认为最早应发生在哪次战争以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两次鸦片战争对英国而言都是侵略战争,对中国而言都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但最终结局是非正义的一方战胜了正义的一方,这说明()①社会制度先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之一②战争的性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惟一因素③英勇无畏的精神不能完全抵抗先进的军事技术④战争结局与指挥者的素质直接有关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6.明治天皇即位之初,就在《御笔信》中扬言要“继承列祖列宗之伟业”,“开拓万里之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他的这种野心产生的根源是()A.日本具有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B.长期闭关锁国使日本对世界缺乏正确了解,盲目自大C.中国、印度等亚洲传统强国正在迅速陨落D.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7.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和看法时,引用了一百多年前台湾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丘逢甲这首诗应创作于1896年②温总理借这首诗表达了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反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政治立场③这首诗表达了台湾人民对《辛丑条约》割让台湾的悲愤心情④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8.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这表明列强()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③仍需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 ④领教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争A. ①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9.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已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这种状况应出现于下列哪一条约签订之后()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下列主张中突出体现了农民阶级局限性的是()A. 扶清灭洋B. 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C. 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D.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11. 1896—1901年,义和拳(义和团前身)、义和团和义和团残部的口号分别是“反清复明”、“扶清灭洋”和“扫清灭洋”,这表明()①农民阶级没有科学理论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②农民阶级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③中外民族矛盾逐渐激化,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④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不断深入⑤旧式的农民战争逐渐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⑤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⑤12.童谣也能证史。
去年已79岁高龄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
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这首童谣写作的时期是()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B.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3.在抗战防御阶段里,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似之处是()A. 比较积极地抗日B. 主要是依靠军队抗战C. 团结各阶层人民一起抗战D. 在优势日军的进攻下,抗战严重受挫14.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战争这场历史大灾难而言,它“给予”中国的最重要“补偿”是()A. 使中国的人民革命力量壮大,国际地位提高B. 使中国国民党“围剿”中国共产党的计划破产C. 使中华民族觉醒,奋起直追世界强国D. 使中国博得世界的同情和支持,国际地位有所提高15.太平天国是进入近代后中国人民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抗斗争。
下面典型的反映其斗争性质的文件是()16.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揭示的本质问题是()A.宗教是人民的麻醉剂,农民政权不该利用宗教麻醉农民阶级B.天国只是一种宗教幻想,现实世界不可能实现C.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提不出科学理论和正确目标D.太平天国的错误选择,贻误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17.有人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其主要依据应是()A.太平天国在近代中国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深受洪秀全及其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C.太平天国运动在近代中国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D.太平天国运动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并显示出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的特征18. “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时代农民战争的特点”。
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体现出的新时代特点不包括()A. 是中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综合作用的产物B. 利用宗教形式来组织发动群众C. 担负反封反侵双重革命任务D. 遭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19.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首先社会矛盾是()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 民族资产阶级与满洲贵族的矛盾D.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20.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秀清),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
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
”你认为文中的“主题”应该是()A.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反动统治,重建汉族政权B.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和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C. 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D.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使之与民族资产阶级一起革命21.某年叶圣陶曾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A.满清政府B.北洋军阀政府C.南京临时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22.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
据统计,以下为我国1900— 1936年间各报刊元旦或新年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
其中属于1912年的是()A.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奖励实业B.欧战、《青年杂志》、护法军、抵制日货、经济奇迹C.共匪、溃逃、延安、抗日、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议和、临时政府、孙黎、民主共和、实业救国2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下列规定中,与袁世凯即将接替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有密切关系的是()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中华民国国民享有诸多自由和民主权利C.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D.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总统和内阁共掌行政权24.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中,有的准备功成身退,有的转移实业,有的醉心于议会政治。
这说明此时的革命派()①革命性已经丧失②对中国革命缺乏全面和完整的认识③未看到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复杂性④未认清中外反动派的本质‟A.①②③B.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④25.世纪伟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下列关于这场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中有误的是()A.推翻了满洲贵族二百六十余年的腐朽统治B.埋葬了腐朽的封建制度C.为民族工业“黄金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D.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版权所有小憨教26.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指出:“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历史命运,那时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没有能保障广大人民的权利,最终在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
造成这一结局的历史原因有()①西方式的政治体制脱离了中国国情②中国国民的素质与共和制的要求相差太远③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破坏④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致命的阶级局限性A.①②③B.①②④C. ①③④D.②③④27.近代有人曾痛切地认识到“吾人于共和政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
”这一情形始于()A.清朝统治晚期B.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28.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生意随之萧条。
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
”其中“亡羊”喻指()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B.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 D.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29.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学者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
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30.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五四运动由最初的学生爱国运动发展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4 31.五四运动之所以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是因为()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C.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D.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32.“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